“漢字”又稱之為“中國字”或者“方塊字”,是漢語書寫的一種文字體,通過使用漢字能夠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意思。在我國古代社會人們對“會寫字”的文化人十分推崇,隨着漢字文化不斷演變和發展,逐漸從用漢字記事的基礎行為,上升為可以傳世的“書法”。
漢字的發展非常獨特,從古到今由於中國歷史和民族文化強大,所以的發展一直沒有中斷過,從比較繁瑣的古代文字一直髮展到現代的簡體字,可以使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更好的認識字體和寫出更漂亮的字。
而且我們現在學的簡體字易學易記,但是在學會簡體字的同時,也應該瞭解文字發展的歷史,中國的漢字文學主要從甲骨文轉化和傳承過來,發展至今還創造了不同字體,也有的人會用電腦或者手寫藝術字,讓現在的漢字變得更加豐富和色彩多樣,這也是漢字文化繁榮發展的具體表現。
漢字的歷史淵源
漢字可以説是現在世界上使用的人數最多的字體,漢字發展歷史比較悠久,據考古學家發現早期的龜背上或者石頭邊都會刻有一些類似於文字的符號,主要是甲指殷骨文,又稱作為殷契,也就是殷商時代的字體。
在殷商時期由於當時沒有能夠寫字的筆和紙,所以在傳達信息或者表示一些可以傳給其他人看的信號的時候就會在龜甲或者獸骨上刻文字符號,這些甲骨文主要是象形文字,通過畫動物或者一些常見物體的圖形所表達出來的文字。
隨着使用器具的發展,很多人都會在青銅器上刻有文字,也叫做鐘鼎文,也有的人會在樂器上和兵器上刻有文字,20世紀80年代在河南登封下文化遺址發掘的陶器上就刻有一些相當完備的文字形態,也就是迄今為止我們認為最早的文字。
文字的起源“甲骨文”
我國文字發展歷史悠久,最初文字是以甲骨文為主,到了青銅器時代人們就會使用金文,也就是在青銅上刻有文字符號,到了秦朝由於秦始皇統一六國,也統一了當時各國的文字和貨幣、度量衡,當時秦朝推行“書同文,車同軌” 等政策,使各個國家出現了基本上的統一。
由當時秦朝的宰相李斯負責秦朝的文字撰寫,由秦朝原來使用的大篆文體逐漸簡化成小篆體,因此在春秋戰國之後人們都用秦國的文字,由於秦國當時佔據了曾經西周所在的地域,所以秦朝其實是傳承了西周的文字,所以從理論上來講秦朝的文字是由金文發展和繼承而來的。
到了漢朝逐漸出現一種比較莊重的文字體叫做隸書,到了唐宋時期又發展成不同形態的字體,所以書法界上有“漢隸唐楷”之稱,隨着歷史的發展和漢字形式的轉變,漢字文化也隨之發展,逐漸出現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不同字體,許多古代的名人書畫傳承下來並記錄了漢字的發展歷史。
漢字的文化演變及影響
我們都知道中國自古都有“書畫同源”這種説法,也就是書寫和畫畫是不分家的,漢字最早期也是起源於最原始的圖畫,在甲骨文化石中會發現龜背或獸骨所刻的文字其實都是一種圖畫,慢慢的從圖畫簡化成表達意思的符號也就説甲骨文。
所以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前,齊、楚、燕、韓、趙、魏等國家的字體不一樣,貨幣和符號的代表也有着不同的形態,由於秦國所記載的文字符號是從西周傳承而來,所以秦文字也就是最早期的殷商文字。
從這方面來看我們現在所認識的漢字都是從甲骨文逐漸發展和完善的,當然漢字的發展離不開寫字所使用的器具,所以漢字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一個見證。漢字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逐漸演變成不同字體。
漢字在經歷幾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首先從時刻字符發展成為甲骨文、金書、篆書一直到現在的簡體字,我們在認識更多字前提下也瞭解了漢字的發展和歷史的變遷。甲骨文主要出現在商朝後期,也就是公元前14世紀左右,在王室內都會通過時刻文字來進行占卜和做重大事件的記錄,逐漸形成當時的甲骨文。
由於將文字刻在龜背或者骨頭上非常不方便,隨着青銅器的發展人們將文字刻在銅器上就稱之為金文。在秦朝以前人們都會用刀將一些文字符號刻在竹簡上、動物骨骼上或者日常使用的器皿上。
到了秦朝時期將軍蒙恬發明了毛筆,後來秦朝統一之後逐漸用毛筆代替刀刻將字書寫在竹簡上,當時稱之為小篆,毛筆的發明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漢字發展。隨着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漢字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寫字方法簡單易懂,而且寫字的工具也更加普遍,漢字逐漸變得工整、精巧和美觀,書寫漢字的風格逐漸趨於多樣化,漢字也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
結 語
漢字是最古老的一種文字之一,而且漢字的發展對於國家文化的發展也有巨大的意義,漢字從外形上來看都是由圖形演變而成的方塊符號,所以我們所學的漢字又叫做方塊字,漢字發展早期是通過圖畫來表達寓意的一種符號。
從總體上來看漢字仍然屬於一種表意文字,但是隨着幾千年漢字的發展和演變,漢字更加容易書寫,而且更加美觀,有的人在書寫漢字的時候會選擇不同的字體和字形,看起來更加大氣磅礴、蒼勁有力,一個小小的方塊字讓我們感覺更加親切自豪。
每一個漢字都代表着中國幾千年文化發展的進程,從甲骨文到現代的簡體字發展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變革和完善,不但能夠記錄事件和表達思想,漢字還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寫好自己人生的一撇一捺,讓中國漢字的魅力一直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 木齋,祖秋陽《中國文學起源問題重議 》
2. 曉強《創新的魅力學術的分量--初讀何崝《中國文字起源研究》》
3. 何崝 《論文字生成機制(二)》
4. 繆鉞《中學國文教學法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