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歲哈民遺址兼職當“流量”:帶農牧民搞旅遊

5000多歲哈民遺址兼職當“流量”:帶農牧民搞旅遊

  【文化扶貧在行動:內蒙古篇】5000多歲哈民遺址兼職當“流量”:帶農牧民搞旅遊

  中新網通遼10月26日電 題:5000多歲哈民遺址兼職當“流量”:帶農牧民搞旅遊

  作者 奧藍

  “我們哈民遺址去年共接待遊客約10萬人次。今年的小高潮是在6月的自然遺產保護日,當日參觀人次突破2萬。”董哲是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遺址管理中心副主任,這些年來見證了這裏因旅遊產生的變化。

  哈民史前聚落遺址坐落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左中旗境內,地處科爾沁草原腹地,於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哈民遺址距今5500-5000年,已探明遺址面積17萬平方米,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出土文物之豐富,全國罕見。遺址中的32號房址是目前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5000年以前的房梁框架結構;另一座房址中的97具人骨遺骸將史前那個凝固了重大災難事件的原生狀態,活生生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5000多歲哈民遺址兼職當“流量”:帶農牧民搞旅遊
圖為哈民遺址展示館。 宋璇 攝

  近年來,隨着文化旅遊的興起,哈民遺址也逐漸轉型。在遺址基礎上打造的哈民考古遺址公園於2013年開工,2016年對外營業。如今,這裏已是當地當之無愧的“流量王”。

  “當然,我們現在還是以考古為主。之前為了把遺址保護起來,我們建設了遺址博物館和遺址展示館。”董哲介紹説,如今這兩座場館均對外開放,也是哈民公園的主要參觀項目。

  “大部分遊客都對展示館中97具人骨的死因感興趣。這個到現在也是未解之謎。專家也有好幾種猜測。”34歲的薛金瑩在這裏做講解員已有4年,這些年來見過太多備受震撼的遊客。

5000多歲哈民遺址兼職當“流量”:帶農牧民搞旅遊
圖為哈民遺址博物館。 宋璇 攝

  為了能讓遊客對哈民遺址有正確全面的理解,公園還專門招聘了大專以上學歷、中文專業的解説員,羣策羣力設計了一份解説詞。“我們的講解詞是由考古專家把關的。這裏是古遺址,可不能隨便介紹。”董哲正色道。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瞭解到,為了提升知名度、提高旅遊收入、帶動農牧民致富,哈民遺址也開發了不同品類的“周邊”。

  “哈民遺址中發現了80多萬粒碳化的黍和粟的種子。所以我們以此為靈感,就跟當地合作社合作,申請了以‘千古哈民’為名的商標,製作小米、黃米、雜豆等產品。”董哲解釋説,黍和粟其實就是黃米和小米,是當地的特色作物。

  “銷量很不錯,我們去年收入在60萬元左右。”朱新軍是合作社的負責人。他們如今已建成專業扶貧車間,當地不少貧困户在此就業。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當地312户貧困户加入種植大軍,為“千古哈民”貢獻原材料。

  “哈民遺址是在我們科爾沁草原上的,我覺得草原文化也應該在這裏得到展示。”馬春紅是當地哈根淖爾皮毛絨刺繡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也是一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從去年開始,我們把傳統的蒙古族服裝、飾品、工藝品等放在這裏賣,都是純手工做的,銷量不錯,其中蒙古袍賣得最好。”馬春紅告訴記者,合作社目前帶動當地80餘名農牧民依靠巧手致富。

5000多歲哈民遺址兼職當“流量”:帶農牧民搞旅遊
圖為哈哈和敏敏。 奧藍 攝

  “我們去年還以出土文物小陶豬為原型、設計哈哈和敏敏兩個卡通形象,做了一段拜年視頻。我們現在正在跟幾個文創公司談,想做一系列以小陶壺、小陶罐為原型的文創產品。”董哲很看好文創市場。“我們想讓哈民走出去,讓更多的人瞭解哈民。”

  “下一步,我們還計劃在不破壞遺址區的基礎上,在遺址區500米之外開發一些體驗類的旅遊項目。”董哲告訴記者,為了給遊客更好的旅遊體驗,他們計劃還原5000餘年前的生產生活場景。“我們一直在僱傭周邊農牧民來這裏做保安、保潔等工作。這些項目建成之後,也還能再幫助當地多解決一些就業崗位。”(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6 字。

轉載請註明: 5000多歲哈民遺址兼職當“流量”:帶農牧民搞旅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