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莘縣古城鎮多點發力促進鄉村振興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休閒

記者 張同建 通訊員 孫景平

走進山東莘縣古城鎮金燦燦的秋天裏,滿眼都是絢麗與成熟。古城鎮的秋天穩健而厚重,熱情而温暖。這是豐收的特色,是古城鎮黨委政府和全鎮人民奮發進取的累累碩果。

古城鎮位於莘縣西南部,金堤腳下,為原範縣治所。清乾隆七至十年,即1742年—1745年,“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此任範縣縣令。2021年,中共莘縣古城鎮委員會榮獲“全國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山東省僅有三個鄉鎮獲得該項榮譽。

2022年以來,莘縣古城鎮結合鎮域特點,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努力將古城鎮推進區打造成“脱貧地區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全省典範”。

“三位一體”模式持續鞏固脱貧成果

莘縣古城鎮積極打造以三個“三位一體”模式為特色的省級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利用銜接資金,撬動行業資金、社會資金,做大做強產業,持續鞏固脱貧成果。

一是打造“綠色有機蔬菜種植基地+愛佳蛋雞養殖基地+有機肥生產基地”三位一體綠色種養循環產業模式。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產業園初具規模,目前佔地1500畝,總投資2.7億元。園區由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和蛋雞養殖基地兩部分組成,在大棚種植基地區,建有鋼架式高標準冬暖式大棚、大拱棚305座。在蛋雞養殖區,是由聊城市級龍頭企業——山東愛佳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的山東省最大單體蛋雞養殖基地,蛋雞存欄量達120萬羽。蛋雞養殖基地與大棚種植基地構成綠色循環,大棚產出的菜秧、秸稈與養殖產生的雞糞經過腐熟加工成有機肥,形成集蔬菜種植、蛋雞育種、養殖以及飼料生產、有機肥加工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閉環模式,既有效解決了瓜秧、秸稈利用問題,又大大提高了循環農業產業園規模化、標準化、科技化水平。

二是重點培育服裝加工產業,依託中心幼兒園、小學、古城鎮初級中學及元亨頤養中心、幸福院,形成“幼有所教+老有所養+業有所就”三位一體服務模式。對於適齡學生來説,古城鎮初級中學共有學生400餘名、與古城鎮中心幼兒園、古城鎮中心小學等義務教育學校緊密銜接,確保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應學盡學,堅決防止脱貧享受政策户子女、殘疾兒童、孤兒低保、留守兒童等特殊羣體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失學、輟學。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投資2840萬的莘縣元亨醫養康復中心,大大提升了養老服務設施和醫養康養服務水平,康復中心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實施集中供養,為脱貧羣眾實施老年療養和醫療服務提供堅實的保障。同時該鎮不斷規範農村幸福院、敬老院規範運營,加大對敬老院失能老年人照料護理服務力度。建設高標準服裝加工培訓中心,整合古城鎮現有26家服裝代加工點、優勢互補,與莘縣鴻鵬服飾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服裝加工產業新高地。

三是依託大田智慧高產示範項目,推動“噸半糧”示範點創建,以“信息化”改造傳統種植生產方式,深化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向土地要產量,向科技要能量,向管理要增量,形成“高產示範+數字技術+託管服務”三位一體農業種植新模式。古城鎮共有耕地73282畝,主要種植大田作物。針對外出務工人員增多,農村勞動力減少的現狀,該鎮在全縣率先試點了土地託管工作,採取政府推動、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牽頭、企業承辦、農民分紅共同發展的方式,推行土地託管服務,目前已實現託管土地12000畝,實現了多方共贏的局面。今年5月16日,古城鎮供銷社整村土地託管暨“噸半糧”示範創建菜園村簽約儀式在古城鎮菜園村舉行,菜園村是全縣第一個實現整村土地託管和“噸半糧”示範創建的村莊,也標誌着古城鎮土地託管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土地託管規模不斷擴大,提升土地託管服務質量和效益,真正讓土地“活”起來、集體“富”起來、鄉村“興”起來。

在民生福祉和政務服務上持續發力

山東省福建總商會、濟南大學醫學研究院南郊醫院到古城鎮開展助力鄉村振興對接座談會,組織濟南大學醫學研究院南郊醫院與古城鎮衞生院開展對接活動,就醫療合作建設項目和農業產業幫扶進行了座談交流。

此次活動,對古城鎮醫療衞生體系建設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有助於破解古城鎮醫療服務難題、提升醫療衞生水平,進一步提高種養業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下一步,古城鎮將切實把握合作機會,充分發揮各方優勢,推動相互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雙向促進、共同發展,全面推進全鎮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邁出新步伐。

為深入推進滿意型政務服務建設,更好創建服務型政府,古城鎮開展“政府開放日”便民服務體驗活動,邀請羣眾代表和機關幹部代表走進便民服務大廳,模擬辦理政務服務業務,並廣泛徵求意見建議,提升服務水平。

體驗過程中,工作人員耐心為體驗者講解相關政策和業務辦理流程,指導辦理業務方法,體驗者與羣眾交談,瞭解辦事過程中的需求、感受等;活動結束後,體驗者對鎮便民服務大廳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辦事效率、政策講解清晰度等表示滿意,同時對疫情防控措施等方面提出寶貴意見。

靚麗“紅馬甲”温暖了古城百姓的心

為了幫助前來辦事的村民快速、順暢辦理事務,古城鎮便民服務中心,用“愛心“和“熱情”匯聚了一股強大的暖流,温暖了每一位前來辦事羣眾的心,為便民服務中心注入了新活力,他們身着的“紅馬甲”也成為了古城鎮便民服務中心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從基本信息登記、查驗行程碼、測量體温、提醒村民羣眾佩戴口罩等,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耐心細緻地提醒村民做好疫情防控,再根據服務羣眾對象需求,從辦事人進大廳開始全程指引村民羣眾辦理業務,隨時解決羣眾辦事難題。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家住古城鎮坊子埔村的65歲老人李月,足不出户就拿到了慢性病補辦的慢性病證,感謝之情油然而生,老人身體有病,無兒無女無法辦理慢性病證,古城鎮便民服務中心地幫辦代辦得知情況後,不辭辛苦聯繫縣辦理慢性病科室,親自把門診慢性病證交到老人手裏,解決了一直困擾在老人心頭大事。

“以前評殘要到指定醫院,現在評殘都給上門服務,太方便了!”一位殘疾人家屬激動地説。近日,古城鎮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會同縣殘聯、縣婦幼保健院專家,為古城鎮轄區內行動不便的重度肢體殘疾人上門辦理評殘手續,每到一户,評定專家都仔細看病歷,詢問病情,根據當事人的身體情況,確定殘疾等級,確保殘疾人證的真實性,精準性。

上門服務真正實現便民服務“零距離”。按規定,辦理殘疾人證需要本人攜帶相關證件到古城鎮便民服務中心領取申請表,經過專業醫生進行殘疾鑑定才能進行辦證,很多行動不便的重度殘疾人不能到現場辦證或及時更換新證。通過上門服務已為6名重度殘疾人辦理評殘手續,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把評殘温暖送到他們的心坎上。

在高考志願填報階段,有家長陸續前來古城鎮便民服務中心諮詢高考志願填報。為了更好的滿足羣眾需求,古城鎮政府邀請濟南大學省派莘縣古城鎮第一書記為高考學子填報志願答疑解惑。

現場,濟南大學省派杜樓新村第一書記張依鳳老師,從如何利用好分數報考好的大學,怎麼選擇專業,如何避免退檔、滑檔,城市、學校、專業,到底哪一個更重要等等問題,並結合考生的興趣、需求和家庭情況為大家詳細講解了報考的基本原則、今年招生錄取方面的變化、以及填報時的注意事項,為考生和家長撥開了高考志願填報的迷霧。

會後,學生和家長們踴躍進行了現場諮詢。不少家長和考生紛紛表示,高考成績出來後,一直為如何填報志願犯愁,非常希望有人指點,鎮裏組織的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會非常及時、必要,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人才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古城鎮便民服務中心通過一系列看得見、摸得着的服務,切實適應了廣大羣眾的現實需要,推動羣眾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