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進入實施階段劃定範圍35餘萬公頃

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進入實施階段劃定範圍35餘萬公頃

資料圖:黃河三角洲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鶴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和棲息地。 張曉龍 攝

中新網濟南11月30日電 (孫婷婷)記者11月30日從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劃定範圍35.23萬公頃。其中陸域面積13.71萬公頃,海域面積21.52萬公頃,同時還劃定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面積18.41萬公頃,佔總面積的52.26%。

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進入實施階段劃定範圍35餘萬公頃

資料圖:黃河三角洲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鶴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和棲息地。 孫勁松 攝

黃河口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的入海口,是全球新生河口濕地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範圍內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形成、發育和演化的“天然記錄器”,保持了河口濕地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典型性。黃河三角洲融合黃河、海洋、陸地三大要素,其資源稟賦和生態功能具有全球性保護價值和國家代表性,已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並被列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二期)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

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進入實施階段劃定範圍35餘萬公頃

山東省人民政府11月30日召開新聞發佈會。 孫婷婷 攝

據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宇向東介紹,黃河口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鳥的種類不斷增多,由1992年建立自然保護區時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1種,38種水鳥種羣數量超過全球種羣數量的1%,黃河三角洲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鶴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和棲息地。山東將黃河口區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河三角洲國家地質公園、黃河口國家森林公園等8處自然保護地進行了整合優化,劃定出黃河口國家公園範圍。

宇向東介紹説,黃河口國家公園的創建將統籌考慮保護與利用關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對劃入國家公園內的集體所有土地及其附屬資源,通過探索租賃、置換、贖買、合作等方式,實現多元化保護;研究制定社區共建制度,在共享國家公園建設生態福祉的同時,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同時,積極探索生態資源價值轉化新模式,深挖黃河文化內涵,實現生態保護、生態惠民、世代傳承、永續利用、綠色發展。

據瞭解,自2020年以來,山東對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濕地生態保護修復、互花米草治理等9個生態修復項目,生態補水3億多方,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修復各類濕地15.9萬畝,初步構建起河、陸、灘、海連通體系。建設鳥類棲息繁殖島36個、魚類棲息地10處、植物生態島29個,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成為黃(渤)海區域水生生物重要產卵場、越冬場、索餌場和洄游通道。

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進入實施階段劃定範圍35餘萬公頃

資料圖:黃河入海口,在這裏,黃河與大海相會,河海相擁、交互纏繞,形成黃藍交匯的自然奇觀 張曉龍 攝

國家公園在中國三類自然保護地中居於主體地位,是指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域或海域,是中國自然生態系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部分,保護範圍大,生態過程完整,具有全球價值、國家象徵、國民認同度高的顯著特徵。(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0 字。

轉載請註明: 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進入實施階段劃定範圍35餘萬公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