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張澤海
不按套路出牌的“金線奇觀”來啦!7月21日中午,趵突泉實時地下水位躍升至29.10米,難得一見的“金線奇觀”再現。
金線泉在濟南七十二名泉中排名第二,而趵突泉公園內有新老兩個金線泉,老金線泉位於趵突泉東北側,尚志堂與皇華軒之間。泉池呈長方形,原長4丈、寬2丈。後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壞,水面亦隨之縮小,水勢減弱,金線從此消失。
1956年擴建公園時,老金線泉東約20米處一個石砌雕欄小池中,出現了金線,便稱此泉為“金線泉”,並將同治九年(1870年)吳興人丁彥臣題寫的“金線泉”三字石刻移嵌在這泉的東壁上。
“它是變化的,不是固定的。”7月21日下午2點左右,趵突泉實時地下水位達到了29.10米,不少遊客在金線泉附近欣賞“金線奇觀”。
“應該是兩股泉水的張力不一樣,就出現了水線。”濟南一位金線泉泉迷解釋道,通常情況下,當趵突泉地下水位處於“高水位”的時候,“金線奇觀”才會出現。
“平時(趵突泉)泉水水位不高時,金線泉出水量不夠大,泉池就好像一口安靜的水井,但水位升高時,也不一定能看到‘金線’。”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工作人員介紹,與“月牙飛瀑”和“趵突騰空”勝景出現的規律不同,“金線奇觀”充滿了不確定性,它與趵突泉地下水位不是直接“掛鈎”的。
據瞭解,出現“金線奇觀”需要具備兩個條件,首先泉水水位要比較高;其次,金線泉泉池的東西兩側都有泉眼,泉水從池底兩邊對湧,只有流勢相當,水流在水面相交時,才能聚成一條水線。若是有陽光配合,當金燦燦的陽光照耀到水線,閃閃發光,金線會更加好看。因此,遊客想要看到“金線奇觀”,還要看“運氣”。
相關記載:
“莫非底下是兩股泉水?”
宋人吳曾在《能改齋漫錄》中對老金線泉做了較早的記載:“石瓷方池,廣袤丈餘,泉亂髮其下,東注城壕中,澄澈見底。池心南北有金線一道,隱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則線紋遠去。或以杖亂之,則線輒不見,水止如故。”
“玉瓷常浮灝氣鮮,金絲不定路南泉,雲依美藻爭成縷,月照靈漪巧上弦。”曾鞏《金線泉》詩這樣寫道。
金代文學家元好問也寫過金線泉,他在《濟南行紀》中寫道:“凡濟南名泉七十有二,爆流(趵突)為上,金線次之,珍珠又次之。若玉環、金虎、黑虎、柳絮、皇華、無憂、洗缽及水晶簟,非不佳,然亦不能與三泉侔矣。”
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從北京外出,經過家鄉濟南時作有《乘傳過家同馬克修總管宴金線池》,從文中可以看出,張養浩曾十分嚮往金線泉,渴望一睹“金線奇觀”,然而,“金線”與他無緣——“久聞金線奇,屢至未曾遇。”
“你看,那水面有一條線,彷彿遊絲一樣在水面上搖動,看見了沒有?”清朝的劉鶚在《老殘遊記》中對金線泉金線之奇描述得也十分深刻、動人。同時,《老殘遊記》還詳細解釋了“金線奇觀”的原理——“莫非底下是兩股泉水,力量相敵,所以中間擠出這一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