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深山裏,傳統夏爾巴村落的“現代範兒”

  新華社拉薩5月10日電(記者羅博、呂秋平、範帆)幹完一天的農活,27歲的旦增在回家的山路上掏出手機,開始了視頻拍攝。

  “大家好,我是夏爾巴旦增,這是我美麗的家鄉西藏日喀則市定結縣陳塘鎮。”他一邊指着背後茂密的原始森林,一邊對着手機説。

  旦增的家鄉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珠穆朗瑪峯腳下的陳塘溝,是夏爾巴人在中國的主要聚居區之一,有2600多名夏爾巴人住在這裏。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在這裏孕育出高原地區少有的亞熱帶自然景觀,因此陳塘也享有“珠峯小江南”的美譽。

喜馬拉雅深山裏,傳統夏爾巴村落的“現代範兒”

  陳塘夏爾巴婦女以頭負重運送物資。新華社記者 劉潁 攝

  旦增拍攝的作品主要包括陳塘的風景、九眼温泉、蟲草以及傳統的夏爾巴歌舞、瑪尼戲等,這些作品在短視頻平台廣受歡迎。目前旦增的個人賬號已經有1.2萬粉絲。

  “我希望,通過我的視頻賬號,有更多人瞭解並喜歡上我們的陳塘溝和夏爾巴文化。”他説。

  陳塘,藏語意為“運輸的路”。大約1000年前,大量來自陳塘的木料用人背、畜馱的方式運出,用於修建薩迦寺。

  長期生活在山上的夏爾巴人以負重登山而聞名。受地理位置影響,陳塘曾很長一段時間不通公路,因此這裏的夏爾巴人很少與外界聯繫,保留着其獨特的生活習俗。

喜馬拉雅深山裏,傳統夏爾巴村落的“現代範兒”

  這是陳塘鎮依山而建的民居。新華社記者 劉潁 攝

  如今,隨着交通、物流、網絡設施的日益完善,這個中尼邊境小鎮上的夏爾巴人在沿襲傳統的同時,也開始融入現代生活。

  作為家裏的長子,旦增2019年從雲南保山退伍後回到家鄉,擔負起掙錢養家的重擔。他和妻子在山上的夏營地(當地人在夏天種田、居住的地方)種土豆、青稞和雞爪谷,也上山採蟲草、貝母等藥材。

  一輛炫酷的皮卡車是旦增的代步工具,用於往返夏營地和位於陳塘鎮秀雄瑪村的家。“過去我父母把糧食揹回家只能靠肩扛或者犛牛馱。現在我只需要把糧食扔到車上,就可以開車回家了。”旦增笑着説。

  2017年底,位於山下的藏嘎村至陳塘鎮的公路建成通車,汽車第一次駛入陳塘鎮。2020年,總投資7.18億元的省道514線薩爾至陳塘段改擴建工程竣工,陳塘鎮徹底告別“陸路孤島”的歷史。

喜馬拉雅深山裏,傳統夏爾巴村落的“現代範兒”

  在陳塘鎮玩耍的小朋友對相機感到新奇。新華社記者 劉潁 攝

  交通的改善也促進了物流發展,中國郵政的送貨車每週都會抵達陳塘。旦增和他的朋友們也跟都市年輕人一樣喜歡網購。

  “我現在穿的衣服都是在網上買的,比這裏更便宜,也更‘有範兒’。”他指着身上的燈芯絨工裝褲和腳上的馬丁靴笑着説。

  憑藉在網絡上的名氣,旦增交了些“網紅”朋友。他們時常應邀來陳塘同旦增一起搞網絡直播,推介陳塘旅遊和夏爾巴文化。旦增也非常樂於回答網友提出的問題,比如陳塘的特色景點、食宿推薦和九眼温泉的路線等。

  在陳塘鎮,特產店、甜茶館、民宿和現代化賓館等建築林立,不時能看到掛着四川、江蘇等地車牌的車輛穿梭而過。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慕名前來一睹陳塘溝美麗的風景、感受夏爾巴文化。

喜馬拉雅深山裏,傳統夏爾巴村落的“現代範兒”

  這是在陳塘鎮玩耍的小朋友們。新華社記者 劉潁 攝

  秀雄瑪村村民尼瑪把自家的小商店改造成一家民宿,上個月剛剛開張。“現在路好了,遊客多了,我相信我的民宿生意以後一定會很好。”52歲的尼瑪説。

  得益於旅遊業的發展,2021年陳塘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805元,同比增長10.5%。

  出生於1999年的石達是陳塘一位攝影愛好者,在定結縣從事新媒體工作。他經常回家拍照片和視頻,拍攝的主角之一就是他的母親朗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陳塘夏爾巴歌舞的傳承人。

  “夏爾巴歌舞很重要,雖然我自己不會跳舞,但我想用自己的方式為夏爾巴歌舞的傳承作貢獻。”石達説。

喜馬拉雅深山裏,傳統夏爾巴村落的“現代範兒”

  這是石達(右一)正在拍攝陳塘夏爾巴歌舞表演。新華社記者 劉潁 攝

  此前,石達參與了日喀則市非物質文化遺產VR全景展台裏關於陳塘夏爾巴歌舞宣傳片的拍攝和翻譯工作。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陳塘鎮下轄的6個村均成立了文藝演出隊,重點是夏爾巴歌舞的教學和表演。“我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學習夏爾巴歌舞,將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57歲的朗嘎説。

  旦增的女兒剛剛滿一歲,跟城裏的孩子一樣穿着紙尿褲,打扮得像小公主。旦增説,現在的孩子比他這一代更幸福,他們有機會考入內地西藏班,去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且全部免費。

  他説:“等女兒長大了,我要送她走出大山上學,讓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3 字。

轉載請註明: 喜馬拉雅深山裏,傳統夏爾巴村落的“現代範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