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宮裏過除夕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休閒

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餽問,謂之餽歲;酒食相邀為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
——晉·周處 《風土記》

“守歲”是除夕的一個風俗習慣。“歲”有“歲火”的意思,守歲也就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過年夜飯後,點起蠟燭或油燈照亮屋子,然後一家人守着“歲火”。

這個習慣也被稱為“照虛耗”,“虛耗”是給人招來禍害的惡鬼。以此方式“照”它,進而將一切邪瘟病疫趕跑,讓家中來年富足充實。有點類似於用鞭炮來嚇跑“年”的風俗。

重華宮 (圖片素材來源丨故宮博物院)

守歲是除夕之夜的重頭戲,宮中每年除夕除了要看戲,發紅包外,皇帝和妃子們也會聚在一起,一大家子開開心心的守歲。

乾隆皇帝時期,除夕守歲大多在養心殿和重華宮舉行。據記載,乾隆十四年(1749)十二月二十三日,距過年還有七天,乾隆皇帝就過問養心殿和重華宮擺果桌的事情,並傳旨:“茶房伺候擺消夜果盒。”消夜果盒就是果盤和零食盒,多放一些嬪妃們常吃的甜食、奶製品、蜜餞等。

(圖片來源丨微博@故宮博物院)

除夕之夜,閒話家常,再配上各種各樣的零食小吃,滿滿的幸福感!每年宮裏御茶房的廚役們都會早早地為除夕守歲忙碌起來,不僅要在養心殿和重華宮這兩處重要之處擺放果盒,而且嬪妃們的住處也不能落下。

《雍正十二月行樂圖》(局部) (圖片素材來源丨故宮博物院)

同時,在處處皆是“諧音梗”的宮裏,更是少不了美好的寓意。嬪妃宮殿的果盤內多半會擺放五個青蘋果、紅棗、栗子、磨盤柿子,諧音“清平五福、早早立子、事事如意”。養心殿和重華宮內的果盤更是“隆重”!要用五十二樣糖果、五十二樣蜜餞擺出了二十六個不同造型的花鳥圖案,且都要起一起好聽吉祥的名字。

畫琺琅纏枝蓮託八寶紋攢盒 (圖片素材來源丨故宮博物院)

古人對於節日的“儀式感”很是重視,一點也馬虎不得。如果消夜的果盒不能讓主子們稱心如意,那麼就要重新佈置。

因此,你在故宮的文物中還會發現一種叫攢盒的“果盤”,它就是在除夕夜,守歲時裝消夜果的。攢盒是一個個拼在一起的分格盒子,分開一個個獨立裝零食,合在一起又是一個大大的果盤,構思奇特,工藝精湛。

淡黃地粉彩軋道花卉紋攢盤 · 清乾隆 (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

這個就是宮中頗具特色的攢盒,由內外三層十六個小盤組成,小盤的口沿上採用的是描金工藝,每個小盤外壁的花紋拼在一起,恰好組成了一個整體的花卉圖案。無論是整體看,還是單獨看都很具特色。同時,在不同的角度觀看它,也會有不一定的視覺效果,匠心獨運。

淡黃地粉彩軋道花卉紋攢盤 · 清乾隆 (圖片素材來源丨故宮博物院)

除夕守歲的習俗,到了今天依然傳承着,每年除夕夜,家家户户燈火通明,聚在一起,看着春晚的同時,磕着瓜子、吃着糖和堅果,一邊嘮着家常。一年的疲憊感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都被封印在了過去,零點的鐘聲一敲響,大年初一也就伴着新年的幸福美滿來到了千家萬户。

今天,松蘭書社也在這裏祝大家闔家幸福,平安健康,新年快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