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看中國衞星地圖的時候,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在國境線之外有一片深藍色的湖泊,面積不如巴爾喀什湖大,但顏色要比巴爾喀什湖更深,距離我國國境線也更近,它就是伊塞克湖了。
伊塞克湖位於天山西端的北麓,現今位於吉爾吉斯共和國境內,它的面積達6332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湖泊青海湖面積的1.4倍,但更驚人的是這個湖泊的蓄水量,高達1.76萬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湖泊青海湖蓄水量(739億立方米)的23倍多,是我國太湖蓄水量(44億立方米)的400倍,比它面積更大也更有名氣的巴爾喀什湖的蓄水量(1,100億立方米)也只有它的1/16,也相當於我國所有湖泊總蓄水量(7,800億立方米)的兩倍多,是除了裏海和貝加爾湖之外,整個亞洲湖泊最大蓄水量唯一能排進世界前十的湖泊。可惜在晚清時期,該湖和巴爾喀什湖、齋桑泊等湖泊及其附近地區被沙俄強佔,失去了這個巨量的水資源地。
這個湖泊的蓄水量之所以如此巨大,但是因為它面積大,更因為它的深度大,其平均深度為278米,最深處更是深達702米,它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上面提到的青海湖的平均深度為32米,巴爾喀什湖的平均深度為6米,太湖的平均深度只有1.8米,都和伊塞克湖差距巨大,所以其蓄水量差距也就會很大了。近年測量的數據表明,這個湖泊仍在變深,2010年時的深度比12年前增加了一米多。
伊塞克湖深居亞歐大陸中部,它之所以如此之深,是因為它是一個斷層湖泊,是由於地殼運動導致所在區域中部分地層下陷形成的,這個湖泊四周為高山所環繞,湖水非常乾淨,被贊為“上帝遺落的明珠”,如今更是當地著名的休閒、旅遊、療養勝地,吉爾吉斯當地人稱“沒有到過伊賽克湖,就是沒到過吉爾吉斯斯坦”。但由於是個內陸湖,所以伊塞克湖水鹽分比淡水湖高,水不適合飲用,但鹽度只有海洋平均鹽度的1/6左右。
這個湖泊從漢朝的時候就開始歸屬我國,歷史上多個時期歸我國管轄,歷史上曾被叫做大清池、青池、熱海、圖斯池、特穆爾圖淖爾等,唐代時歸安西都護府管轄,玄奘法師赴天竺取經時曾經路過這裏,在《大唐西域記》中有關於伊塞克湖的世界最早記載。宋元時期,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攻破花剌子模,搶奪大量金銀財寶,傳説其財寶就埋藏在了伊塞克湖底。如今的考古發現在湖面水下7米處有一座古城遺址,其中有不少古代的生活用品和古錢幣,引起了不少考古學家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