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外媒體踏訪故宮裏的“冰雪賽場”,觀賞冬奧火炬的靈感來源長信宮燈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休閒

上元將至,更逢北京冬奧盛會,一場瑞雪為北京這座“雙奧之城”增添了濃厚的冰雪氛圍。2月14日,2022北京新聞中心聯合故宮博物院舉辦2022北京新聞中心媒體開放日活動,邀請百餘位中外記者探訪故宮,觀賞開年大展,在全國30家博物館精選出來的130餘件文物中讀懂中國。

▲雪後故宮。

黃瓦白雪,銀地紅牆,雪中故宮是無數遊客心之所向的美景。步入故宮,記者們的快門聲此起彼伏,放眼望去,大雪過後的天空明湛如鏡,積雪覆蓋的太和殿廣場廣闊清寒,明黃色琉璃瓦在陽光下閃泛金光。宛如“冰絲帶”的金水河,平整無暇的雪地,如同另一個穿越了時空的冰雪“賽場”。有記者將自己隨身攜帶的奧運吉祥物“雪容融”放在雪地上,彷彿在為奧運健兒們隔空助威,引來其餘記者大呼“可愛”,並紛紛俯下身為其拍照。

▲雪後故宮。

▲記者們圍着雪地上的“雪容融”拍照。

欣賞完雪景,記者們步入文華殿內,這裏正舉辦“何以中國——中華古代文明暨《國家寶藏》特展”。何尊、長信宮燈、藏文《四部醫典》等130多件(套)珍貴文物齊聚於此,展現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記者們在觀看“何以中國”展。

130餘件珍貴文物,上起石器時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銅器、金銀器、書畫、古籍善本、印章等類別。展覽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視作一條大河,以“源”“流”“匯”三個單元,展現中華文明的魅力。

展廳中,三個中心展櫃中的文物,算得上重中之重。其中,佔據“C位”的是何尊,這件青銅器底有122字銘文,銘文中“宅茲中國”的意思是,“中國”這個地方營建都城。這是已知最早出現的“中國”一詞,不過當時所指的是洛陽和周邊這個區域。另外兩件重磅文物,分別是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反山出土的玉琮和故宮博物院藏玉龍。

▲展覽展出的何尊。

展覽還展出了出土自河北滿城的西漢長信宮燈——一位跪地執燈的宮女,左手執燈盤,燈盤中心有燈芯,右臂高高舉起,垂下的袖管成為燈罩。在此前的採訪中,北京冬奧會火炬設計者李劍葉介紹,北京冬奧會火種燈創意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長信宮燈,希望借“長信”之義,表達人們對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嚮往。設計團隊在保留長信宮燈基本外形的基礎上,對火種燈進行了現代化處理,飛舞的紅色絲帶環繞在火種燈頂部,與火炬“飛揚”視覺上相統一,象徵着拼搏的奧運精神。

▲展覽展出的西漢長信宮燈。

還有些展品頗具異域風。例如出土自山西省太原市斛律徹墓胡人吃餅俑生動形象,遼寧省博物館藏得金花樹式步搖冠宛如一棵樹,小巧的金葉子搖搖欲墜,有些已經脱落。這種花樹狀的頭冠起源於西亞,自漢代通過中亞草原絲綢之路,隨北方遊牧民族向南傳播,後來又傳播到朝鮮半島和日本。中華文明始自涓微,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後發祥,民族融合、交流互鑑,薈萃精華,兼濟天下。展廳裏一件件“意料之外”的文物就是最好的佐證。

▲展覽展出的金花樹式步搖冠。

據介紹,這場故宮開年大展,也是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展演季》的文物特展。《國家寶藏·展演季》從節目前三季國寶的前世今生中汲取靈感,用舞劇、音樂劇、歌曲演唱、器樂演奏等多元的藝術形式為觀眾呈現了精彩的國寶故事。而這次展出的文物由各地博物館精心選取推薦,其中有多件文物是曾在《國家寶藏》往期節目中推介過的“文物明星”。

“何以中國”展期為2022年1月26日至5月4日。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按照預約、限流、錯峯原則,展覽實行預約入場,全天限額3000人,額滿為止。觀眾可通過故宮博物院網絡售票網站(https://gugong.ktmtech.cn/)和微信公眾號“故宮博物院觀眾服務”,使用二代身份證或護照信息進行實名預約。



  作者:駐京記者 彭丹

       圖片:彭丹/攝

  編輯:江勝信

責任編輯:陸正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