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商街——燈火相接》,楊澄 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元代,大都城按照“前朝後市”的原則,把市場建在大內延春閣(今景山)的後面,鐘鼓樓的前面。這一帶有廣場,有寬街,有接連通惠河的萬寧橋,還有煙波浩渺的海子積水潭,真個是一身兼具風光綺麗,水陸雜陳的山水市場。
1870年的什剎海。
這一帶的市面很繁盛,種種商品物以類聚,按品種、分地區,相對集中。有米市、面市、鵝鴨市、緞子市、皮帽市、珠子市、沙剌市(珊瑚、貝類市場)、鐵器市、窮漢市(人力市場)……
明建北京城,仍沿用元大都中軸線,只是新宮城的擴建包進了通惠河,改名“玉河”,江南的漕船止步北上,停泊在東南城外的大通橋。積水潭再無昔日萬船競發的宏大場面。鼓樓前的繁榮一度沉寂。
清初,順治為了守護住初建的皇權,令八旗軍民分住內城各處,把漢族官民和戲園子、妓院一股腦兒遷到前三門(宣武門、正陽門、崇文門)外,實行“旗漢分居”。這下內城“乾淨了”“消停了”。
可“鼓樓前”比起明朝那會兒,卻萌生了新的“起色”。
清末的鼓樓前。
怎麼?住户在起變化。
清初,這一帶由八旗“上三旗”中的正黃旗和鑲黃旗駐守,是皇家眼皮子底下直管的地界。衙署多、房子好、上下朝近便,緊鄰什剎海,環境優美,住户多是親王近臣、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就連退了休的老太監,也捨不得走,在這兒找了個娘娘廟棲身終老。這些住户可都是吃着錢糧、揣着大把銀子的闊主兒!
商家眼尖腦子活,認準了這些“財神爺”,爭先恐後在鼓樓大街兩側號房開店,一時旗幌招搖翻飛交錯,叫賣聲不絕於耳。
跟隨縷縷行行的人流,走進鼓樓大街,左右張望,那真是倆眼珠兒不夠用的。
數來寶唱得好:
打竹板兒進街來,買賣鋪子兩邊排,
也有買的也有賣,貨真價實準發財……
茶館是老北京人的另一個家
行業齊全,不怕競爭,優中選優,給各種不同購買力的顧客充分選購比較的空間,是“鼓樓前”商市的一大特點。
粗略一數,街上綢布店有謙祥益北號、天興號、通興長、復興隆、永通誠;鞋鋪有全安齋、乾有齋、聚茂齋、慶榮陞、全順齋;首飾樓有信遠樓、瑞成樓、義泰樓、和豐號;茶莊有吳肇祥、榮源號、匯源號、祥泰號、和豐號;煙葉鋪有北豫豐、北益豐;醬菜園子有“大葫蘆”寶瑞興、南洪泰、謙益號、洪興號;乾果海味店有大順德、新茂魁、聚順和、聚盛長、乾德號;飯莊飯館有慶和堂、合義齋、福興居;大茶館有天匯軒。此外,還有平易錢莊、照相館、鐘錶鋪、理髮館和書鋪等,應有盡有。
茶館是老北京人的另一個家。這裏就説説名噪京城的天匯軒大茶館。京城不同凡響,決策着國之大事小情。皇上在,吃皇糧的多,進京求功名辦公事的人多,歇閒議事、種種見得見不得人的交易自然也多,這就少不了茶館這樣的似明若暗的公共場所。而專為人上人預備的規模大、氣派足的大茶館,首先佔據了京城的要路通衢。
像地安門外的天匯軒,前門大街的天仁軒、天啓軒、天全軒,北新橋的天壽軒,阜成門內的天福軒、天德軒、天頤軒,俗稱“八大軒”。“軒”的原意是指當朝大夫乘的高架車,以後衍生為圍欄、室外平台。名字冠以“天”有獨尊之意,也暗指茶為天賜之物。至於中間的嵌字:匯、仁、啓、全、壽、福、德、頤,都有祈望期盼的內容。京城人好以“八大”示人,如“八大樓”“八大居”“八大祥”“八大怪”……就連京劇演黃天霸的戲,也有“八大拿”之説。
大茶館的興盛與時局休慼相關,衰敗前的最後一撥兒,當在清末民初。地安門外的天匯軒還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些淡淡的影子。
天匯軒位於地安門外,鼓樓大街東側。聽老人們説,天匯軒坐東朝西,五間門臉兒,進門是前廳,把門的南面是櫃枱和灶台,一把碩大的坐水銅壺嗞嗞冒着熱氣,高懸灶台上。壺中的水一直滾開着,隨時準備注入小几號的手提銅壺中,由“茶博士”提着小銅壺衝進顧客的蓋碗中。
穿過鋪面的前廳是個寬敞明亮的大院子,上搭鐵皮罩棚,四圍有可以卷放的葦簾,通風透氣、明暗可調、冬暖夏涼,比今日的空調還多了一層調光。院子裏擺放散座,疏密適當。院子東面是過廳,再往裏走又是一進高搭天棚的院子,比前院緊湊,南北兩側是雅緻的廂房,遇有三五知己,或談情,或敍舊,淺吟低唱,此屋幽靜,最是佳境。正中的五間正廳是天匯軒頂級所在,陳設華貴,專為達官貴人敍談私密的用房。
電影《茶館》劇照。
天微明,已經有人影兒晃動在什剎海邊的水霧朦朧中。有喊嗓子拍曲兒的,有提籠架鳥遛早的,有打拳練劍的,也有熟人相約説話的……天大亮,這些遛早的人們不約而同地踱進天匯軒的大門,成了第一撥兒顧客。
老人、老地兒、老一套,不用吩咐,堂倌就會在請安的同時,給客官遞過熱氣騰騰的手巾把兒,讓好座兒,給鳥籠子裏的水罐兒換水、食罐兒加食,而後掛在前廳梁下的銅鈎上。待熟客擦完臉,鬆鬆快快落座了,茶也沏好了,一壺香片、一盤燒餅餜子恰到好處地端上桌。這時堂中只聽碗碟叮噹,伴以人們的咀嚼飲啜之聲,就連籠子裏的鳥兒也忙着啄食兒,歇了嗓音。這也預示着,天匯軒喧鬧的一天開始了。接着,約人説事兒的,吃飽了沒事兒可幹、泡茶館耗時候的,陸陸續續、一撥兒接一撥兒地進進出出。天匯軒收攏了忙的、閒的各色人等,牽出一段段有滋有味的故事……
看過老舍的《茶館》嗎?天匯軒大概其就是那個意思。
叫斜街的地方不少,
煙袋斜街有什麼特色呢?
從鼓樓大街去什剎海有條近路,踩來踩去,踩出一條斜路;人來人往,路邊蓋起房子,就成了斜街。北京叫斜街的地方不少,這兒有什麼特色呢?抬頭一看,東口有幾家煙袋鋪,掛着大煙袋的幌子,很顯眼,就叫“煙袋斜街”吧。
那時候,漢人一般抽旱煙,講究煙袋是白銅鍋、烏木杆兒、翡翠嘴兒,抽關東煙葉。滿人聞鼻煙兒,抽水煙袋。斜街裏有雙盛泰和同和盛兩家煙袋鋪最有名,既賣各種煙袋,也有修配清洗煙袋的業務。傳説宮裏慈禧的煙袋就讓太監拿到這裏來清洗。其實,鼓樓一帶旗人多,吃着俸祿,遊手好閒,抽煙喝茶泡酒館,煙袋鋪的買賣挺紅火。街裏還有幾處古玩店和掛貨店,買賣也好。
清帝遜位之後,旗人斷了錢糧,又沒本事又沒力氣,只好變賣家當,把古玩玉器、名人字畫拿到街裏的古玩店換幾個錢兒。古董商坐享其成,賤買貴賣,落得“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斜街東口路北有李福慶開的鑫園浴池,據説他是大太監李連英的後人。斜街中部路北有建於明天順三年(1459)的廣福觀。
北京歷史上的平民樂園
從一開始就沾了“皇氣”
鼓樓與鐘樓之間的廣場,常有曲藝雜技撂地演出,整日車馬不斷、遊人如織,成了大都城“樂以銷憂,流而忘返”的逍遙地。推算起來,它早於外城的天橋,該是中國曲藝、雜技萌生較早的發祥地。有趣的是,北京歷史上的平民樂園從一開始就沾了“皇氣”,一前一後,位居中軸線北南兩端。
元人黃文仲《大都賦》稱讚這一帶是:
華區錦市,聚萬國之珍異;
歌棚舞榭,選九州之穠芬。
明以後,通惠河河道中阻,積水潭上流來水減少,這裏雖然失去了往日的繁華,卻因什剎海的湖水風光,另有依就,成了一處寺廟林立、名園密集的“都下第一勝區”(明蔣一葵《長安客話》)。北京乾旱缺水,唯獨這裏,到了夏天,紅荷接天,綠柳委地,是京城難得的避暑勝地。當時的詩人讚道:
柳塘蓮蒲路迢迢,小憩渾然溽暑消;
十里藕花香不斷,晚風吹過步糧橋。
那感覺,真是一身清爽,四野生涼,愜意極了。
後海銀錠橋。
水多,橋也多。西望,是一脈婀娜多姿的山影— 春青、夏綠、秋紅、冬白,怎不撩撥文人詩興大發?雖然乾隆帝御定的“燕京八景”中未見“銀錠觀山”,但在民間還是將其列為一景。
原來的荷花市場五月節開市,中元節休市
清末民初,什剎海演變成集消夏、休閒、購物和遊逛於一體的“荷花市場”,盛極一時。國人喜愛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更珍愛它一身是寶:花瓣、蓮蓬、蓋葉、白藕均是應時的美味,既是鮮果,又可入菜。是故,京城的大小水泡皆有荷花映日紅,就連四合院中,也要種幾盆紅白荷花,朝夕相伴。可以説,荷花融入了北京人夏日的生活,也滋養了北京人性愛潔淨、清朗爽快、雅愛奉獻的品格。
我喜愛荷花市場那一片浩大的荷花蕩。清風徐來,亭亭玉立的紅荷隨風搖曳,送來陣陣荷香。環岸的茶攤、小吃攤、百貨攤、演藝攤,總能如你所願,絆住你的腳步,使你盡情品嚐到別處沒有的荷味佳餚,比如鮮藕、菱角、雞頭米、河魚、河蝦、蓮子粥、荷葉粥、江米涼糕、桂花涼粉、冰碗兒、冰棍兒、冰激凌、刨冰、果子乾、雪花酪、奶酪、酸梅湯……其中,有一種叫“河鮮”的小吃,別有風味。那是去皮兒的鮮核桃仁兒、大扁杏仁兒、鮮菱角米、鮮雞頭米,四者合一,拌上冰碴兒,再撒一層白糖,盛在小青花瓷碗裏。用小勺慢慢地品用,清涼香甜,比刨冰、冰激凌更有一番解暑生涼的味道。
清末的荷花市場飲食排檔。
雖然荷花市場出現在民國初年,但是由於市場的繁華多樣,民間出現了有關慈禧的一段傳説:一天慈禧在靜心齋西北新蓋的疊翠樓吃飯,突然一股濃香從北面的荷花市場徐徐飄來。她連忙叫小太監去市場打聽打聽,什麼吃食這麼香?小太監挺機靈,到了荷花市場,挑着揀着,買了幾樣好吃又好看的小點心,拿荷葉一包,端到了慈禧面前。老佛爺一嘗,這個香啊!大不同於宮裏“中看不中吃”的御膳,立刻傳旨叫御膳房裏管事的,到荷花市場把這幾樣吃食的手藝都學來。從此,御膳裏就添了肉末燒餅、小窩頭、豌豆黃、芸豆卷……
如此説來,貼近皇家西苑三海的後海倒真成了朝野共有的一片水景花園,尤其到了夏天,四方遊客藉着一片水域,絡繹不絕,紛至沓來,休閒、去暑、購物、找樂兒。
説起當年的荷花市場,金受申先生在《北京通》裏有這樣的回憶:
前海“集香居”前,滿植荷花。……海中有蝦菜亭舊址,萑蒲叢生。近西端,長堤橫亙南北,堤面寬闊,高柳茂密。民國五年以前,每到夏天,便有人在此設立茶桌,喜享清福的,便可到此品茶閒談。民國五年以後,開辦“荷花市場”,從端陽起,至中元止,招集商人營業,主要為兩岸茶棚。茶棚半岸半河,架以木板的謂之“水座”,茶資較昂。此外有臨時飯肆,炮烤涮攤、河鮮棚、冷食棚以至果攤、西瓜攤、豆汁灌腸,食物皆備。更以“八寶蓮子粥”為應時小吃。售賣零物的,上自古玩攤、書攤、字畫攤,以至玩具、草蟲和應時的扇攤。娛樂方面,有落子棚、雜耍棚、書場、相聲場、把式場,甚至白雲鵬、“老倭瓜”、葛恆泉等也來此獻藝,各種營業都近於平民化,而且閒遊並不收費,所以曾經熱鬧一時。
冬天的護城河、什剎海,岸旁常放着許多冰牀招攬乘客,在新年正月,坐着冰牀,馳騁冰上,雖不用足溜,也很有意思。前幾年,我每到正二月,常在一溜衚衕廣慶軒聽楊雲清説《水滸傳》,傍晚散書,由銀錠橋到德勝門,坐一個來回冰牀,然後地安橋喝上二兩白乾,也是閒適有趣的。
鄧雲鄉在他的《紅樓識小錄》裏這樣描寫湖水裏產的“菱角”:
幾十年前,什剎海、德勝門外雞頭池、菱角坑出產的菱角,並不是極小的,是比江南野菱、小紅菱略大一些的兩角小菱。生時綠中泛紅,煮熟後褐色,吃起來十分鮮嫩,較之江南老菱,一咬滿嘴幹末子的好吃得多。什剎海荷花市場和會賢堂飯莊賣冰碗和蓮子粥,用的鮮菱角,都是這種菱角。
原來的荷花市場自五月初五五月節開市,到七月十五中元節休市,整整一個夏天滋潤着北京人溽熱的煩躁。
1990年,一度沉寂的荷花市場重張了,更華麗、更氣派了,成了中外遊人夏日消暑休閒的理想佳地。
如今,荷花市場更紅火了。各色各樣的餐飲、酒吧佈滿了海子四周,連附近的衚衕也拆改成形形色色的酒吧。燈紅酒綠,輕歌曼舞,映襯在什剎海波光瀲灩的秀色中,招引得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人們坐着三輪車游完衚衕、四合院後,再到水邊一坐,喝着咖啡、品着花茶,細細地去咂摸老北京的悠悠長韻,那叫一個美。
本文選自《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商街——燈火相接》,小標題為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圖均來自該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原文作者/楊澄
摘編/安也
編輯/青青子
導語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