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小編嗎,關注點一點,評論走一走,謝謝各位啦
大家好哈,歡迎光臨!在這裏你可以跟小編一起暢所欲言。
按照康德的理論體系的習慣,就是分析論、辯證論和方法論,在分析論當中,又可以分為分析部分和演繹部分,前者提出原理,後者進行對這個原理可靠性的演繹。
上一篇我們已經完成了對審美和崇高的分析論部分的閲讀,接下來,就要進入分析論中的演繹部分,以及辯證論和方法論,從而在這一篇當中完成對整個審美判斷力批判的理解。
純粹審美判斷的演繹
在康德的理論中,凡是帶有先天的普遍性的東西,都要進行一個演繹,因為這種普遍性是無法在現象當中找到證實的,所以必須要通過演繹的方式來保證其合法性。
在審美判斷力中,康德提出了審美和崇高兩種,雖然在審美中,那種普遍性是要求在主觀當中發生的,並不是一種客觀普遍性,但審美是主觀客觀發生的關係所產生的結果,依然要去追尋一下這種主觀普遍性是否可靠的問題。但崇高不一樣,在崇高分析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康德認為這種崇高並不是一種客觀與主觀的關係,而是客觀激發了主觀中的一種反應,是專屬於主觀的,所以就不需要也不能去做演繹。
正因為審美的特殊性,所以其演繹也不能像此前的純粹理性批判中的方法,即在全部的判斷中去尋求一個普遍性。康德認為審美判斷既不是表現一件事物是什麼的判斷,也不是表現我為了產生一件事物應當做什麼的判斷,審美判斷必須是一次性的,也就是僅僅在那一次判斷中起作用,而不可能有兩次完全一樣的審美,所以這個演繹就必須是“只是一個表達出對象形式的某種經驗性表象之主觀合目的性的單一判斷的普遍有效性。”
這裏要注意的就是這個“單一判斷的普遍有效性”。客觀的普遍有效性,即知識,由於涉及到的是對客觀事物的判斷,所以可以用客觀事物來進行衡量,而又由於客觀所具有的共性,就可以保證在所有判斷中能發現一種普遍性。但主觀的普遍有效性,即審美,是在人的主觀判斷中出現的一種,可以被認為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做判斷的情況,所以才被稱為主觀的普遍有效性,這種有效必須是以每一個人的判斷為基礎,而又由於每個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們不能把每一個人的判斷歸於所有的判斷,而只能單獨的去對待,所以就成為了“單一判斷的普遍有效性”。
這裏額外再補充一點的就是,這種“主觀的客觀性”,簡單的來説,就是人的“社會性”。如果人可以在主觀中達成一些普遍性,也就是人人都同意一些觀念,那麼人們就可以形成一個可溝通的社會,並且能夠協調彼此的目標,促進社會發展。否則,人們就只能像野獸一樣各自為戰。
既然要進行演繹,那就要看看演繹的對象是什麼,就此康德提出了鑑賞判斷的兩個特性。
第一特性:“鑑賞判斷就愉悦而言是帶着要每個人都同意這樣的要求來規定自己的對象(規定為美)的,好像這是客觀的一樣。”
第二特性:“鑑賞判斷根本不能通過根據來規定,就好像它只是主觀的一樣。”
其實這就是上文我們説的“主觀的普遍性”或者叫“主觀的客觀性”。一方面鑑賞判斷必須是主觀的,如果有了統一的規則,那就成了認識,就不再是審美;另一方面這種主觀的判斷,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們可以就某一個對象的美説不僅我是這樣認為的,我也可以斷定其他人也會這麼認為,這就在主觀的判斷中產生了客觀性。
如果要對鑑賞進行批判的話,康德認為還要進行一個區分,“所以鑑賞力的批判本身只是在主觀上就某個客體藉以被給出的表象而言的;就是説,它是把給予表象中的知性和想象力之交互的相對關係(與先行的感覺或概念無關的)、因而把它們的一致或不一致納入到規則之下,並把它們就其條件而言規定下來的一門藝術或科學。如果它只是通過例子來説明這一點,它就是藝術;如果它把這樣一種批判的可能性一般地從這種能力作為認識能力的本性中推導出來,那他就是科學。”
直白的説,首先鑑賞判斷是不可能有客觀的原則的,但是在鑑賞的內部,也可以區分出經驗和先驗的部分,經驗的就是一個個的例子,也可以稱作“藝術”部分,而先驗的部分就是關於鑑賞判斷的原則,也可以稱作“科學”的部分。在後面的演繹中,康德也是這樣區分的,他首先進行了鑑賞判斷的先驗演繹,隨後又進行了經驗的演繹,也就是談藝術和天才的部分,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審美的先驗演繹。
在先驗領域,這個演繹的最關鍵就是要回答,情感上的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也就是前面反覆提到的主觀中的普遍性是如何可能的。這個問題康德解釋的非常簡單,由於鑑賞判斷是想象力與知性之間的和諧,想象力是沒有規則的,但知性是有規則的,也就是人們認識的先天主觀條件是具有普遍性的,由於想象力要與這種普遍性進行和諧,所以最終鑑賞判斷也就具有了普遍的可能性。
其實鑑賞判斷普遍性的可能性本身就會帶來兩個推斷,首先就是作為鑑賞判斷的感覺的可傳達性,也就是既然是有普遍性,則人與人之間就可以將美進行傳達;其次,更深層次的去看,鑑賞是基於共通感的,或者説鑑賞本身就是一種共通感,否則感覺相互隔絕的兩個人不可能產生完全一樣的審美情感。
對此康德也做了一些比較,比如説純粹的那種快適的感覺,是無法傳達的,相反在另一端,道德的情感是可以傳達的。而在兩者之間的鑑賞判斷中,崇高是可以傳達的,但需要一定條件,比如具有較高的個人素質和教養,美卻是無條件可傳達的。
實際上在演繹部分,我認為反反覆覆提到的都是同一個問題——人的社會性的可能性的問題。主觀的普遍性,主觀的客觀性,感覺的可傳達性,最終都可以歸結為人有共通感,這種共通感恰恰就是支撐人類社會的最主要的東西,是人們在社會中傳遞思想,達成共識的基礎,可以説共通感就是社會性的核心。
普通人類知性的下述準則雖然不是屬於這裏作為鑑賞力批判的部分,但卻可以用來解釋它的原理。它們是:
1、自己思維;
2、在每個別人的地位上思維;
3、任何時候都與自己一致的思維;
上述三種思維的劃分,是演繹當中個人最喜歡的一個部分。用句老話來説,這就是“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康德説的“自己思維”,也就是不能輕信他人,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感受,得到自己的結論,這也就是人生的必經之路,什麼事要去經歷、去嘗試才有自己的思想。
第二層,也就是所謂的換位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還不夠,還要能夠了解他人是如何去思考的,他人會在判斷中得到什麼結論,也就是見眾生。
最後,要將自己的經驗、思維與他人的想法綜合,形成一個一致的自我的思維,即有自己的堅持,又能夠考慮到他人,這就是見自己了。
康德將這三種思維——自己思想、換位思想、一致思想與三種認識能力相對應,分別就是知性、判斷力和理性。也就是説知性要求的是獲取知識,判斷力則能夠幫人走向社會性,最終理性讓人進入道德的王國。
其實鑑賞判斷的演繹,到共通感就可以結束了。但前面康德做了一些鋪墊,認為鑑賞判斷作為一種先天判斷來説,有一種先驗演繹,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但其作為經驗性的,也就是藝術來説,也可以有經驗的演繹。後者就是在純粹的鑑賞判斷中,加入一些興趣之後的情況。
這裏康德對這個興趣也做了區分,一種是對美的經驗性的興趣,一種是對美的智性的興趣。前者康德認為是一種附庸美,就是人們藉助鑑賞來傳達情感的方式,比如我們用自己的服裝搭配來顯示自己的審美情趣以達到傳遞情感的社交功能;而後者是一種對自然美的欣賞,本身帶有一定的道德性。
至此康德從先驗演繹轉向了經驗演繹,開啓了他的藝術論部分。雖然康德也説,他並不是要就藝術討論藝術,而只是用藝術去探討鑑賞的演繹問題,但康德對藝術的很多判斷,時至今日看來也頗有真知灼見,也可以説康德無意間開啓了一個新的領域——美學。
康德的藝術論
如果單獨去看鑑賞判斷的演繹中,有一部分關於藝術和天才的論述,會顯得有些奇怪。但正如前文所説,康德在此處實際上是完成了一個從先驗演繹到經驗演繹的過程。前面是從鑑賞中的形式邏輯上去考察,但這遠遠不夠,康德還要深入到審美的具體過程中,也就是藝術活動中去尋找審美普遍性的主觀可能。
康德並沒有直接給藝術一個定義,而是通過比較的方式,將藝術與自然、科學和手藝進行比較,藝術不同於這些行為,概括來説,藝術就是一種人的無目的的行為、自由的行為。
而在一般的藝術基礎上,就可以明確“美的藝術”。康德提到“沒有對於美的科學,而只有對於美的批判,也沒有美的科學,而只有美的藝術。”因為美並沒有一個客觀的規則,所以美無法形成科學,而只能有很多範例,以及這些範例所代表的美的藝術。
對此,康德也梳理了一下藝術的體系,總的來看可以分為機械的藝術和審美的藝術,而在審美的藝術中又可以分出快適的藝術和美的藝術。“如果藝術在與某個可能對象的知識相適合時單純是為着使這對象實現而做出所要求的行動來,那它就是機械的藝術;但如果它以愉快的情感作為直接的意圖,那麼它就叫做審美的【感性的】藝術。審美的藝術要麼是快適的藝術,要麼是美的藝術。它是前者,如果藝術的目的是使愉快去伴隨作為單純感覺的那些表象,它是後者,如果藝術的目的是使愉快去伴隨作為認識方式的那些表象。”
最後康德給美的藝術一個這樣的概念:“美的藝術是這樣一種表象方式,它本身是合目的性的,並且雖然沒有目的,但卻促進着對內心能力在社交性的傳達方面的培養。”如果説純粹的審美只是關係到一個人的愉悦的感覺的話,進入到美的藝術領域,就具有了社會性,因為它更多的要求的是人將愉悦的感覺進行傳達的行為,以及這個傳達的基礎——共通感。
接下來的主題就集中在對美的藝術的探討上。首先康德明確了美和藝術的不同特性——“美就是在那單純判斷中(而不是在感官感覺中,也不是通過某個概念)而令人喜歡的東西,而藝術任何時候都有一個要產生出某物來的確定意圖。”
那麼藝術如何能成為美的,在此康德提及了美與自然的關係:“自然是美的,如果它看上去同時像是藝術;而藝術只有當我們意識到它是藝術而在我們看來它卻又像是自然時,才能被稱為美的。”
實際上,關於美與自然的關係,康德在審美的分析論中有着三個不同的判斷。首先在原理層面,康德認為自然的美是純粹的,不帶任何興趣的,在這個角度來説是高於藝術那種帶有社會性,帶有目的性的。然後進入了藝術階段,康德就認為自然美與藝術美具有同一性,就如上文所説,自然是美的,如果它看上去像是藝術。這裏講的就是自然中帶有合目的性從而讓人覺得是美的,同時藝術也只有看上去像是自然的時候才是美的。而在後面,康德又提出,藝術美超越自然美,因為藝術不僅可以針對於自然美,而且在其上還可以增加很多人性的東西。
接下來,就要進入康德藝術觀的核心,也就是藝術與天才的關係。在此康德所説的天才,並不是指某一個人,而是一種能力,“天才就是給藝術提供規則的才能(稟賦)。”這種能力當然是在人的內心當中,康德這樣解釋——“天才就是天生的內心素質,通過它自然給藝術提供規則。”並給出一個論斷,美的藝術就是天才的藝術。
簡單的理解來看,康德認為藝術是有規則的,但這些規則一定不是概念性的,或者説可以用教科書式的語言講出來的規則。這些規則在藝術品中有所體現,而藝術品則是由具有天才能力的人創造的,他們將自己所領悟到的藝術的規則注入到藝術品中,從而使藝術品成為展現藝術規則的典範。
所以康德認為,天才應該具有四個特點
1、獨創性:不同於熟巧的素質
2、典範性:作品具有示範性
3、無意識:不能描述出自己的創作規則
4、有規則:但卻是用作品呈現出為藝術頒佈的規則
這個特點,實際上也是兩兩一組,形成偶然與普遍的對應,本質上也是對應着前文強調的主觀的客觀性。獨創性強調的就是主觀的偶然性,而典範性則追求在主觀、作品中的那種普遍性。無意識就是主觀的偶然性,而無意識下的規則就是在主觀中能發現的普遍性。
至此,康德又回到了自然美與藝術美之間的關係,他這樣解釋,“為了把美的對象評判為美的對象,要求有鑑賞力,但為了美的藝術本身,即為了產生出這樣一些對象來,則要求有天才。”也就是説,鑑賞力是自然美的條件,而天才則是藝術美的可能性所在。
緊接着,康德給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一種自然美是一個美的事物;藝術美則是對一個事物美的表現。”這樣就很清楚的能夠區分自然美和藝術美,前者是一種存在,是一個狀態,是一次判斷,而後者是表現,是表達,是具有人的主觀意識的客觀體現。
就如前文提到,康德講了三次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關係,到這裏,他也明確了藝術美可以超越自然美,“美的藝術的優點恰好表現在,它美麗地描寫那些在自然界將會是醜的或討厭的事物。復仇女神、疾病、兵燹等等作為災害都能夠描述得很美”。實際上這種超越並不是美本身的超越,而是在加入了人的目的以及社會性、道德性之後,藝術美就具備了比自然美更大的表現力。
畢竟康德想要探索的是關於美的藝術,所以就要去尋找“天才”的特性,也就是內心能力。對此,人們往往會有一種主觀上的印象,即“有某些人們期待其至少部分地應當表現為美的藝術的作品,人們説:他們沒有精神;儘管就鑑賞力而言我們在它們身上並沒有找到任何可指責的地方。一首詩可能是相當可人漂亮的,但他是沒有精神的。”
這就好比説一個人長得漂亮,但是沒有氣質,前者是用自然美也就是鑑賞力去衡量,而後者則是以“天才”的視角去評判,這個精神的背後,還有哪些特性,以及應該是一些什麼內心的能力呢?對此康德給出了一個總結,天才的能力包含了想象力、知性、精神、鑑賞力。
其實這四種能力對應的就是前文提到的天才的四個特點,想象力對應的是都創新性,知性對應的是典範性,精神對應的是無規則(審美理念),而鑑賞力對應的是那種規則性,也就是將前三者協調之後的那種狀態。
隨後,康德給了天才一個明確的定義——“天才就是:一個主體在自由運用其諸認識能力方面的稟賦的典範式的獨創性。”同時康德認為,這種典範式的不存在方法,而只存在風格,也就是藝術的典範體現出來的並不是創造藝術的方法,而是藝術風格本身。
至此,關於鑑賞的經驗性演繹基本就完成了,在這部分,康德核心考察了自然美和藝術美之間的區別,同時尋找了藝術美之所以可能的條件,即天才,而通過對天才的能力的分析,也將藝術美與人的內心能力進行了對應。最後康德還給出了一個判斷,即鑑賞力和天才之間,鑑賞力更為基礎,同時鑑賞力的普遍提升有助於道德的產生。
除此之外,康德還從他的角度進行了藝術的分類,這部分以現代的視角來看似乎有些不合時宜,我們可以粗略地瞭解一下。前文説了,康德認為藝術就是一種表現,或者説是人的目的性的表達,那麼藝術的分類就可以參考人類表達能力的典範也就是語言來劃分。
語言可以分為文字、表情和聲調,所以康德將藝術按照這種類比分為——
語言藝術:雄辯術和詩藝;
造型藝術:雕塑、繪畫和園林;
感覺遊戲:音樂、色彩
這種劃分實際上也體現出康德的一種邏輯思路,即從形式到質料、從鑑賞力到天才、從理性到感性。
另外,康德前文提到了快適的藝術,所以他最後特意強調了將美的藝術和快適的藝術區分開,他認為快適的藝術無非是一種社交場所裏的感覺遊戲,包含了賭博、音樂和笑話。這裏值得注意的就是關於笑話,康德無意之間給出了一個非常經典的論斷。
關於笑,康德認為就是“由緊張的期待突然轉化為虛無的激情”,仔細品味這個洞見,就能夠從中獲得非常多的啓示,如果有時間會單獨就這部分內容另行展開探討。
鑑賞的辯證論和方法論
在辯證論部分,康德一般都是通過分析正反題之間的矛盾,找到關於主題的真正問題。在關於鑑賞判斷的辯證論中,實際上是經驗派和唯理派之間的衝突,前者認為,鑑賞沒有普遍性的可能,而後者則認為鑑賞判斷可以獲得普遍性。
普遍性的可能性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用概念來表述,所以這個二律背反可以寫成以下的樣子:
正題。鑑賞判斷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為否則對它就可以進行爭辯了(即可以通過證明來決斷)。
反題:鑑賞判斷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為否則儘管這種判斷有差異,也就連對此進行爭辯都不可能了(即不可能要求他人必然贊同這一判斷)。
既然這二者的矛盾集中在概念上,那麼康德解決的入手點也是這個概念,康德認為二者説的也都沒有錯,但本質上,二者説的概念並不是同等意義上的概念。在經驗派的論述中,這個概念是認識領域的概念,審美自然不能用認識論的概念來去判斷,這是沒錯的。而唯理派的概念可以理解為超感性的、不確定的理性概念,這種概念只存在於人的意識中,在現實中只能無限趨近而不能到達。在這個層面來説,審美也是有概念的。
所以康德認為,鑑賞判斷的根據是一種不確定的概念,或者説是無概念的概念。類似於他將現象與本體進行劃分,在此他也將概念劃分為感性概念與理性概念,前者是經驗的,後者是超驗的。
對這個二律背反的解決,並不需要過多深入,因為這是與康德對二律背反的解決思路一脈相承的。所以在完成了這個二律背反的討論之後,康德總結了他提出的全部三個二律背反——
“即存在着純粹理性的三種不同的二律背反,但它們全都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即它們都迫使純粹理性脱離那個通常很自然的前提,即把感官對象看作是自在之物本身,而寧可讓它們只被承認為現象,並在這些現象底下放置一個理知的基底(某種超感性的東西,對它的概念只是理念而不容有任何真正的知識)。”
這三個二律背反就是《純粹理性批判》中是否有一個無條件者的因果性二律背反,《實踐理性批判》中關於幸福與道德之間的關係,以及《判斷力批判》中鑑賞判斷與概念的關係。這三者之間的共同點就是上文所説的現象與本體的區分,而不同點就在於“其根據在於有三種認識能力:知性、判斷力和理性”。
在康德的解釋之下,個人的理解這三個二律背反的核心原因,就是在於人類的有限性與自然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人無論是在認識還是在實踐、抑或是在審美中,都有着自身的有限性,無論是感官上,還是行為能力上,都不能做到對世界的完整認識,以及心想事成的那種行動能力。但人卻有一種從有限趨向無限的意願,所以在這個趨向無限的過程中,人必然會脱離現實性,使用一些思維能力,跨越有限與無限之間的那個模糊的台階。
而所有的矛盾都出現在這個台階的跨越過程中。人能認識到、並加以實踐的現實是有限的,人期望認識到以及期望加以影響的無限則是觀念性的,它們分屬於不同的領域,如果用同一個概念去統攝,必然會產生矛盾。康德的哲學,從最根本上來看,就是理清了這兩個領域,並用現象與本體進行區分,一方面承認了人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又沒有打消人嚮往無限的意願,給人以希望。
康德對二律背反的解決,本身也體現着他自身的哲學態度,他的哲學以先驗觀念論反對先驗實在論(唯理獨斷)和經驗觀念論(主觀唯心主義和懷疑論)。落實到判斷力當中,康德認為美不是實在的,而是觀念的,但是它又能通向實在,也就是通向道德。
所以康德給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論斷——“美是德性——善的象徵”。
從思維的角度來説,判斷力是知性和理性之間的過度,是從認識到實踐的橋樑,也是從自然到道德的中介。而康德認為這個中介也是有指向的,它必然是從知性指向理性,從認識指向實踐,從自然指向道德。
並不能説美必然是道德的,可以説美是通向道德的必經之路。懂得審美並不一定會具有道德情感,但道德情感卻應該是從審美當中萌芽產生的。由此也引出了康德關於鑑賞的方法論的觀點,首先美的藝術只有風格而沒有教學法,是沒有辦法進行規則性的教育的。其次是對審美的培養,最終會實現對道德情感的培養,因為美的藝術的手段是表達,根基是共通感,而這共通感是社會性、道德性的根基。
康德關於審美的方法論也啓發了後世,如席勒的審美教育觀念。道德無法教育,只有通過審美的培養,才能完成道德的教育。
以上就是辯證論和方法論的全部內容,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內容,也就是關於表達和理解的方式。先看一下原文——
“要顯示概念的實在性永遠需要有直觀。如果它們是經驗性的概念,那麼這些直觀就叫做實例。如果它們是純粹知性概念,那麼這些直觀就被稱之為圖型。如果人們甚至要求理性概念、即理性的客觀實在性也為了達到對理念的理論知識而得到顯示,那麼人們就是在欲求某種不可能的東西,因為絕對不可能與這些理念相適合地給出任何直觀。”
“一切作為感性化的生動描繪都是雙重的:要麼是圖式的,這時知性所把握的一個概念被給予了相應的先天直觀;要麼是象徵性的,這時一個只有理性才能想到而沒有任何感性直觀能與之相識和的概念就被配以這樣一種直觀,藉助它於它,判斷力的處理方式與它在圖型化中所觀察到的東西就僅僅是類似的,亦即與這種東西僅僅按照這種處理方式的規則而不是按照直觀本身,因而只是按照反思的像是而不是按照內容而達成一致。”
簡單的理解就是人們如果想要理解現實性的概念就必須要直觀,直觀就需要圖型法去表達和理解。但世界上不僅僅只有概念,除了概念之外的內容,康德找到了一個表達和理解的方法,那就是象徵。所以他認為一切感性化的生動描繪要麼是圖型的,要麼是象徵的。
比如,我們説太陽是紅的,就是一種圖形法的判斷,但如果説心像太陽一樣,就是象徵的。圖型是一種規定性的,而象徵則是一種反思性的,這個洞見幾乎可以用於分析任何表達和理解過程中的主要環節,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理論結構。
以下是演繹和辯證論、方法論的內容結構,附上做參考。
第一部分 審美判斷力批判
第一章 審美判斷力的分析論
§30. 關於自然對象的審美判斷的演繹不可針對我們在自然中稱為崇高的東西,只能針對美
§31. 鑑賞判斷的演繹的方法
§32. 鑑賞判斷的第一特性
§33. 鑑賞判斷的第二特性
§34. 不可能有鑑賞的任何客觀原則
§35. 鑑賞的原則是一般判斷力的主觀原則
§36. 鑑賞判斷之演繹的課題
§37. 在對一個對象的鑑賞判斷中真正先天地斷言的是什麼?
§38. 鑑賞判斷的演繹
§39. 感覺的可傳達性
§40. 鑑賞作為共通感的一種
§41. 對美的經驗性的興趣
§42. 對美的智性的興趣
§43. 一般的藝術
§44. 美的藝術
§45. 美的藝術是一種當它同時顯得像是自然時的藝術
§46. 美的藝術是天才的藝術
§47. 對上述有關天才的説明和闡釋和證明
§48. 天才對鑑賞的關係
§49. 構成天才的各種內心能力
§50. 在美的藝術的作品裏鑑賞力和天才的結合
§51. 美的藝術的劃分
§52. 在同一個作品裏各種美的藝術的結合
§53. 各種美德藝術相互之間審美價值的比較
§54. 註釋
第二章 審美判斷力的辯證論
§55.
§56. 鑑賞的二律背反的表現
§57. 鑑賞的二律背反的解決【註釋一、註釋二】
§58. 自然及藝術的合目的性的觀念論,作為審美判斷力的唯一原則
§59. 美作為德性的象徵
§60. 附錄 鑑賞的方法論
至此,審美判斷力批判的全部內容就結束了,接下來,我們將會進入目的論判斷力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