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作品俗氣?
相信很多人不會同意,要知道他的作品,不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同時文學性和思想性兼備,隨便一首詩拿出來,那都是足以令人驚豔,不過有時候蘇軾的作品,還是比較俗氣,不過他俗得卻是令人感動;雖然看上去可能像打油詩,但卻是同樣能夠成為經典,這也正是蘇軾最偉大的一個地方。而我們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他作品獨特的魅力;其實作為北宋中後期的文壇領袖,蘇軾絕對是一位天才型的詩人,他的很多作品有着一種獨特的韻味,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筆觸,卻又是最能夠打動我們。
縱觀中國古代的詩人,沒有一個有蘇軾那麼全面,除了詩之外,詞更是一絕,另外他在書畫方面,也是有着極高的造詣,這也正是蘇軾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宋朝是以詞為主,大家比較熟悉的也還是詞,這已經是成為了宋朝文壇的一張獨特的標籤,不過以蘇軾為首的一些詩人,還是寫下了諸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其中一些經典的作品,也是能夠與唐詩相媲美。
那蘇軾的很多詩也是深入人心,並且是膾炙人口,尤其是他的《題西林壁》、《春宵》、《飲湖上初晴二首》等等,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除了這些比較經典的作品之外,那麼他的這首《於潛僧綠筠軒》,便是一首很特別的作品,為什麼説它特別呢?其實主要還是寫得比較俗氣,通篇完全就像是打油詩一樣,但卻是同樣經典,也是一首難得佳作,而這首詩的開篇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還成為了兩句名言,相信很多人即使是沒有讀過原文,那也是聽説過這兩句話。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蘇軾寫這首詩時正是在杭州的任上,這一時期他在杭州更是興修水利,並且還修建了蘇堤,為當地做了許多的好事;當然也留下了諸多名篇佳作,這也正是蘇軾最可愛的一個地方。而這首詩也正是他當時從富陽出發,去到了浙江各地考察,為此來到了於潛縣,在那裏遇到了僧慧覺,兩人有過一交談,也正是在這一次的交談之中,蘇軾很是欣賞對方,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有趣的詩。
那這首詩寫得很是有趣,把自己對於人生的那種獨特的見解,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就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尤其是開篇的第一二句,那寫得就很是獨特,“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寧可吃飯的時候沒有肉,那也不可以住的地方沒有竹子。這兩句寫出了蘇軾最獨特的一個地方,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他的才情。
中間的四句同樣很是俗氣,可是他的這種俗,卻又是充滿了一種深刻的韻味,更是把生活中的那種感受被他刻畫得入木三分,而這四句也是比較好理解,沒有吃肉,則是會讓人越來越瘦,可是居住的地方,要是沒有竹子的話,那就會變得越來越俗氣。人如果是瘦了之後,其實還是可以長肥,這也沒有任何的關係,可是人要是變得庸俗了之後,那就沒有醫生可以醫治。
最後四句寫得就更生動有趣,也更加的直白,要是你身邊的人無法解答的話,那你可以笑話他,説對方是痴還是傻。如果你面對這樣的一片竹林,既然還想要清高的名聲,又想要獲得甘味之樂,這世界上哪有這麼好的事情呢?而這種揚州鶴,也正是猶如魚和熊掌一樣,那是不可能兩者兼得。這幾句寫得要極為有趣,其實也還是充滿了一種哲理,更是告訴了我們要在取捨之間掌握好分寸。
蘇軾的作品往往就是這樣,可以有的時候深沉的令人難過,也可以歡快的讓人捧腹大笑,這也正是詩人最獨特,也是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對於生活的熱愛,如果不夠熱愛生活的話,那是絕對不可能寫出如此大俗大雅之作,而這樣的作品,其實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有的時候做學問就是如此,高深的作品要去讀,這些看上去比較俗氣的作品,也應當要了解一下。更何況還是蘇軾這樣的名家的作品,如此偉大的一位大文豪,卻是能夠如此大俗大雅,當真是一件難得的事。
其實蘇軾的後半生可謂是顛沛流離,但是他保持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其實他能夠保持這樣的一種心態,也正是由於他對於這個世界充滿了愛,也正是由於心中有了愛,才能夠令他面對困難時,依舊能夠從容地去面對,並不會去畏懼那些困難,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更是感動了無數的讀者。
那我們從他的這首《於潛僧綠筠軒》中,便是可以知道詩人其實情感極為細膩,另外對於生活也是極為享受,他並不會覺得生活是一種負擔,相反在這個人世間,也不能太過於深沉了,如果一味地深沉,去思考那些哲學上的問題,自然會讓自己更加痛苦。
我們從這麼一首小詩中,應當説是可以解讀出很多的人生哲理,這也正是蘇軾另一個偉大的地方,即使是一些信手拈來的作品,那也是能夠寫出詩意,並且還充滿了一種深刻的哲理。這也正是蘇軾,一個可以俗氣,也可以很高雅的詩人,那這樣的一首作品,儘管是像打油詩,但其中那些優美的詩句,則又是成為了至理名言,而我們只要能夠真正地去理解透的話,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一定是會有幫助,那這樣的作品,其實也是最能夠打動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