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宋體”曾以其挺拔秀麗的字體、緊緻的結構引領過一陣風潮。雖由於後來字體的豐富,書籍製品的繁多,不再獨霸字體江湖,但依舊會時不時的從人們的記憶中翻騰出來。如今,在電腦上進行文字編輯時,仿宋體仍佔有一席之地。
想當初,這種字體無處不在,書本、宣傳標語、電影字幕等,眼睛可見之處幾乎都有仿宋體的身影。
那麼,“仿宋體”是如何產生的呢?名曰“仿宋體”,是不是和“宋體”有一些淵源呢?
首先,解釋“仿宋體”產生的年代,既沾了“宋”,那就説明“仿宋體”的確和宋代有關係,只是它的出現和宋代的一事物有聯繫——宋代的雕版字體。
宋代雖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大量使用的仍是“雕版印刷術”。因為,雕版印刷術技術完善,成品質量非常高,由此也為字體的取樣奠定了基礎。甚至,連明清的雕版字體,大多都是仿宋體。不過,這種風潮的興起,真正原因在於千金難求宋版書。
那時候,明代掀起了一股收藏宋版書的風潮,甚至,更是達到了“以頁論價”的地步。據説,開創此先河的就是明末藏書家毛晉。所以,這股藏書風潮讓宋版書成了文化收藏品中的“頂級奢侈品”,並推動了“復刻宋版書”的發展。
開始的時候,大家追求的是對“原件”一模一樣的“複製”,不但要求分毫不差的形似,還講究字體流暢的神似。最終,將這種複製藝術,演化成了一種純粹的臨摹技巧。此外,在明、清、民國時期的印製工藝中,就專門出現了“影宋”這一刻印門類。實際上,這應該是人們從複製宋版書的工藝中得到了啓發。
話説,在清代末年,丁輔之、丁三在兄弟倆開始大範圍徵集宋版書籍,決定自己仿寫,並以活字印刷。丁氏兄弟曾擔任過西泠印社社長,所以,經他們手產生的字體,是在歐體字(歐陽詢的書體)的基礎上統一進行改型的。既然原來字體出於宋版書籍,那麼,他們就暫定此字體為“仿宋體”。
後來,丁氏兄弟又加了一個前綴“聚珍”,稱之為“聚珍仿宋”。“聚珍”的意思就是活字印刷,最早用於乾隆時期,當時認為“活字”二字不雅,才使用了“聚珍”二字。
丁氏弟兄萌生創制“聚珍仿宋體”的動因,其實,也是源於擬將其父丁立誠的《小槐簃吟稿》付印行世。因嫌當時流行的宋體鉛字輪廓呆板,印成書刊不很雅觀,於是,就動腦筋廣徵宋版書籍,親自仿寫,刻制活字,命名為“聚珍仿宋”。
1920年,“聚珍仿宋體”拿到了國家的字體專利。第二年,丁氏兄弟的書局被中華書局併購,包括各種已經鑄成的銅模鉛字。很快,中華書局用“聚珍仿宋體”印製了大型古籍整理叢書——《四部備要》,全套叢書達到了一萬一千三百零五卷,分訂為二千五百冊。
這套叢書的問世,更是推動了“仿宋體”的知名度。於是,這種字體開始成了各類圖書、文件等紙質刊印材料的首選。到了1925 年,詩人徐志摩自費印行了詩集《志摩的詩》,選用的就是“聚珍仿宋”款字體編排,線裝製作。
可見,在民國時期“仿宋體”曾迷倒過眾多文人墨客,掀起了印刷設計的一股時尚風潮。
1929年,它先是被輸出到日本名古屋的津田三省堂。此後,東南亞的中文書籍印刷也開始普遍採用這種字體。
當然,丁氏兄弟並非沒有競爭者,但是,他們的技術和規模卻讓“聚珍仿宋體”成了最終的勝出者。一直到上個世紀初,以“仿宋體”的鉛字排印書籍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直到激光照排印刷技術誕生。
由此可見,“仿宋體”的誕生經歷了復刻宋代雕版書、丁氏兄弟仿寫,這都是出於印刷的需要。
此外,還有一種字體,也是出於印刷的需要,依舊和宋代有關,那就是:宋體。
宋代是一個雕版印刷繁榮的時代。要知道,在木板上反刻字,橫平豎直無疑是最省事的一種做法,由此誕生了“宋體”這種印刷字體的前身。不過,“宋體”的由來,並非復刻宋書最為盛行的明代,而是康熙年間被定下的。在敕廷臣補刊經庵《文獻通考》的序文中,規定:“此後刻書,凡方體稱宋體字,楷書均稱軟字。”
由於明代文人仰慕宋代的文化,便催生了宋體、仿宋體。至今,在這兩種字體中,宋體更為常用一些。隨意點取一個宋體字,將其放大到“初號”,可以明顯看出“橫細豎粗”,這就是繼承了雕版字體的特點。如今,宋體、仿宋體、黑體及楷體,是漢字印刷的主要四種形式。而香港和台灣採用的漢字標準字體也是宋體,只不過,在香港稱之為“明體”,因為,其在明朝時期最為盛行。
那麼,為何“仿宋體”的地位,再也回不到以往的盛世了呢?
一是、“仿宋體”傾斜的字體容易帶來視覺疲勞;
二是、受限於“字重”,無法像宋體那樣,形成一個龐大的字體家族。
如今,在電腦上看到的仿宋字體,字體雖平滑但卻喪失了字體原本的神韻。想來,當時的明代文人不惜耗時耗力都要分毫不差的“複製”,那應該才是真正的熱愛。
參考資料:
【《文獻通考》、《回憶中華書局》、《丁氏秦漢印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