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歷史文化氣息的建築,總能在時光的長河裏經久不衰;保留着真誠信仰的宗教寺廟,它的香火也終將縈繞千年。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一座古寺廟,它處在深山之中,卻名揚天下,孕育了無數信仰者。這座古寺廟就是報恩寺。
報恩寺位於四川綿陽平武縣城,有着悠久的歷史,在明正統五年(1440年)踏實建造,天順四年(1460年)建成,被人稱為縮小的“故宮”。報恩寺是一座沒有使用一顆釘子就建成的皇家寺廟建築羣,歷經500多年卻依然保持完整。歲月的變遷在這座寺廟裏留下了痕跡,卻絲毫沒有遮擋住前人留下來的文化底藴。
報恩寺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宮殿式建築羣,也是四川省規模最大的古建築。因為它的建築材料都是清一色的楠木,而且原建築圖就是仿造北京故宮的佈局,所以人們就稱它為“深山故宮”。報恩寺最令人驚歎的地方其實並不是它的規模,而是它的建築結構。它的整個房梁檐柱都是木質結構,一顆釘子都沒有用,不得不説古人智慧真是偉大啊。
報恩寺還有一個令人稱奇的地方,據傳整個寺廟的龍加起來有9999條,因此這裏又被人稱為“深山龍宮”。幾百年過去了,我們不得不感嘆,報恩寺確實承載了太多能工巧匠的神奇技藝,在那樣一個年代能創造出如此豐富的龍的泥塑形象。
報恩寺整個建築羣有很多宮殿,300米長的中軸線上分佈着山門、天王殿、萬佛閣等佛殿,氣勢十分雄偉壯觀。建築風格、雕塑和繪畫等各種藝術融合在一起,將中華民族的集大成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些龍雕像有的巨大無比、醒目壯觀,有的張牙舞爪、氣吞山河,有的仰天長嘯、呼風喚雨……形態各異,生動形象,令人歎為觀止。
報恩寺華嚴殿的轉輪經藏也是相當出名的,有細心的遊客發現在轉輪經藏的底座束腰上也有八條龍,周圍雕的波濤栩栩如生,刻畫在一起十分壯觀。據説在大雄寶殿的佛像前,供着一塊九龍牌位,上面寫着“當今皇帝萬萬歲”。牌位有兩米左右高,用金絲楠木製作而成。這個牌位是報恩寺建造者以及該地的官民們送給皇帝的壽禮,也是相當珍貴的文物。
9999條手工打造的龍,再加上這一九龍牌位,剛好一萬條龍,意為報恩寺福澤深厚。除了龍之外,報恩寺的整個建築羣都有很多奇特的雕刻物,從屋檐到柱底,各種細節設計都非常生動。尤其是屋脊之上的吻獸飾物,除了造型吸引人之外,還有很豐富的傳説典故,實在太有趣!
報恩寺的彩繪壁畫、轉輪經藏、千手觀音像、樣式繁複的斗拱、近萬條龍裝飾以及全建築的金絲楠木,可以説是建築史上精美絕倫的呈現。報恩寺很好地體現了明朝的建築色彩和人間風象,即便已經過去了500多年,卻依舊有非常寶貴的價值,值得我們去探討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