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渠縣”再造“古賨國都”新魅力

“忘憂渠縣”再造“古賨國都”新魅力

嘉賓和遊客圍觀漢闕。記者楊樹攝

“忘憂渠縣悠然地,此心安處即吾鄉。”12月15日,“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召開,“古賨國都”發力縣域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融聚文旅力量 打造渠縣文旅新名片

對於“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的召開,渠縣縣委書記王飛虎表示,近年來,渠縣大力實施“文旅 ”“ 文旅”戰略,積極推動文化旅遊相融互促,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正在成為渠縣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起點。“兩高鐵、三高速、一航空、一航運”的立體交通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吃住行、遊購娛、醫養教配套完善,可謂顏值與品質同在,外美與內秀並重,“慢生活忘憂渠縣”名副其實。2019年,遊客接待總量達到5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50.2億元。

為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萬達開示範區建設戰略機遇,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快速、健康和持續發展,渠縣在大會上發佈了“渠縣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十條措施”,從資金扶持、人才扶持和政策保障上推行十大優惠。此外,大會還舉行了集體簽約儀式,11個簽約項目,總簽約金額達到225.8億元。

走進“古賨國都”感受“忘憂渠縣”新魅力

12月14日,來自省內外的知名文旅專家、文旅行業資深人士來到渠縣,實地探尋和發現渠縣如詩如畫的自然人文風光,感受“古賨國都”的人文氣息。

渠縣是漢闕之鄉,擁有6處7座漢闕,數量居全國之首,全國共保存漢代石闕僅28處,而渠縣就佔有四分之一。走進中國漢闕文化博物館,弧幕投影、全息影像、屏顯、裸眼3D成像、激光投射等多種成像形式映入眼簾,在科技感滿滿的講述中,嘉賓們認真聽了一堂漢闕的故事。

步入文峯書院,映入眼簾的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匯彩亭會的表演,抬總爺、踩高蹺、車幺妹……伴着節奏明快的背景音樂,表演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紛紛拿出手機記錄精彩瞬間。在文峯山上,嘉賓還欣賞到武術表演、琴棋書畫展示以及茶藝表演,全方位深入體驗文峯山的人文魅力。渠縣劉氏竹編工藝美術廠,薄如翼、輕若塵、繁複的圖案栩栩如生,在觀摩劉氏竹編制作過程時,有嘉賓感嘆道:“竹子竟也能用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地步!”

頭腦風暴 專家獻智文旅高質量發展

如何更好地推進渠縣文旅產業發展?15日下午,主辦方還舉辦了一場“渠縣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沙龍”,四川旅遊學院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四川省旅遊學會政務定製專委會主任晉超擔任主持人,四川省文旅廳專家、成都大學旅遊與文化產業學院副教授何小東,重慶旅遊與文化研究院策劃總監孫博俊,雅安東方碧峯峽旅遊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陳志全,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世駿等專家為渠縣文旅高質量發展建言獻智。

以“川東旅遊的後發優勢”為題,晉超首先分析了川東旅遊發展現狀和優勢所在,並提出川東旅遊的破局之策。隨後,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縣域文旅如何發力”為題,孫博俊代表重慶市旅遊與文化研究院院長李永明發言,就“渠縣文旅吸引和鍛造的路徑”提出5點建議。

通過深入走訪渠縣的文旅特色地標,楊世駿感覺到一個全新的文旅渠縣正蓄勢待發,他為渠縣文旅發展提出三個“起來”:其一是要“亮起來”,亮起來不僅是張燈結綵的街景,更是點亮整體的產業化結構;其二是要“耍起來”,讓傳統活動進一步豐富起來;第三是要“喊起來”,用各種宣傳手段立體包裝,打造特色的旅遊消費場景,讓更多人願意走進渠縣。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在何小東看來,所有文化都是有價值的。“如何把賨人文化推出去?現在最好的東風就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何小東建議,渠縣應借鑑學習雲南麗江,通過打造一部熱門的經典劇作等方式,將巴文化魅力宣傳出去。

□鄧涵予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薛維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6 字。

轉載請註明: “忘憂渠縣”再造“古賨國都”新魅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