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油畫中國氣派的這位藝術大家,用水墨畫起金魚來竟是這等高手
吳作人《池趣》,1978
提起20世紀藝術大家吳作人,人們最先想到的或許是其用描繪祖國壯闊河山、開創中國氣派的一系列油畫,如油畫《佛子嶺水庫》《黃河三門峽》《大海新貌》《油田的早晨》。事實上,吳作人在國畫創作領域同樣碩果累累,並且,人們或許想不到,他是一位畫金魚的高手。
今天於蘇州吳作人藝術館揭幕的《藝奪天工——吳作人中國畫金魚作品研究展》,集結了40餘幅吳作人在不同時期用水墨畫的金魚,揭開藝術大家鮮為人知的一面,引起了學界的關注。
展覽展出的吳作人金魚題材作品,從20世紀40年代末到80年代,跨度將近半個世紀,全面呈現了吳作人對金魚題材國畫創作的探索脈絡。展覽也別出心裁地擷取了百餘年來中國畫金魚題材創作的主要藝術成果,幫助觀眾比較與瞭解吳作人中國畫金魚題材作品的藝術成就。
吳作人《金魚》,1961
吳作人中國畫金魚作品已經形成了鮮明的“吳家樣”。人們能夠看到,畫中金魚的造型提煉,源於吳作人能熟知對象的“結構解剖”,而後成於其中國畫的“筆墨塑造”。他認為關於中國畫的“筆墨”,不能簡單理解為“線質”“墨韻”等如何,而是離不開形色塑造形象,包含着豐富的造型筆觸與色彩的渲染。吳作人也常常運用“比”“興”手法畫金魚,追求的是一種“詩意”美。
吳作人《金魚》,1948
金魚作為一個繪畫題材,看起來似乎是遊戲筆墨,雕蟲(魚)之小技而已。然而在吳作人的藝術中,金魚明確地提示其“乘一總萬,舉要治繁”的藝術主張。因此,他的這一系列作品不應被小覷。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秘書長吳寧指出,吳作人長期執掌中央美術學院的教學,極力推進中國畫的另外一種方向的“改造”,就是用素描的方法,寫生的訓練,提高中國畫的造型能力,使之符合真實,切合現實,同時又保存中國畫原有的概括而整體的筆墨,爭取創造出一套超越西方寫實藝術的全新的道路。金魚題材體現了這個概括和整體的追求和實驗。
吳作人《水不在深》,1987
“吳作人的中國畫金魚作品,其風格鮮明,清新雅逸,深為時人所重。其‘金魚’更是造型精準生動,筆墨精湛凝練,具有鮮明的個人風貌,識別度極高。”蘇州美術院院長沈民義坦言,吳作人既為新時代傳統題材中國畫的發展指出了一條新路,也給當下藝術界同道思考傳統中國畫如何發展求進,提供了更多啓示與可能。在他看來,對吳作人中國畫金魚作品藝術創作成就的研究,體現出現實性和當代性的價值意義。
吳作人《池趣》
作者:月白釉
編輯:陸紓文
責任編輯:範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