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問泰山“蟲二”石刻含義,我方人員懵了,郭沫若站出來救場
泰山,五嶽獨尊,在中國有着崇高的地位。封禪泰山是古代所有皇帝的夢想,但是並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資格去泰山封禪的。司馬遷列出的封禪泰山需四個條件,“功至、德洽、符瑞、受命。”司馬遷説:“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 ?蓋有無其應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見而不臻乎泰山者也。雖受命而功不至 ,至梁父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這個條件非常苛刻,歷史上只有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六位皇帝去泰山封禪,宋真宗則廣受批評,他是沒有資格封禪泰山的。有了皇帝封禪的加持,文人墨客來泰山絡繹不絕,泰山上也留下了大量石刻。
在眾多石刻中,廣為人知的是“蟲二”二字。這個石刻位於鬥母宮附近登山路旁邊,它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山東濟南大才子劉廷桂題刻的。這“蟲二”二字究竟有何深意呢?上世紀60年代郭沫若陪同日本友人遊覽泰山,一行人看到“蟲二”二字產生好奇,大家都希望瞭解兩個字的意思。當時只有郭沫若知道這個兩個字含義,其他人員都懵了,郭沫若説:“此乃風月無邊也。”郭沫若這樣的解釋不是空穴來風,劉廷桂因12歲考中秀才,獲得“劉十二”的外號。光緒年間劉廷桂邀請杭州友人遊覽泰山,恰逢泰山風景宜人,令人心曠神怡,於是題寫“蟲二”二字。
無獨有偶,杭州西湖湖心亭有一刻字,上書“蟲二”。據説西湖“蟲二”二字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遊覽西湖時所題,他被西湖的秀麗風景所吸引,就題寫了“蟲二”二字,寓意“風月無邊”。為何這麼説?因為“風月”的繁體是“風月”,去掉邊框就成為“蟲二”。對於“蟲二”的解釋,大文豪魯迅有不同的看法。上世紀30年代,林語堂在上海主編《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雜誌,他以自由主義者的姿態提倡“性靈”、“幽默”等思想。魯迅被邀請為雜誌撰稿,但是他和林語堂的分歧還是很大的。
魯迅在給林語堂的一封信裏寫道,“不準人開一開口,則《論語》雖專談蟲二,恐亦難,蓋蟲二亦有談得討厭與否之別也。天王已無一枝筆,僅有手槍,則凡執筆人,自屬全是眼中之釘,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專復,並請道安。”魯迅用“蟲二”來嘲諷林語堂主編的雜誌實在很無聊,內容多為一些風花雪月的故事。還有一件事,上世紀80年代,人們在岳陽樓三樓的一根柱子上隱約看到“蟲二”字跡,可見“蟲二”很可能就是用於讚美風景。參考資料:《泰山上的石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67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