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遊滄浪亭,過面水軒,入明道堂,進清香館,觀翠玲瓏,登看山樓,在滄浪亭內環視四周美景,有點怡然,有點陶醉,還有點恍惚。
蘇州園林,風姿綽約,儀態萬方。筆者徘徊其中,首選滄浪亭。
記不清去滄浪亭多少回,只記得童年時第一次隨母親步入此園,心中便有説不出的喜歡。60年代後期,園內文物古蹟、磚雕木刻、匾額楹聯被毀,易名“工農兵公園”,但我仍迷戀園中的池水假山,時常漫步於復廊漏窗間。
滄浪亭終於整舊復古,我又常去逗留休憩,不時遇到老蘇州園客,他們對此園的讚譽甚高,説滄浪亭雖不如拙政園的典雅明麗、獅子林的玲瓏真趣、網師園的精緻靈秀,還有留園的石林軒昂、西園的古寺沉鍾、怡園的妙在雅集。但一走進滄浪亭,不由不感受到一種悠然、淡雅、從容、疏朗的清趣。老蘇州人乾脆稱此園是“滄浪蘇園”。
滄浪亭怎麼成了滄浪蘇園?想想也是。
原因有二,一是滄浪亭的主人本姓蘇,便是北宋文人蘇舜欽。蘇舜欽是當時文壇風頭很健的才子,他先後為范仲淹、富弼、歐陽修所賞識,又被宰相杜衍看中,招為東牀駙馬。率性的他不僅詩文俱佳,還敢於直言批評當朝掌握權柄的呂夷簡、王拱辰,“無所迴避,羣小為之側目”。慶曆四年秋,北宋文人想搞個風雅熱鬧的“賽神會”,錢不夠,互相湊份子,蘇舜欽發現官所內有一大堆舊公文封套紙,便作廢紙賣了換酒錢。想赴會的官員很多,但蘇舜欽只請同道者,有個叫李定的,好“怨謗”,官聲不好,被拒絕了。小人好打小報告,告發上去,范仲淹、歐陽修的對頭王拱辰藉此大做文章,蘇舜欽被削職為民,逐出京城。
心灰意冷的蘇舜欽閒居蘇州,無意間看中了昔年廣陵王錢元璙一座荒蕪的園子,他一生心血傾囊而出,精心構建了這座私家園林。説是滄浪蘇園,也不為過。
二是滄浪亭列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可以説極盡蘇式私家園林之妙。其妙在於復廊借景,一條蜿蜒的長廊將園內的山與園外的水巧妙組合成一幅山水風光圖。假山以黃石為主,旁植古木,樹影婆娑,自有難以言述的寧靜幽閒;波光倒影中迷離斑駁,洋溢着疏橫的詩意,臨池而建的亭榭連成一片,綽約得撩人心魄。更妙在長廊上嵌有各式漏窗,細細數來,竟有幾十種。方形、圓形、扇形、桃形、海棠形、花瓶形、石榴形、秋葉形、宮殿形……漏窗的窗蕊取形於植物,或桃李,或芭蕉 ,或葵花,或荷蓮,還有蟲魚鳥獸的窗蕊圖案,令人目不暇接。筆者透過各式漏窗左顧右盼,眼簾中變幻着兩邊的山水景緻,古樸蒼潤,如入真山林。此中野趣,唯滄浪蘇園獨有哉!
筆者每次遊滄浪亭,過面水軒,入明道堂,進清香館,觀翠玲瓏,登看山樓,最享受歇息在滄浪亭內環視四周美景,頓覺屋檐上的墨色黛瓦,樹蔭下的嫣然花語,在不經意的清風拂面中,耳畔掠過幾聲清脆的鳥啼,讓人有點怡然,有點陶醉,還有點恍惚。待收回神來,目光落到古亭上楹聯,不由不讚此聯之妙:“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上句為歐陽修撰,下聯為蘇舜欽撰,由清人梁章鉅集,妙對也!
蘇舜欽建成此園後,為取名而躊躇。一日,他驀然想起屈原在《漁父》吟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取名滄浪亭,作《滄浪亭記》:“澄川翠幹,光影會合於軒户之間,尤以風月為相宜。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山林野趣乃滄浪亭之長,入其園而無慾無求,此亦吾遊園之快哉!(曹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