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大樓
五集科普系列短片《閲讀上海閲讀鄔達克》日前上架優酷、B站等視頻網站。在專業講解員的解説下,息焉堂、綠房子、白公館、廣學會大樓、武康大樓等五棟風格迥異的歷史建築逐一揭開神秘面紗,為成為網友讀懂這些“網紅打卡地”的入口。
鄔達克是誰?亞洲建築師協會副主席、同濟大學教授伍江是最早研究鄔達克的學者之一。40多年前,他發表第一篇關於鄔達克的論文時,知道這個名字的人恐怕不到10人。如今,鄔達克的名字已家喻户曉。
事實上,鄔達克的建築一直在上海,為什麼今天成了“網紅”?這背後,是一批科普工作者不斷對城市歷史建築的深度挖掘,藉助互聯網的放大效應,用年輕化的語言向公眾傳授如何“閲讀”建築。
深挖上海城市歷史建築資源,老建築延續新故事
鄔達克在上海29年間,為這座城市留下百餘幢風格迥異的歷史建築,近70幢保留至今,成為今天上海城市面貌的重要組成。其中的代表作如國際飯店、武康大樓等,經歲月沉澱,已成為“上海符號”。
武康大樓
位於靜安區銅仁路的“綠房子”是鄔達克在上海完成的最後一件作品,因其建築和圍牆大量採用綠色面磚而得名。2014年的世界文化遺產日,修繕後的“綠房子”首次向上海市民開放,僅前兩個小時就入場千餘人,足見其受歡迎程度。
在鄔達克的名字被大眾所知之前,這些建築並未被市民熟知。上海市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汪蘭潔在“綠房子”對面工作了20多年,直到近年來“綠房子”名聲大噪後,才第一次走進這裏參觀並大為震撼。“原來我身邊就藏着這樣一座建築瑰寶。”她感慨地説。
上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二所所長奚文沁在“綠房子”裏工作了30餘年,在她看來,鄔達克建築的走紅並非偶然。“近百年的老房子,稍作修補就成了受人追捧的‘網紅’建築,在裏面生活工作都很便捷,可見鄔達克的設計超越了時代侷限性。”她説。
綠房子
這棟遠望如郵輪般的建築究竟“妙”在何處?奚文沁介紹説,在空間的有效利用上,鄔達克幾乎挖空心思,每處空間安排都像機器齒輪一樣環環相扣,與城市空間相得益彰。層層後退的大露台與周邊建築和城市空間互相觀望,這個轉角也一直銘刻在城市公眾的生活記憶裏。
建築科普“帶紅”鄔達克,百年老建築煥發新生命
鄔達克建築重新走紅的背後,建築科普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上海鄔達克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劉素華坦言,來上海前,自己根本不知道鄔達克是誰。2011年至2013年,她和團隊在修繕位於番禺路129號的鄔達克舊居時,覺得這是一棟“有故事”的建築。於是,修繕後的老洋樓以鄔達克紀念館的形式向市民免費開放,三樓則成了鄔達克建築科普的公眾“會客廳”。
鄔達克紀念館開放初期,參觀者以附近居住的老年人為主。為擴大影響力,劉素華又發起了面向年輕人的“探索鄔達克”科普建築項目,以3D攝影、動手課件、網絡視頻等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形式,吸引更多人瞭解鄔達克。
綠房子
姚吉葳就是被這一項目吸引的大學生之一,在這裏,他了解到了鄔達克是如何絞盡腦汁在上海這片軟土地上建起了被譽為“遠東第一高樓”的國際飯店。而他之所以對這棟大樓情有獨鍾,是因為國際飯店附近是他母親小時候生活的地方。“建築科普是幫助市民瞭解城市的最好方式,也是幫助年輕一代記住歷史、聯繫歷史的有效方法。”他説。
慢慢地,想要聽一場鄔達克科普講座需要“拼手速”,舉行地也從鄔達克紀念館搬到了上海圖書館,進而轉向不限人流的網絡空間。作為上海城市建築的名片,鄔達克的影響力也隨着這不斷擴展的傳播半徑越來越大。
建築科普語言轉化門檻高,需要更多“同行者”
建築科普,道阻且長。劉素華坦言,目前建築科普在科普領域不算主流,有時甚至覺得“這是一條孤獨的路”。這一説法得到了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王智勇對此深有同感。他説,在科普項目評審中,一半以上都是健康科普,自帶“流量”的建築科普是一片尚待開發的“藍海”。
建築科普為何“人跡罕至”?劉素華認為,語言轉化門檻高是原因之一。建築是社會、藝術、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晶,想要講好建築的故事,既要懂得建築本身的知識,又要挖掘其背後的人文歷史元素,這對講述者要求很高。
孫科別墅修繕完成正式向市民開放, “理想之地”文獻展為城市更新提供全新觀察思考
孫科別墅修繕完成正式向市民開放, “理想之地”文獻展為城市更新提供全新觀察思考
孫科別墅
此次上線的“鄔達克建築閲讀”系列短片,就是對上海城市歷史建築資源的一次深度挖掘。片中,由建築科普專家和主持人擔任導讀,通過歷史建築的實地探究,穿插專家講座和互動拍攝素材,引導公眾“閲讀上海、閲讀鄔達克”。
如今,鄔達克已成為上海“建築可閲讀”的成功樣本之一。劉素華説,當“閲讀建築”越來越成為上海的城市新風尚,坐擁豐富近現代歷史建築的上海需要更多“挖掘者”,為建築和公眾“搭橋”。
作者:沈湫莎
責任編輯:任荃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