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科普下端午節最早的由來,可不是屈原噢。年輕人已經沒幾個知道了

來科普下端午節最早的由來,可不是屈原噢。年輕人已經沒幾個知道了
端午節就要來了,作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有相當濃厚的節日氣氛,比如吃粽子,綁花繩,賽龍舟,掛艾草…《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採艾以為人,懸門户上,以禳毒氣。”
當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地方的方法,總的來説大家都用自己的方法來慶祝端午節。事實上,最早的時候端午節並不是一個慶祝的節日,而是為了躲五毒。

來科普下端午節最早的由來,可不是屈原噢。年輕人已經沒幾個知道了
我們總是説五毒五毒,這五毒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五種常見的有毒生物,分別是壁虎,蟾蜍,蛇,蠍子和蜈蚣。每當每到夏天來臨,萬物復甦,這些動物也會隨之甦醒,開始異常活躍。
出門在外的人不小心就會被咬傷,這在醫療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一旦被毒物咬住,如果沒有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可能就性命之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選擇了在這一天避五毒。

來科普下端午節最早的由來,可不是屈原噢。年輕人已經沒幾個知道了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大家應該都能脱口而出,吃粽子。在古代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在凌晨就會上山去採艾蒿。還有個地方會喝雄黃酒,雄黃酒也有祛毒祛邪的作用,比如在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喝了這個酒,就現了原形。

來科普下端午節最早的由來,可不是屈原噢。年輕人已經沒幾個知道了
未滿週歲的孩子都會送到外婆家,剛出嫁的女兒也要回到孃家,都有避難的意思,在民間也稱作“躲午”。
人們都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行為可以躲避災難,讓自己和家人能平平安安過日子。我記很多地方端午節也有帶香包的習慣,有些孩子身上或脖子上會掛着塞滿了雄黃艾草的香包。
小時候戴過的請舉手!

來科普下端午節最早的由來,可不是屈原噢。年輕人已經沒幾個知道了
我記得小時候的香包都是奶奶給我縫製,奶奶過世後就再也沒有戴過。真的挺懷念老人在的時候,每個節日都充滿了節氣,生活氣。不像現在,端午就是粽子外交,中秋就是月餅外交…
扯回正題,在古代,民間有“天中五瑞”習俗。五瑞就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龍舟花,古人認為這些草和端午節的五毒正好相剋。

來科普下端午節最早的由來,可不是屈原噢。年輕人已經沒幾個知道了
隨着科學的發展,科學已經證明了,這些祛除五毒的方法並不是很科學。但是這些習俗卻一直保留了下來。難以想象,如果連這些習俗都沒有了,過端午節就真的沒有了節氣。
不過值得講的是,端午節也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我國的愛國詩人,他聽到祖國滅亡後投入汨羅江。於是端午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來科普下端午節最早的由來,可不是屈原噢。年輕人已經沒幾個知道了
大宇明天見,大宇天天見。喜歡探索,宇宙,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大宇茶館,每天聽大宇為您閒扯八卦,帶來歡樂。
【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侵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96 字。

轉載請註明: 來科普下端午節最早的由來,可不是屈原噢。年輕人已經沒幾個知道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