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
天涯區委宣傳部供圖
三亞市天涯區在今年5月《小康》雜誌發佈的“2021中國最具詩意百佳縣市”榜單中位居第二。
天涯的“詩意”在於優美的生態環境。這裏交通便利,依山傍海,全域山地、丘陵、河流谷地、平原、沿海的沙堤和瀉湖等,北部的高峯山區,動植物種類豐富,是海南熱帶基因庫最多的區域之一,漫山碧透的原生態,被稱為三亞的“綠肺”;東、西島珊瑚礁,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隆、福萬水源池等水庫,是三亞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近年來,天涯區堅持綠色發展,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衞戰,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20年,天涯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天涯的“詩意”在於獨有的歷史內涵。説起天涯區,人們自然會想到馬嶺山腳下那兩塊鐫刻着“天涯”“海角”的巨石,想起郭沫若手書的“天涯海角遊覽區”題名。其實,自漢代迄今,“天涯海角”一直都在人們的文學抒懷之中。“行行重行行,與君相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天涯呀海角覓呀覓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等,凝聚友情、親情、愛情等多種情感體驗於一身,“天涯海角”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成就了天涯區在中國文化史上獨特的人文景觀。
文化是詩意的靈魂,也是一座城市的靈魂。近年來,天涯區不斷加大文化建設力度,注重傳統優秀文化保護性開發和利用,讓黑土村的黎陶、抱龍村的苗繡黎錦、三亞疍歌等特有傳統文化項目釋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利用資源優勢,發展“紅色文化”“天涯文化”“婚慶文化”“海洋文化”等,隨着一批文化基礎設施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讓山水之美更加靈動、更具有神韻。
天涯的“詩意”在於“高大上”與“煙火氣”並行不悖。天涯區推進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同時,不阻斷已有的煙火氣息,繁華的商業街區、高樓大廈之間,那些老街、老建築、老生活方式,像珍珠貝殼一樣鑲嵌在現代版圖之上,羣眾街(北黎村)的傳統小吃、“回輝村”的牛骨湯、南邊海村的炸雞,還有疍家人的燒烤等,飄散的“三亞味”凝聚成最具市井氣息的場景,讓“天涯海角”更具有了詩情畫意。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有人説,天涯區是極具“三亞味”的地方。
天涯的“詩意”還寫在美麗鄉村的新畫卷上。近年來,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天涯區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全力以赴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有序推進15個村(社區)美麗鄉村建設,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鄉村旅遊人氣聚集。
西島,是三亞離岸8海里的一個海島。20世紀70年代,隨着電影《海霞》的熱映,西島八姐妹一腔熱血戍守天涯的動人故事曾經傳遍大江南北。西島以“宜居、宜遊、宜購”為目標,啓動美麗漁村建設。近幾年,圍繞人文保護、生態環保和藝術創作,400多年的小島老漁村掀起朵朵創意浪花,旅遊流量大增。
文門村,是海南著名的“千年古寨”。天涯區以“環境美化 產業扶持 民風提升”新建設模式,結合地理優勢和山、湖、田、林、石等自然資源,通過富有特色的文旅產品,努力打造綠色高端美麗鄉村。如今,文門村被譽為隱於山嶺之間的“世外桃源”。
詩意棲居、詩意生活,最美的詩意是藏在人們心裏的感受,是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大背景下,天涯區搶抓機遇,以全域旅遊和建設美麗宜居城市為抓手,用足自然和人文優勢,全力打造山川秀美、風景如畫、文旅深度融合的精美天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快速發展。2020年,天涯區實現生產總值234.62億元,在三亞全市佔比33.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292元。
爭當自貿港建設先鋒,打造開放天涯。今年,按照三亞市的總體規劃,天涯區正在加快三亞灣功能提升,以“方便羣眾、服務羣眾、造福羣眾”為宗旨,下足“繡花功夫”,按照時間節點,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美麗的三亞“會客廳”;同時,體育、郵輪遊艇、低空等旅遊產業及免税購物、特色美食、夜間消費經濟也在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