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緬甸為什麼沒成為中國的一個省地球知識局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休閒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NO.1537-緬甸脱離大明

在元代以前的中國曆任政權眼中,西南邊陲都是陌生的迷霧地區。

相比於從漢朝時就納入中央管理體系的交趾郡,如今已是我國領土一部分的雲貴高原西南地區卻長久地保持着一定的相對獨立性。

漢武帝曾在雲貴川及緬甸北部設置了益州這一行政單位,為天下第一大州。但很顯然,以成都為州治的益州,實際控制範圍也就是四川盆地南部了。跨越那裏的崇山峻嶺,以蠻王孟獲為代表的氏族部落領袖才是那裏的實際統治者。

益州雖大,但實際優質價值的還是四川盆地

廣大南部山區只求安穩便好

以至於蜀漢以益州爭天下,實在國小民弱▼

所以為了維護中央政權在西南邊陲的影響,歷代王朝都對西南地區實行一種獨特的管理體制——羈縻統治。這種政策在明代三宣六慰制度建立之後達到了高峯,其範圍囊括了整個緬甸、老撾北部和泰國北部地區。

從緬中行省到三宣六慰

中南半島現屬於緬甸的土地上,在歷史上長期是分散的城邦結構。直到公元11世紀,由緬族建立的蒲甘王國開始崛起。

蒲甘王國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公元1057年以求取三藏經為名,蒲甘國王阿奴律陀攻取了孟族人的國家直通,這場戰爭也因此被稱為宗教戰爭。

蒲甘古都位於緬甸中部

周邊還有其他古都如阿瓦和曼德勒

這一沿伊洛瓦底江區域是緬甸的核心區

佔領直通之後,蒲甘王朝開始四面出擊,西越若開山脈將勢力範圍擴展到今天緬印邊境的地區,北方越過八莫把戰火燃到了大理城下,南將緬甸今天最南方的省份德林達依收入囊中,向東征服了湄南河西岸的泰人區域。

蒲甘王國的根據地在緬甸中部

其向外四面擴張奠定了緬甸國家的主要地理板塊▼

在恢弘的征服戰爭過程中,緬人也將上座部佛教傳到了每一處臣服他們的土地中。新生的蒲甘王朝似乎勢不可擋,其影響力甚至跨越大海,介入了斯里蘭卡政權和南印度邦國之間的戰爭。

雖然緬甸屬東南亞國家

但位於東南亞和南亞之間的過渡地帶

相比被山脈和叢林阻礙的恆河流域

和斯里蘭卡以及南印度的交流還更多些▼

但在蒲甘王國冉冉升起的時候,另一個征服者將目光放在了中南半島。

13世紀,蒙古帝國崛起。蒙元帝國征服世界的計劃裏,大理是必須要打敗的對手。蒙元要想攻下南宋,採取大迂迴戰略無疑是最佳選擇,由西南方向進攻,既可繞過長江天險,又能對南宋政權的經濟次中心——成都平原造成直接威脅。

蒙古人拿下大理,成都就成了突出部

成都平原再也沒法防守

宋軍事實上只能退守重慶要塞▼

公元1254年,忽必烈攻克大理,已對南宋形成了包圍之勢。這時位於大理南方的蒲甘王國成為了駐守雲南蓄勢待發蒙古軍隊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威脅。

忽必烈首先是對蒲甘王朝採取了招降政策,失敗之後又數次進攻緬甸,因為中南半島複雜的地形和氣候原因元軍的軍事行動總是夭折。

雲南和緬甸的山地對蒙古人是一大挑戰

不過蒙古帝國的規模已經印證了其強大的組織能力

靠先進的組織能力確實能很大幅度克服地理障礙

不過在交鋒的過程中忽必烈也摸透了蒲甘王朝的實力,元滅宋8年之後再次進攻蒲甘,這個西南霸主終究沒能擋住中原王朝的劍與火。隨着蒲甘城破,緬甸也再次陷入分裂,撣族、孟族勢力先後獨立,並對元朝表示臣服。

元在原蒲甘王朝的土地上建立了緬中行省,同時也是元治下所有省級行政區中最特殊的一個:省內土邦林立,保持着高度的獨立性,只是在名義上仍承認元王朝的統治。這種統治模式在中原地區王朝更替之後由明繼承並發展。

緬中行省的存在時間不長,只有幾年

與其説是行省,不如説是一個臨時的軍事控制區▼

也就是後來很多人熟知的三宣六慰。

搖擺的緬北

公元1382年,大明建立的第15個年頭,朱元璋攻克大理,平定雲南全境。並在雲南設置了雲南都指揮使司和雲南布政使司來管理雲南軍政事務,並於軍事要衝地區設置衞所屯兵戍守。

攻下雲南後,明接管了元朝的在西南地區所建立的羈縻管理區,並進一步擴大了這個管理區的範圍。

一方面,元滅蒲甘王朝的戰爭讓緬甸的地方勢力依然震懾於北方王朝的強大;另一方面大明也樂得給當地首領一個名分來保證西南邊境的安寧,畢竟給番邦一些賞賜比在四川養一支龐大的軍隊合算多了。

不得不説,明朝在很多方面繼承了元朝的遺產

好的方面如對西南和西藏的權威

不好的方面如世襲的身分制等▼

就這樣,當地土邦與大明皇庭維持着一種微妙的臣屬關係:他們以朝貢的形式和中央保持着聯繫,由邦國首領或者使者去到雲南省城或者帝都上貢。而明王朝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態度,將金字紅牌、信符、批文、底簿等權力信物賜給邦國首領,來代表首領權力由中原天子授予。

但明廷對這些地方並沒有管理權和徵收賦税的權力,這也是關於羈縻統治究竟算不算統治的爭議所在。

而在理論上緬甸境內的這些土司,當時都歸雲南承宣布政使司所管轄。如果當地各土司之間發生矛盾,也由承宣布政使司來調停。

大明平定雲南之後,緬甸土邦對於明王朝也沒有立即歸附,緬北地區的地方政權有着深厚的牆頭草傳統,當北方王朝強勢時倒向北方,而南方的緬泰等族政權強勢時則倒向南方。

在從滇西到緬北的廣闊山區地帶

分佈着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強

雖然名義上都聽雲南方面的,實際上是各行其是

其後明朝設置的麓川平緬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明初時,由傣泰民族建立的“麓川政權”還十分強勢,一度脱離中央王朝的管轄。明英宗在位時花了8年的時間三次征討麓川,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終瓦解了這一西南強國。

戰爭勝利的戰果立竿見影,西南邊疆版圖得到極大地拓展,“麓川之外有國曰緬,車裏之外有國曰八百媳婦,皆內附。”明朝“名義上”的領土已經包括了整個緬甸、老撾北部和泰國北部,西南到達“南海”孟加拉灣。

為了統治如此龐大的領土,傳統的邊疆政區體制和治理體系已不能滿足邊疆發展的需要。為此明朝在雲南布政司下建立起一套內外分層管理的邊疆政區體制,也就是“三宣六慰”。

三宣指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六慰指車裏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

“三宣六慰”的大致位置

三宣在滇西,六慰主要在緬北、緬中、泰國老撾北部

這六慰與其説是實際控制的行政區

不如説是以明朝影響力為基礎的冊封地區

這一時期由於政治上的高度互信,明朝勞工、商人也大量來到緬甸輸出瓷器、絲綢等產品,經濟文化方面交流往來十分密切。

當然,戰爭也大量消耗了明的國力。最後一次徵麓川戰爭結束之後的第二年,北方就發生了“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明朝的邊疆政策至此轉為守勢。

畢竟相比西南山區的局部戰爭

北方的壓力才是真的能要命的

畢竟天子守國門,全國的資源都在往北方堆▼

東南亞最強之王朝

大明在中南半島的擴張在土木堡之變後陷入遲滯,對於緬甸及周邊地區的管理也逐漸鬆懈。

這一時期緬甸迎來了巨大的變故,來自葡萄牙的西方殖民者登上了這片土地。為了擴大在當地的影響力,攫取更多的利益,葡萄牙人開始尋求與當地人合作。葡萄牙人還給緬甸帶來了來自西方的先進軍事武器,尤其是火槍的使用讓緬甸地區的爭鬥變得更加殘酷。

對着歐洲殖民帝國的快速擴張

西方武器和軍事技術也在擴散

社會組織能力較強的亞洲國家也開始學習和仿造

如印度、東南亞、日本還有大明▼

自從元滅蒲甘王國之後,緬甸經歷了200多年的分裂狀態,大致分為緬族、孟族、撣族、若開族四個利益集團,細分到相對獨立的部落和土邦之上則無法計數。

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矛盾不斷,還兼有世仇,相互仇殺和報復是常態。明朝三宣六慰制度穩定的時候明廷會出面調停土邦之間的矛盾,但隨着明朝的由盛轉衰,中原統治者對西南邊疆地區的管理越來越不感興趣,緬甸地區內部的鬥爭也越來越激烈。

民族問題是緬甸的一個重要問題

雖然緬族作為主體民族佔據優勢

但其他民族的人數並不少且佔據廣大丘陵山區

即使緬族都壓不住這些大户,大明朝就更難了▼

16世紀的緬甸土邦內部戰爭的主要形式,是火槍兵、象兵和步兵配合作戰,殺傷性相比蒲甘滅亡後的早期衝突形式有着質的提升。一個個小城邦因此在戰爭中被吞併,而強大的邦國愈來愈強、愈來愈龐大。

戰象是緬甸泰國的傳統藝能

在火藥時代也仍然可以配合使用

不知這火藥象兵相比歐洲龍騎兵如何?

嘉靖初年,孟養政權聯合木邦政權對緬甸發動了滅國戰爭,明朝冊封的緬甸宣慰莽紀歲被殺,莽紀歲的兒子莽瑞體嚮明廷求救,但卻沒有得到回應。從此三宣六慰制度崩壞,大明在中南半島上徹底失去了積攢多年的權威。

所以這幾家雖然名義上是大明的宣慰司

但仍然不妨礙相互吞併

明朝衰落後,小弟們就更不認這個大哥了▼

與此同時,在緬甸南部的一個緬人政權逐漸地成長了起來。

在緬北紛爭不斷的時候,緬甸南部的東籲因為社會穩定遠離戰亂,成為了緬人的避難所。東籲控制了伊洛瓦底江下游和河口三角洲的區域,土地肥沃,降水充沛,至今還是緬甸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緬甸的統一王朝來自中部平原地帶

區別則在於南北中的不同勢力

或許從此開始,南方的力量歷史性的超越了中部▼

向大明呼救無望之後,莽瑞體來到了東籲,在緬人的擁立之下年僅15歲的莽瑞體成為了東籲國王。

莽瑞體趁着緬北政權的相互攻伐的時機兼併了緬甸西南部的孟人集團,並且僱用葡萄牙人訓練了一支裝備精良的新式軍隊。

憑藉着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周邊地區常年戰爭的衰落,東籲王朝用30年的時間完成了對緬甸的統一,明屬三宣六慰土司紛紛歸附東籲。

東籲王朝極盛時國土包括了今天的緬甸除西南若開邦之外的全境,泰國、老撾的全境,我國雲南省西南地區和印度的曼尼普爾邦,是東南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1582年東籲還曾經北上進犯,最遠攻到今雲南姚關鎮附近,最終失敗退回緬甸。戰爭過後,大明與緬甸的邊界被明確釐清。這場戰爭也標誌着明朝在中南半島上的宣慰司制度徹底成為歷史,從此中央王朝再要對東南亞事務發聲也越來越困難了。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