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洋峩千古

原創文章,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胡根來

一一寫在清華胡氏始祖墓修復之際

滄海桑田,洋峩千古
△清華(常侍)胡氏始祖聖緣

祖墳是先祖靈魂和體魄安厝之所,是宗親血脈的問祖憑證,是家族凝聚力的體現,是後人祭祀敬祖的聖地,是儲存祖宗生活時代的若干歷史文化信息的地下府庫。

百善孝為先,修墳、立碑、祭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洋峩始祖學公墓地是清華胡氏家族的血脈之根,是清華胡氏孝子賢孫們心中不朽的豐碑。

滄海桑田,洋峩千古
△清華(常侍)胡氏始祖勳爵

受儒家思想和風水觀念的影響,祖墳具有敬祖收族、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等重要作用。在中國古代社會墓制規格根據主人身份、地位不同,具有嚴格的等級區分。人們通常都會在墳前設立祭台以供祭掃人員舉行祭祖儀式之用。身份顯赫的墓主除了設置宏偉的祭台及規模、級別不等的其他裝飾和附屬設施外,還會在墳墓的四周根據風水理論劃出一定的範圍作為“禁區”,該“禁區”之內神聖不可侵犯,嚴禁耕種、挖土、進葬乃至一草一木一石均不得挪動。

滄海桑田,世事多變,屢經風雨的清華胡氏始祖墓地因各種原因遭到各種不同程度的破壞。

從清華胡氏宗譜獲悉:從元朝至元、至正年間起屢有侵墳犯禁、擅賣侵葬、斷脈逼棺、盜挖祖墳的惡性事件發生。

1,

據《清華胡氏統宗正譜》載:

洋峩墓園地税在宋嘉定之前由武翼大夫胡詩禮盛房供解,嘉定年間敷税派入眾户。元朝至元(公元1264一1294年)、至正(公元1341一1368年)年間有超甫、鑑甫等不肖之徒,膽大妄為,競在禁區內侵葬、盜葬,不是在祖墳頭上做,就是在祖墳腳下搞一一騎龍穿心;以及風水聯接處一一侵龍截脈。泄我祖宗之生氣,驚我祖宗之體魄,欺我祖宗之靈魂,真是喪盡天良,豬狗不如。後經胡氏先賢們據理力爭,恢復原樣,為嚴厲懲戒超甫、鑑甫等不肖惡行,以敬效尤,經族人議定墓園地税全部由其交納。

2,

到了洪武年間又被無知無恥之徒,罔思其身原本於祖,又不顧塋亦在地內,昧着良心,欺騙眾人,割地售人。真是和禽獸無異。

眾憤不平,有十四世孫祥、十五世孫雄、聲、張,十六世孫克耘,累經陳理,督其追取,其如玀獪頑梗,弗即從新,遷延歲時,遁更詞牘,克耘等詣郡理訴。雄、聲、張等又以名伐鉅奸。費盡周折,終以十倍的價格贖回,方克復舊物,免遭外侮之駸駸吞食。

自茲而後子孫間因户役羈縻,家薄力單,意雖拳拳而行莫及,遂因循祖墓歲久未復,顧盼是致守墳佃僕東西移住,樵蘇亦莫之禁,蠶侵亦莫之檢,其間餘地被寺侵欺未理,子孫之責有焉,其地經計五十餘畝,原系六公九公下十分供輸,幸悉歸於六公派下矣。

3,

據《東園胡氏勲賢縂譜》載:

洪武十年(1377年),有孟原男法善,年幼不知系眾房物業,將墳地內住人吳幹保所住賣與本都餘德兆,當時友誠告官取贖訖。【詳見文末《洋峩墳山合同》】

4,

據《清華胡氏統宗正譜》載:

正統丙辰(公元1436年,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元年。)秋十六世孫恕、十七世孫中、十九世孫器、惠、皋,對霜露既降之際,發葷蒿悽愴之心,躬臨祖墓。見被髮掘及寺僧法壇於地內開塋,剪伐陰木,不勝憤怒,陳詞耆裏。緣派眾人繁,身心難一,轉覺稽怠庸舉。吾六公派下子孫量其厚薄,裹金命工,芟榛培墓,以塞山川之靈,懲其侵侮,循禮安醮,俾間氣已往而復福。

5,

據《東園胡氏勲賢縂譜》載:

乾隆五年,單(氏)伐界木,致生族查看,始知越葬,……【詳見文末《洋峩墓祠禁碑文》】

諭葬洋峩,癸山丁向(另説,壬山丙向)。寶地實為龍息之所,靈傑之地,恰似黃龍吐氣形(另説,飛鵝哺卵之形)也。前有照,後有靠。依山傍水,山旺人丁水聚財,藏風聚氣,護佑子孫萬代,人丁興旺,科舉連纓,奕葉流芳,富貴平安。為萬世子孫,燕翼貽謀,意義深遠!祖訓永耀,恩澤長存!

滄海桑田,洋峩千古
△諭葬常侍公誥命

諭葬常侍公誥命

皇帝詔曰:

門下常侍胡學,居官謹慎,夙夜操持,治百姓而多績,致四海之清寧。一疾雲殂,百姓感傷,朕甚憫焉,宜加禮葬,以答臣勞。差主事張敬前往該府州縣,揀取名山大川,藏風聚氣之所安葬遺骸。

欽此!

欽遵旨。到日該州府縣辦工食所,差人工代辦禮葬,毋違朕命,準擬施行。凡去軍民人役毋得擾害良民,違者依律治罪。依限復職,毋得違錯,完日劄付胡學子孫收藏。子孫鹹知,毋違上意,永守先墓祭掃。聖恩到日,依擬施行。

天佑三年十月二十日下

主事張敬批:

奉聖旨封葬本縣土名洋峩,計地十五步,税五拾畝,為黃龍吐氣形,五雲案扦,作癸山丁向,內注墓誌。本月廿三午時安厝。子孫曰:後永遠祭拜,立寺守墓,外人無得侵犯,違者齎此聞公治罪。

清華胡氏後裔又大力興建洋峩寺(家廟),總面積約千餘平方米。殿宇宏偉,戧角飛檐,氣派非凡。

其內供奉彌陀,十八羅漢等神像。寺前立有經幢,八面刻有經文及如來佛像,栩栩如生!洋峩寺右邊靠後建有膳房數間,頗有規模。

康熙年間又在洋峩寺左首邊建成規模宏大常侍公墓祠。專供前來掃墓祭祀人員歇息。墓祠設有享堂,經堂,房廊。墀下立有石碑文記。

經族眾合議商定,大肆購買義田,收田租給胙費用,派專人日夜駐守,時時照應。祖塋因此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長遠祭祀。香火興旺,長續不斷。四時八節,珍饈貢品,設案膜拜。

二十四世祖胡霞曾作《洋峩墓祠春祭序》贊曰:“仰視榱桷,俯察几筵”、“堂構改觀,奐輪頌美”,並要求族人“擴其心胸,堅其財力。勿以小利而生覬覦,勿以煩難而馳,勤勤懇懇。庶幾,一心一德,襄此賢舉,將見祠基祀,自與河山而並永”

胡氏族人集宗親之智,推舉賢能,在墓祠經堂裏開設義學,創辦“洋峩書院”大興教育。既作胡氏後裔私塾學堂,也收納外姓子弟讀書。

清末民初龍騰人俞鏡庚,漳村人金易如等文人雅士先後在此書院任教。眾多學子,濟濟一堂,蔚為大觀。書聲琅琅,翰墨留香。讀聖賢書,秉朱子禮,服朱子教。尊儒重道,頌經習文。

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七月,婺源碩學通儒,江西省審判廳丞江峯青曾攜延村人金錦棠,龍騰人俞琨笙等秀才暢遊洋峩寺,吟詩作對,和者甚眾。佳作連連,傳誦甚廣,時為婺源詩壇佳話也。

江峯青詩云:

丹青一幅繪雲林,

山色參差水淺深。

無數秋光供雅賞,

最佳風景足清吟。

登場熟稻十分好,

依藻遊鱗一半沉。

雞犬桃源稱幽隱,

不須更向武陵尋。

後期集結成書收入他的《林深吟唱和集》。

至到土改時期洋峩寺模樣尚存,基本構架完好,還有專人侍奉香火,照應燈燭,打掃衞生,開關寺門。

洋峩書院一直持續開辦到民國末期。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由於天災人禍,命運多舛的洋峩書院、洋峩寺(家廟)、墓祠、留芳亭、各種石雕及墓碑、神道等等一應俱毀,消於無形。更讓胡氏子孫慘不忍睹的是,墳頭都沒了,不禁讓人潸然淚下,痛心不已!殘垣斷瓦,觸目傷懷!墓園神器、石雕四處散落,無影無蹤。或做溪壩,做田壩,圍水塘,沉入水底;或被附近村民敲碎,墊作牆腳,建茶廠;更有甚者,被無恥之徒瘋狂偷取盜賣,利慾薰心。墓穴盜洞不可盡數,如蜂窩狀,滿目瘡痍!

這些不僅僅是清華胡氏一脈永遠的傷痛,更是婺源歷史文化的空前浩劫,也是徽州歷史文化的重大災難!

洋峩不語,祖墓無言!

靈魂不死,浩氣長存!

學公千古,春秋永祀!

常侍公墓園是中華傳統文化,大唐徽州宗族文化、墓葬禮制、石雕藝術等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墓葬實物資料能準確地反應埋葬習俗和槨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應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文化風俗,宗教信仰,封建禮法傳承與演變等各方面的概況。身死魂在,視死如生,墓制記錄、彰顯着死者生前的地位和身份,始祖學公墓是唐朝殯葬文化禮儀法制化高度完備的一個縮影和見證!

千年祖墓,毀於一旦!嗚呼,哀哉!

歷史前進的洪流勢不可擋,世易時移,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盛世中華,百年復興。千流萬派同此一源,千枝萬葉同此一根。洋峩學公陵墓是清華胡氏的祖源聖地,修復清華胡氏始祖陵刻不容緩!

適逢婺源大力建設最美鄉村,發展全域旅遊之際,我們要聚四海賓朋之力,匯八派宗親之智,保護古村落、修復古建築。緊跟時代步伐,促進文旅融合,協調發展,穩步推進山水風光,人文歷史古鎮建設,更好,更快,更強的發展婺源旅遊經濟。挖掘歷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繼承優秀傳統,交流發展,吸收消化,開拓創新。打響清華胡氏一脈文化品牌,樹立宗族標杆,精心打造胡氏宗親尋根問祖聖地,是我全體胡氏族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無論你是商界鉅富,還是一介草民;無論你是高居廟堂,還是偏居一隅;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計枝派親疏遠近,不分各脈裔孫寡眾。敬宗收族,凝神聚力,集清華一脈,匯胡氏賢俊,共敍宗情,建設家鄉,美化家鄉。

學公一生忠君愛國,舍小家為大家,保境安民,愛民如子的偉大精神,放在當今時代依然具有非常強大生命力和積極意義,每個時代都需要忠臣良將,報效國家。

譜牒接續考據、宗親互訪、聯誼活動是我們清華胡氏家族事務的基本工作。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順應潮流,順勢而為,重修祖墳,光前裕後,正當其時。修祖墳是我們清華胡氏最為緊迫的首要任務。我們積極探索,總結經驗,聚攏清華胡氏血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清華胡氏家族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不苛求傲立潮頭,但求一處陵墓,妥善安放始祖靈魂。我們需要一方屬於全體清華胡氏宗親的淨土,清明掛錢,冬至祭祖,寄託哀思,慎終追遠!

我們要把清華胡氏優秀傳統文化恢復、提升到精神文化層面,積極倡導發展胡氏優良的家教家風,教育後人,遵紀守法,正直善良,愛黨愛國,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尊族愛家,孝悌忠信,增強崇本意識,加強宗族觀念,嚴格遵循公序良俗,承前啓後,與時俱進,攜手胡氏宗親共同走進新時代!

祖塋青山環抱,綠水依依,瑞氣長存,恩澤後裔。清華胡氏後裔得以仰賴祖宗的養育和造化,恭承祖業,桂馨蘭茂,寢熾寢昌。

清華胡氏的復興在裔孫!多難興邦,多難也一樣能使一個家族興旺發達。關鍵就在要有浴火重生的勇氣和力量,薪火熾烈的傳承,不在沉淪中衰敗,就在奮起中走向新生。我們要學習學公馳騁沙場,奮勇殺敵的大無畏精神;我們要學習學公氣吞萬里如虎的膽量和氣魄。恪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成功不可複製,清華胡氏的全面復興要靠我們千千萬萬的清華胡氏子孫,靠我們自己的雙手,去闖出一條健康、永續,高速發展的康莊大道。

友好團結不是一句蒼白無力的口號,而是以實際行動和智慧來證明走向成功的開始,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們不做嘴巴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少説多做,先做後説,有益宗親友好的事多做,不利宗親團結的事不做。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從頂燃到底都是光明的;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可用!

攜手同行不是一種姿態,不是作秀,而是榮辱與共,風雨同舟的砥礪奮進,同感與共,肩並肩擔起清華胡氏宗族全面復興的重任,為了家族的夢想,為了家族的事業,加油,努力,奮鬥;

傳承發展不是天空不着邊際的雲彩,而是腳踏實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的行動規劃。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讓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生活融匯貫通,相得益彰,交相輝映,並駕齊驅;

愛家愛族不是畫餅充飢,不是僅僅停留在嘴皮上勸慰人心,口惠而實不至的空頭支票,而是以宗親宗族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困難為突破口,給予深切的關懷與實實在在的幫助。踐行真善美,杜絕假大空。

美好和諧的胡氏大家園,是所有清華胡氏夢寐以求的人間天堂。從始祖於文德元年(公元888年)肇遷清華那一刻起,一千一百多年來清華胡氏後裔為之不懈努力,孜孜不倦,生生不息。走過風雨,跨過坎坷,昂首闊步,向着陽光燦爛的方向,張開雙手去迎接天下胡氏一家親的春天。

遠方有你的星辰大海,而清華是你割捨不下的一方樂土。月光下最亮的地方,一定是記憶中的故鄉!在外漂泊久了,累了,記得常回家看看!

婺水清山同風雨,

古月何曾是兩鄉!

清華的太陽一天天升起,一天天落下,我們帶着虔誠,攜滿眷戀,懷揣夢想,手牽手一起踏上故鄉的土地,去重温清華胡氏波瀾壯闊的歷史。人們常説最好的風景,都是那些已然消逝不見的。然而,當你驀然回首對着過去感慨叢生時,才發現,最好的風景就在眼前。

祖德流芳婺水源長,

裔孫賢良清山華美!

在天地幕合的盡頭,千年煙雲不過一組回放的鏡頭。時光悠然,往事隨風,循着祖先的腳步,站在歲月的彼岸,我們堅守初心。血緣是人類最美麗的基因密碼,人生短暫的相聚,所有的季節都曾為你燦爛千陽。走過繁華與落寞,清華胡氏永遠是唐銀青光祿大夫散騎常侍學公薪火萬年的傳承!心之所念,目之所及,一切都是似曾相識,熟悉而又陌生的風景,在變與不變之間,唯有那風雨中的祖源聖地,光耀寰宇,春秋永固!

滄海桑田,洋峩千古

補充資料:

一、胡學年譜簡編

1,

公諱學,字真,後字真翁,號東山,行十八。胡曈(瞳)幼子。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庚午年八月戊戌日丑時生。

2,

唐懿宗鹹通九年戊子年(公元868年)登鄭從當榜進士,任撫州崇仁縣尉。同年胡學隨父胡曈(瞳)經遊古邑清華。

3,

鹹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辛卯年,考滿授本路司户。

4,

唐僖宗(李儇)乾符元年甲午年(公元874年)彈劾權臣田令孜,被貶福州。

5,

乾符五年戊戌年三月(公元878年),巢將李明攻福州,守臣王全舉城降,執公見巢。巢任公廬州宰,舒城令。公思恢復,時勢不逮,見機赴任。後勸朱温降唐。

6,

廣明元年庚子年(公元880年),武德大夫,知河中都監。朝議大夫,驍勇將軍,濟南刺史。

7,

中和二年壬寅年(公元882年)河東防制史,驍騎將軍,武右大夫,節制行軍專練使。

8,

中和三年癸卯年(公元883年)龍虎上將軍,節制河汴兵馬副使。將軍討擊使,河東兵馬防制使。

9,

中和四年,京師監察使,侍衞親軍都虞侯,沿河節度副使。

10,

中和四年甲辰年(公元884年)滅黃巢於狼虎關,迎駕歸。

11,

光啓元年乙巳年(公元885年)封宣歙節度討擊使,檢校國子祭酒,銀青光祿大夫,殿中侍御史,上柱國。

12,

光啓二年正月丙午年(公元886年)賜玉帶。

13,

光啓三年八月丁未年(公元887年)升御史中丞,詔加散騎常侍,檢校尚書右僕射,兼御史大夫。

14,

唐僖宗文德元年戊申年(公元888年)以本官致仕,昭賜新安郡開國男,食邑三千户。從篁墩遷居婺源清華。

15,

唐哀帝天祐三年丙寅年(公元906年)三月十六日子時卒,享年五十七歲。諭葬十八都洋峩(今婺源思口金竹)。諡號忠毅!

二、洋峩墳山合同

始祖十八公,故唐散騎常侍,宣歙節度討擊使,銀青光祿大夫。墓在本都八保,土名洋峩。

宋紹興經理類在武翼户。其地東至程淑等墳,南至王保墳(一本作西至),西至壠脊胡司户墳,(一本作南至)北至餘知録田。二十八年胡承節入狀,敷税錢入眾户,有分人供解,該大小四十八分。元朝廷祐經理類在胡時中户。至本朝經理系孟原、孟芳等供解。

洪武十年,有孟原男法善,年幼不知系眾房物業,將墳地內住人吳幹保所住賣與本都餘德兆。當時友誠告官取贖訖。

洪武十一年,有本地墳鄰方得中假作故孟原典契,承賣法善,私書斷契交易吳幹保、程勝保二佃所住地。

後友誠節次告官,未得明白,經停數年,少有綱維者。

至洪武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彥斌取覆族叔胡仲敏,以謂人本乎祖,安忍以五百年祖宗墳地物業為外人所侵,而不顧者。於是同蔓卿兄勸率植下子孫相與備價取贖前地。當有尚文、敬誠竭立向前與友誠商議。經縣告理,蒙差耆宿理諭。

至洪武廿年二月十六日方得明白。其典斷價及上下火足通該七十餘貫,乃作入分,平認其地,乃作十分均分。自今以後墳山地並系十分,相共掌管,尚文二分,餘各一分。每一分該計墳山二畝,住地二分三釐。其税錢亦系十分供解。各人收税歸户其地租,每歲存在佃人處,或以清明,或以正初為祭掃之用。其程吳二佃每歲合其於墳山內栽種松柏,長立雜木,庇廕墳塋,永為看守之計,俾後子孫世世知有祖也。

其時出力出財為祖宗爭氣向前者,吾九人也。其餘坐觀成敗,爾後之子孫切宜慎戒,無得倣傚前非,視為己物。倘盜葬及盜賣、對易、遜讓、徇私等,情有分之人執此告官,以不孝論。

今特會議,立此合同,依樣九本,每人各收壹本,付與子孫,永遠存守。洪武二十一年二月廿五日通公為照者:胡名復、記章、彥斌、尚文、子愛、敬誠、伯嘉、尚文、友誠。

三、知啓

吾宗始祖常侍公墓於洋峩,迄今五百餘年。子孫遞熾,皆常侍公坵隴所及。所是山地未嘗廢馳,原系長房孟原户供解。近年有不肖子孫孟原男法善不顧祖宗,瞞昧各支,將守墳火人程勝保、吳幹保盜賣方得中。植下胡充乾等陳告,已復前業。今又得知充乾子孫不遵舊戒,仍襲前弊,又將墳前守墳人金虎兄弟盜賣外姓。

特此會請各支派子孫謹依舊戒,同心竭力,以復五百年之清氊,庶免不孝之罪。凡吾宗尚義者請書訂焉。

永樂五年縣知啓:胡季安、宗成、彥才、文善、孟良、永忠、功永、仲瞻、德厚、豪生、孟儀、翁、明遠、仕祥、克俊。

四、洋峩墓祠禁碑文

婺源縣正堂加三級張示:

為遵請示禁,同戴憲恩,事據儒學生員胡紹聞、監生胡悦等具呈前事,生祠稱始祖胡學,唐勳賢官常侍歷葬洋峩。地方土名胡家塔,男字三百四十號,計山税二十九畝一分八釐七毛。按堂冊東至路抵汪穩山,南至王家墳山心直下,北至冷水塢田惟,西至俞田單墳及金家塢山,與單墳三百三十九號毗連。

歷今八百餘年,從無侵犯。乾隆五年,單伐界木,致生族查看,始知越葬,控案。蒙憲勘訊,批斷押舉,憑中釘界,今界碑忽毀,生十三日是以有懇示,勒禁之。呈蒙批,另換妥詞等。

讞切人情,各祖其祖而遠祖,則委為眾人之事,況生族繁居,渙生等又隔墓二十餘里,設界碑,既毀。近鄰復啓禍心,而竹木摧殘,內外雜禁斧鋸。守墓僧人通同不報,生等呈究,又復滋事,不得不仰藉憲威,杜患未然,流傳永久,懇賞金示,勒石嚴禁,如有仍前越界侵漁,入山盜砍,及磨壞碑石,飭守墓僧指名報究。如敢徇隱,查出一體呈處。庶祖墓藉以長保,山林不患,斧斤存歿,共戴草木霑恩,切呈等情。

據此,合準給示,嚴禁為此,示仰該地居民及該族內人知悉。嗣後胡常侍墳山遵照堂冊四至定界。如有越界侵漁,盜砍竹木,並移毀石碑,磨壞字畫等情,許守墓僧人指名赴縣具稟,以憑差拿究處,決不寬縱。該守墓僧人不得徇隱幹咎。未便各宜,凜遵毋違。

特示!

常侍公孫世賢捐貲刊石

滄海桑田,洋峩千古

參考資料:

1.《東園胡氏勲賢縂譜》、《清華胡氏統宗正譜》

2.《思口古韻》朱德馨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238 字。

轉載請註明: 滄海桑田,洋峩千古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