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有河的地方就有橋,對於開封人而言,“州橋”二字意味深長,它不僅為古人所陶醉,更為後人所向往。州橋到底是什麼樣子?是不是與開封“城摞城”一樣,是“橋摞橋”?10月25日,大河網記者跟隨“行走大運河”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位於開封市中山路的“州橋遺址”。
州橋始建於唐代建中年間,因橫跨在當時作為南北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的通濟渠上,故名“汴州橋”。五代時期,“汴州橋”稱“汴橋”。北宋時期,通濟渠也稱為汴河,因位於天街之上,“汴橋”改名為“天漢橋”,也稱“州橋”。
當時的州橋還是著名的景觀橋,“州橋明月”是著名的“京城八景”之一,每當月明之夜,“兩岸夾歌樓,明月光相射”,登橋賞月的人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講解人員告訴記者,金元之後,黃河不斷氾濫,大運河被淤塞,州橋也被掩埋在地下。上世紀80年代,開封市政公司在此施工時,發現了州橋遺址。
“當時因受地下水位高的影響和經濟水平的限制,不具備展示條件,州橋重新被掩埋於地下。”講解人員説,為推進大運河重要文物系統性保護整治工程,豐富北宋東京城遺址的文化元素,2018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省市文物考古部門啓動了州橋及汴河遺址發掘工作。
據悉,目前,1號、2號大型探方已經深挖到地下十幾米的金元地面以下,3號探方已發掘到明代地層,能夠反映汴河岸邊民居羣落的4號探方也已開始發掘。
在1號探方前,透過西側剖面上一道道白色的地層線,記者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運河的層層淤積,以及河道寬窄變遷過程。
“在下面河道底層距今地表深約12.5米左右的地方,出土的遺物多見唐代鞏義白河窯瓷器,因此,我們判斷它就是唐代汴州城時的汴河河道。往上,可以看到五代和北宋時期河道淤積,金元以後,由於汴河清淤不及時,兩岸居民侵河嚴重,河道逐漸變窄。四層以上為明代及以後的地層。”講解人員介紹,在第四層這個地方,可以看到有一層純淨的黏土層,即為明崇禎十五年,大河灌城,城毀人亡時留下的痕跡。
開封城造就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屢淹屢建的“城摞城”奇觀,汴河如此,州橋也是如此。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州橋及汴河遺址的保護展示是按照“邊發掘、邊保護、邊建設、邊展示”的發展思路,建立公眾考古研學示範基地,構建出以文物探挖為核心,學術交流為基礎,觀覽探玩變產業的全新文化研學產業模式。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