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長假帶娃登長城 逛古城 賞明月

中秋小長假帶娃登長城 逛古城 賞明月
中秋小長假帶娃登長城 逛古城 賞明月
中秋小長假帶娃登長城 逛古城 賞明月
中秋小長假帶娃登長城 逛古城 賞明月

開學了,留給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中秋三天小假期,是個可以帶娃瘋玩的空檔了。

這裏是一位愛玩的媽媽走心的分享。同樣是去爬長城,玩法卻很愜意。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無論去哪兒,做好防護仍然是必要的。臨行前,也還是要諮詢好景區相關防疫措施哦!

孩子越大,越想挑戰點兒什麼。大果兒最近的flag就是——爬長城!其實,去爬個長城,並不是什麼難事兒。只是想到要起早貪黑,還要遭遇往返的堵車大潮,就遲遲下不了決心。

剛巧!朋友推薦了一處延慶地界兒、長城腳下的古城,明代時建成,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了。

有了這座古城,玩的方式就很不一樣啦!於是,逛古城、爬長城,兩天一夜的“好漢夢”順利成行。

在北京最美的季節,又趕上中秋,在長城腳下的古城裏賞月,更有不同的意味!

1

古城中的妙韻

岔道古城,緊鄰八達嶺長城景區和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從市區開車過去,大概1.5小時。如果不想開車,坐S2號線也可以,因為八達嶺火車站緊挨着岔道古城,非常方便。

這座古城於明嘉靖三十年間,也就是公元1551年開始修築,歷經三十餘年終於建成。整座城依山勢而建,呈不規則的長方形,中間略鼓,兩端略縮;而且,北部城池建在半山之上,很特別。

雖然現在知道岔道古城的人不多,但在歷史上,這裏曾是極其重要的軍事要地,許多重要的戰事,都與岔道城有關。

據《延慶州志》記載:“岔道有二路,一路至懷來衞,榆林、土木、雞鳴三驛,直到宣府(今宣化)為西路,一路至延慶州、永寧衞、四海治為北路。”故得名“岔道”。

為了保護古城風貌,私家車一律不得入城。但小朋友的自行車、滑板車都可以隨意玩耍。所以一進入古城,孩子們看到這大小不同的青石板路,立刻就興奮了起來,把這裏當成了越野路。

與日常城裏的路面不同,但孩子們大概也只能理解這是古時候的道路,還不能想象如今的平滑光亮來自於幾百年來的風雨洗刷、戰馬鐵蹄的踐踏磨礪,以及無數戰士和村民的日常踩踏。

特別值得看一看的是,城外的古橋上,鋪設的巨大石板。每一塊石板都用“燕尾鐵”相連,把每一塊巨石板緊密地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即使歷經幾百年的滄桑洗禮,依然完好無損。

現在的殘垣斷壁,很容易讓人遺忘岔道城當年的歷史地位和昔日的恢宏景象。

作為居庸關長城整體防禦體系的一部分,城內不僅是兵營,還設有“暖鋪”,類似於如今的郵局,兼有巡邏和住宿的功能,過往商旅等經常會在此下榻歇息。

歷史上很多的名人,包括一些帝王將相都曾經過岔道,還留下過許多記載和詩歌,使岔道城的聲名顯赫一時。僅遼、金、元、明、清幾代,就有遼太宗、金世宗、明永樂、宣德、清康熙、光緒、慈禧太后等,在岔道城駐蹕過。

古往今來,眾多重大歷史事件也都發生在這裏:元太祖入關、明代帝王北征、李自成攻入北京、清入關後攻北京,無一不經過岔道城。直到1644年,清軍入關後,實行滿蒙和睦政策,沒有了戰火硝煙,岔道城也就不再駐軍設防,只保留了驛站的功能。而後,退役的軍兵就地轉為民户,以種田為生,兵城演變成了現在村落的雛形。

現如今居住在古城的村民,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當年守城軍兵的後裔。談起那段風光的歷史,還能見到掠過臉上的自豪。

岔道城原來的建制非常完備,不僅有關帝廟、城隍廟、泰山廟等十座廟宇,還有守備衙門、公館、戲樓等;西城門外另設有練兵的校場;糧秣、武器彈藥倉庫等也都一應俱全。為加強防禦,城的東北兩側山頂各築一座堡壘,周圍的山峯上,也築有瞭望敵情的烽火台。

如今,昔日的繁盛雖然不再了,但還保留着驛站、把總署、守備署、玉皇廟、城隍廟、關帝廟、清真寺等遺址,以及散落在街道兩旁的石碾、石磨盤等。

其中,城中遺留下來的一口甜井,尤為珍貴。據説康熙某年行獵路過此地,曾飲用此水,並讚歎説,甜美過玉泉山的水。而且,這口井還有令人稱奇之處:無論多麼乾旱、多少人吃水,水井從未乾涸過。

另外,當街聳立的三棵古槐尤為醒目,路過都忍不住抬頭仰望很久。碩大的樹冠彰顯着鮮活的生命力,據説他們都有200歲的高齡了。

夕陽西下的時候,古城更美了。恍惚間,竟特別有京城裏老胡同的感覺。

孩子們都特別喜歡這裏。雖然沒有城市裏專門的遊樂設施,但這裏的一城一景、一花一木的歷史縱深感,都給了他們心靈上的極大開闊,自發地玩起了很多日常不會玩的新遊戲。

沿着古城的主幹道溜達,到了村口,就能看到鐵道。孩子們最喜歡看火車經過了。這段鐵路雖然利用率不高,但偶爾還是能看到長長的火車轟鳴而過,看得他們心潮澎湃。

如果想看日落、星月,登上城牆是最好的視角,還能領略古城全貌,順便回顧一下當年的繁盛。

除此之外,聽當地人説,逛古城最好的時機是清晨。或走或騎車,可以選擇在石板路上,也可以直接登上城牆,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這就是古城最有魅力的獨特之處。

2

小院裏的愜意

之所以先來古城再去爬長城,是因為古城裏的住宿十分方便。滿街的客棧、食店,都會讓人感到很舒服。

我們選擇了一家叫作梧桐小院的兩進院子。店家是個在這裏土生土長的大男孩,院子就是他們自己的家宅改造的,十分整潔、温馨。

穿過長長的通道,拐進第一進院子,就能看到幾處客房和一個小酒吧,都是在原有房屋的結構上進行了簡單改造,裝扮得一點兒不突兀,很舒服。

進到裏面的院子,也是我們選擇的住處,小朋友們一下子就被大大的原木鞦韆吸引了,爭先恐後地去悠盪。

中午陽光正好,店家把剛洗好的牀單、被罩晾曬在院子裏,孩子們穿梭在布簾中,特別有我們小時候在院子裏追跑打鬧的既視感。

院子裏的一個水龍頭,四個孩子就能圍着玩上好一陣兒。這裏的快樂是自發的,所以看在我們大人眼裏也格外美好。

小朋友們不僅和動物天生是朋友,和植物也是。小姑娘發現了旁邊自由生長的狗尾巴草,就接了水去澆灌,嘴裏還唸唸有詞。認真的小模樣真是可愛極了。

我們去的人多,所以各種房型都有。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一間帶小吧枱的套間,還能自己做飯。聽店主説,夏天最熱的時候,或是滑雪季,就常有人到這邊長期包房,方便避暑也方便滑雪,所以有處能自己做飯的地方就更加愜意了。

當然,最爽的還是晚上,炭火點起,大肉串烤上。孩子們在院子裏邊吃邊玩,大人們邊喝邊聊,一方院子裏的各自安好,是比什麼都舒心的痛快。時近中秋,還正好可以美美地全家一起賞月!

還有一個好選擇,那就是開車出去看月亮。眾所周知,長城上觀星是京城發燒友們的一大嗜好。即使不登長城,從小院開車出去幾分鐘的車程,就能到長城腳下。在這裏,無論是賞明月,還是觀繁星,都會是孩子最美的一個回憶吧!

3

長城上的啓發

沒有了起大早遭堵車的顧慮,古城裏的清晨反倒讓人起得更早。早飯就在隔壁的飯館裏解決,現磨的豆漿、現包的包子、現炸的油條,吃得飽飽的上路,僅僅五分鐘的車程,優哉遊哉。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私家車就不讓開到長城腳下了。離着老遠都統一把車都停在停車場,換乘接駁大巴過去。因為大果兒的“好漢夢”,我們沒有乘坐纜車,而是選擇在文化街站下車,徒步登城。

一看到巍巍長城連綿起伏,小傢伙們就亢奮了起來,都有雄心想要征服長城。

於是,隨着人潮向最高處——北八樓進發。

大果兒走走停停,時不時趴在垛口眺望,看看被磨礪得凹陷的石階,想象着很久很久以前來打仗的士兵們。不知他小小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不過可以肯定,這樣實景實地化地與歷史連接,一定對他有莫大的啓發。

“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言一直激勵着小傢伙,雖然累,還是奮力堅持着。遇到陡峭的石階,直接手腳並用,真正是爬上去的!

終於成功到達了北八樓!大果兒衝着大山大喊:“我是好漢啦!”

登長城難,下長城同樣不易。大果兒照樣手腳並用,拾級而下,全部不用協助,還小小地自豪了一下。

不過,因為對之前八達嶺的滑道念念不忘,回程路上看到了滑道就立刻走不動了。於是我們中途改乘滑道下山。不過不得不吐槽一下,八達嶺這滑道實在太無聊了……可能是從安全角度考慮,十輛所有的滑道車全部連接在一起,有專職的師傅在前面駕駛,控制速度,不能單車單開。慢悠悠地下來,一點兒不刺激。

到了山腳下,小傢伙徹底沒有了電量,賴在爸爸身上一直不肯下來,直接抱到了停車場。

因為文化街上多是快餐,所以之後我們又回到古城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頓鐵鍋燉大鵝。大概是都成了“好漢”,吃起來格外香!

一趟古城+長城的京郊遊就此畫上了完美的句號。頭一次這麼愜意地登長城,感覺真是不錯,孩子們玩得也舒舒服服。大家都相約,這個地方下次還得再來!

文並供圖/果兒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7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秋小長假帶娃登長城 逛古城 賞明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