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七夕會·旅遊 | 黑龍火山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休閒

聽説黑龍江黑河市五大連池地區有休眠的活火山,那年去東北旅遊,急切地想去看看。

  電瓶車載着我們在曲折的小路上逶迤前行,眼前閃現的是黑乎乎的浮石,有的地方,巨石與碎石連成一片黑色海洋;有的則星星點點分佈於火山楊樹林中,狀如融化的柏油。導遊告訴我們:“這火山最近幾次噴發時間在1720年、1721年。”

  當年火山噴出的熔岩沿白河向南流去,形成蜿蜒10公里長的“黑龍”,遠看像大海洶湧的波濤,近視則怪石嶙峋,千態萬姿,雖經歷了三個世紀,但夏天的綠色植被和冬天的皚皚白雪仍掩蓋不住它黑色的龍形,所以稱為黑龍山,也叫“老黑山”,是五大連池14座火山中最高的一座。

  電瓶車在黑龍山南坡停下,這裏是一大片熔岩噴發地,地上覆蓋着厚厚的火山礫。火山礫是氣體噴發的產物,當岩漿中氣體特別充沛時,噴發出泡沫狀的熔岩,隨風散落在火山周圍。我們沿着棧橋前行,邊走邊看,路邊一個直徑兩米的火山噴氣碟吸引了我們。噴氣碟還保持着它噴發時的狀態,中間低凹四周高起,活生生一個大菜碟,圓形的噴氣口,中心部位還像在微微冒泡,雖已冷卻定格,我們彷彿還能感覺到炙熱的温度。移步觀景,我們又發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噴氣碟,大的三四米,小的一米左右。密佈四處的噴氣碟,勾起人們的想象,讓人彷彿感覺到了三百年前火山噴發時炙熱的温度。我想象着火山噴發後的慘狀,一片焦土之上除了黑乎乎的堅硬的岩石,什麼生命都不存在了,或許是鳥銜來了種子,也或許是風吹來了希望,在時間老人的調和下,生命以百折不撓的堅韌打破了火神的封鎖,用綠色的輕盈步伐來改變黑色的凝重,在一大片黑不溜秋的巖縫裏,竟長出了矮矮的火山楊來,別看這火山楊才一人多高,它已有一百多歲了。

  黑龍山頂的火山口神秘而誘人,上山的道路並不難走,有整整齊齊的石頭階梯,雖然有幾個陡坡。由於相對高度不大,火山口是個直徑350米的大坑,呈漏斗狀,坑深145米,內壁陡峭,景象森然,俯視火山口底,令人眩暈生畏。坑裏沒有一滴水,大大小小的瓦礫石佈滿坑底。如果體力好,遊客可以依着坑沿轉上一圈,把整個深坑探個一清二楚。我們登上山頂最高點,此處擺放着一個石制圓盤,圓盤裏刻着五大連池的地圖,與五大連池的實景相對應。依着地圖的指引,我們很方便地找到了五大連池的位置,頭池、四池很小,二池、三池與五池比較大,奇妙之處在於五個池塘都相通相連,組成了彎彎曲曲、疏疏落落、剪不斷理還亂的池塘羣,從高處望去,像一串珍珠散落在大地,因陽光照耀而熠熠生輝,五大連池的芳名由此而來。登高望遠,美景盡收眼底,夕陽散發着金色的餘暉,天際邊閃爍着神秘的光芒。

  歷史長河,源遠流長,老黑山打了個“噴嚏”,人間就是幾百年,當不毛之地變成旅遊景區的時候,人間已是多少代的更替,真可謂蕭瑟秋風今又是,唯見江河萬古流。(馮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