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墓誌銘」唐故洪州都督府武寧縣令於府君墓誌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休閒

該墓誌銘主人於季文,職位不高,僅為縣令,從墓誌上看,其為唐中宗宰相於惟謙之後,志稱其為東海於公之後,對於研究於惟謙世系具有一定的幫助意義。

根據墓誌可知志主世系如下:

於惟謙——於光嗣——於棻——於偁——於季文——於縱、於約……

一、墓誌原文

唐故洪州都督府1武寧縣2令於府君墓誌銘並序

前試大理評事3隴西李素規撰

府君諱季文,其先東海於公之裔也。高祖惟謙4,皇朝金紫光祿大夫5,行中書侍郎6同中書門下三品,封東海郡開國□(公)。曾祖光嗣,皇太中大夫泗州7刺史;祖棻,皇朝散郎8蒲州9司倉參軍10,考偁,皇州録事參軍11。豈唯相國之先祖,立仁德於世,樹高門以待封而已哉。抑亦代襲簪冕12,史冊具載。府君起家兩館生13,擢第14,解褐15授潤州16句容縣尉,官雖卑而考課17最,換江陵府18松滋尉,秩滿,為江南西道觀察使御史中丞李公少和薦,以公器濟時,元和五年,奏授洪州武寧縣令。在官清慎19,遏強撫弱,頃歲20逋逃21者復業數千户,政聲洋溢。理邑稱公器成焉,考書上下,實謂獎才能也。無何染疹,藥餌無効,元和八年十一月七日,卒於武寧官舍,壽五十七。嗚呼!霜風折樹,寧擇鄧林;逝水衝涯,豈存琬琰。生居浮世,榮宦有時,永寐夜台,千秋藏矣!

夫人隴西李氏,宗室瓊枝,貞操卓立,將□幼稚,經歷江淮,泣血扶扈,達乎洛陽。以元和九年十月廿九日,遷厝北邙之原,禮也。嗣子縱,年未弱冠;次子約,齒初勝服;長女六娘,適李弘簡,次女七娘,適史璲,小女八娘年尚童稚。以餘忝嘗把筆,請書銘志,千載徽猷,憑茲貞石。

銘曰:

立德垂裕,高門待封,漢代稱仁,國朝有公。其一。

二相清躅,子孫雍容,嶽牧銅章,繼世皇皇。其二。

簪纓郡國,子男賢良,嗚呼永寐,妻兒斷腸。其三。

捧柩北邙,藏乎高崗,千秋萬歲,保茲□疆。其四。

二、簡單註釋

1、洪州都督府:都督府是唐王朝在重要地區設置的地方行政機構。洪州都督府,轄袁、吉、虔、撫、饒、江六州。

2、武寧縣:唐長安四年(1704年),析建昌置武寧縣;景雲元年(710年),改為豫寧縣;寶慶元年(762),避代宗諱,豫寧仍改武寧。

3、試大理評事:虛銜,示官階,並非實職。

4、於惟謙:唐朝官員, 706年,於惟謙在中書侍郎任上被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實質宰相。707年,他罷相改任國子祭酒。查《元和姓纂》於惟謙條目:【江陵】狀稱定國之後,自東海徙焉。唐延州刺史子俊。生惟謙,兵部侍郎、平章事。生光宰、光弼、光嗣。光宰, 都官郎中。侄光偉、光業、光進。

5、金紫光祿大夫:古代文官,初為加官,無職掌,隋唐以後為散官。唐代為正三品。

6、中書侍郎:古代官名,是中書省的長官,副中書令,幫助中書令管理中書省的事務,是中書省固定編制的宰相。唐初為內史侍郎,武德三年(620),複稱中書侍郎。高宗曾改西台侍郎。武則天曾改鳳閣侍郎,玄宗曾改紫微侍郎。唐中書令缺,侍郎即為長官。唐代宗大曆年間升正三品,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最高的宰相,常常以門下侍郎和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為首席宰相。

7、泗州:是一個存在於北周到清朝之間的歷史地名,轄地大概在今天泗縣、明光市、天長市、泗洪縣、盱眙縣一帶。

8、散郎:唐六部以郎中、員外郎為司官。郎又為散官官階名稱,如隋、唐有朝議郎、通直郎、將仕郎等名目,位列各級大夫之下。這裏散郎為郎官之一種。

9、蒲州:唐武德元年(618)於桑泉縣置蒲州,故治在今山西臨猗縣臨晉鎮。三年移治原蒲州城。領河東、河西、臨晉、猗氏、虞鄉、寶、解、永樂等縣。

10、司倉參軍:古代官名。即司倉參軍事。唐於諸衞府、東宮諸率府、王府、京府、都護府、都督府稱倉曹參軍,於州稱司倉參軍,縣稱司倉佐。諸衞府倉曹參軍事兼管文官勳考。

11、錄事參軍:古代官職名稱。唐代地方監察制度,包括巡察使的監督和錄事參軍的監督兩部分。為王、公、大將軍的屬員,掌總錄眾曹文簿,舉彈善惡。北魏至唐,各州亦均置錄事參軍。隋、唐各州、各衞府、東宮各率府,唐各都督府、都護府、羽林、龍武、神武各軍府及王國,都有錄事參軍。

12、簪冕:意為冠簪和禮帽,喻指在朝為官。

13、兩館生:為一種生員名。

14、擢第:科舉考試及第。

15、解褐:原意是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為官。

16、潤州:鎮江的古稱,

17、考課:指考課制度,考課就是國家依照所頒佈的法令和行政規則,在一定的年限內,對各級官吏進行考核,並依其不同表現,區別不同等級,予以升降賞罰。唐代的考課已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政治制度。

18、江陵府:唐上元元年(760)設置南都,以荊州為江陵府,治所在江陵。

19、清慎:清廉、謹慎、勤勉。

20、頃歲:昔年,過去幾年的意思。

21、逋逃:逃亡、流亡。

(圖文整理:于振華、於君才。如有錯漏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