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户端記者 孫美豔
楊家河,發端於鶴壁市山城區石林鎮三家村丘陵山地,綿延20裏,流經13個村落,最終匯向湯河。
在河流中段北岸,形成於明代的中石林村“擇水而居”。
步入3月,河道兩側的柳樹抽出了嫩芽,河道里的蘆葦也在悄悄生長。
中石林村位於石林鎮中心地帶,自古便是重要的交通驛站。明、清、民國時期,歸湯陰縣管轄。在中石林村的東、西兩側,分別坐落着東石林、西石林。
或許,因為香火鼎盛的法隆寺( “石林軍事會議”舊址)在此,這座村子生出了香火氣,烙上了“紅色印記”;又或許,緣於清朝建築“九門相照”的矗立,這個中原村寨多出了一份時光的印記。
“柿葉紅山澗,巖深隱數家。鴉鳴村日午,鷺起野風斜。”清朝詩人李炳在秋日的一個傍晚遊經中石林村,醉心於古樸村落的幽靜,提筆寫下了這首《晚秋遊石林》,在初春給了我們一個秋季的想象。
3月2日,漫步在這座傳統古村落,古宅、寺廟、河道遙遙相望,街道上桃花如雪。臨街一座由青磚搭建的房屋外,一塊平整的圓形磨盤上刻着“釋林人家”四個大字,高高掛起的紅燈籠下,三三兩兩的古稀老人正説説笑笑。
閉目佇立,時光流轉。一切如昨日重現,幾度繁華、幾番沉寂。
與其他名寺不同,法隆寺建於平地之上而非名山之巔。據《湯陰縣誌》記載:“法隆寺,在縣西,唐貞觀二十年(公元804年)興建”。到了清代,法隆寺進行過大規模重修,根據《大清乾隆十九年法隆寺重修中佛殿碑》記載,法隆寺鼎盛時期香火旺盛,僧眾上百,方圓10餘里內的大小寺廟曾一度歸其管理,另外還掌控良田百頃。
歷史上的法隆寺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100米。穿過巨大的門牌樓,由南至北曾分別矗立着天王殿、中佛殿和佛祖殿,三座大殿處在同一中軸線上,其間有甬道相通,形成左右對稱的建築格局,氣勢非凡。
在法隆寺的主殿中佛殿內,正中供奉着一尊由生鐵澆鑄、外表鍍金、通高3米的釋迦牟尼佛像。它面南盤腿端坐,靜靜地注視着人來人往。更奇妙的是,這尊佛像腹部中空,其中曾藏有經書千冊。
寺院內,兩棵柏樹遮天蔽日;一座建於公元1087年的六合塔,高9層,直徑6米,塔身六角九級。神案前,香煙繚繞,清晨,幾聲鐘聲,清脆悠長,餘音不絕。
彷彿望得見一千多年前,訪客不息,熱鬧非凡。或是附近村民,或是慕名遠客,帶着各自的祈願而來。
解放戰爭時期,中石林村及附近一帶成為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前沿陣地。1947年6月10日,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在法隆寺中佛殿召開了各縱隊首長會議。
此次會議是貫徹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制定的“三軍配合、兩翼牽制”戰略方針,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一次重要會議,為打入蔣管區,挺進中原,千里躍進大別山,拉開了解放全中國的序幕。
至此,千年古寺又烙上紅色印記,成為“石林軍事會議”舊址,聞名全國。
然而,時光的魔力總在於改變。盛極一時的法隆寺在之後的一場大火後日漸式微,縮小成東西寬約60米、南北長150米,佔地約9000平方米的寺院。
如今,在法隆寺內,人們所能見到的僅有龍王廟、關帝廟、文昌廟3座晚清建築。其建築工藝獨特,梁頭雕繪精細華美,屋脊檐飾有蟠龍,形態通真,惟妙惟肖。
而見證了歷史滄桑的石碑、石刻,仍然陳列在寺內,一筆一畫、一字一句,向來人訴説着那一段塵封的過往。
在中石林村東部,一棵樹幹粗壯的巨柏已經在風中搖曳了1500餘年,見證着這座小村的滄海桑田、世事變遷。
這棵“千年古柏”所在的街道也被叫做古柏街。在古柏街中段北側,張家“九門相照”院落就位於此,坐南朝北,石頭地基,磚木結構。
據當地人介紹,“九門相照”院落由本村張姓大户人家於清朝開始建造,歷經幾代,到民國張仲仁時已建成了兩重完整的院落,而第三重院落只打下了地基便被擱置了。
2017年,山城區政府根據“九門相照”的設計理念,按照“修舊如故,建新如舊”的原則,對現存部分進行了修復,並對拆除和未完成的建築進行復建。如今,三個獨立的院落留門相通,每重院落之間有約1米寬的過道。
從大門向院內望去,九門相通在一條中軸線上,一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寂寥之感即刻漫上心頭。
穿過門樓邁進第一進院,隱隱的青苔鋪在地磚上。這進由南屋和東西廂房組成的院落,建於清咸豐五年,由張仲仁祖上建造。
硬山式灰瓦頂建築的南屋,默然矗立,柔和又親切,像守望着你回家的親人。它面闊五間,明間為過廳,直通第二進院。歷經風雨,如今南屋正門門額石匾上的文字已被毀壞,模糊不清,但兩側精美花瓶石刻和“咸豐五年九月二十一日穀旦之”的字樣仍清晰可見。
闢有方形亮窗的次間和梢間,沐浴着晨起的陽光;東、西山牆檐下墀頭刻着的“平”“安”字樣昭示着居住者對生命的祝禱;西山牆外側的拴馬石孔處,彷彿還能聽見馬兒嘶嘶的叫聲。
兩棵一抱多粗的泡桐樹分列在第二進院院門兩側,每當盛夏,茂盛的泡桐葉青翠欲滴,和硬山式灰瓦頂相映成趣。
這進院落由南屋、東廂房和西配樓組成,是張仲仁於民國十二年建造。一層窗户以下全由鑿刻整齊的方形條石壘砌,工藝講究。“麟鳳家馨”的字樣,“雄鷹抓兔”“陰陽魚”的石刻,蓮花、菊花和三環相扣圖案的磚刻,深深淺淺,十分精美。
屋內至今保留着的牀、櫃子等一些木質傢俱帶着歲月的味道。是誰曾經居住在這裏?他們有着怎樣的心性?村裏老人你一言我一語,各自訴説,“張家是本村的富户,為人和善,經常救濟貧困村民”“村裏吃不上飯的人都到他家去要飯”“碰到窮人偷他家糧食,也不計較”……
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部隊駐紮在中石林村一帶時,劉伯承、鄧小平就曾在“九門相照”的第二重院內居住、辦公。
這期間,原本貧瘠閉塞的小村莊突然“活”了起來,家家户户忙着給戰士們送糧草、做被子和軍鞋等;戰士們每天都給村民們擔水、掃地,還在村頭搭建臨時舞台,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
“叫聲老大娘,聽我把話講,喝了恁的水,給恁挑滿缸……”這首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歌謠,被廣泛傳唱。
時光雖已遠去,但當地人對這些口口相傳的故事仍津津樂道。黃昏時分,落日熔金,這座小村更顯古樸靜謐、絢爛迷人。
編輯:蔣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