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太平鎮石階上俯瞰紅軍長征四渡赤水渡口。
嘉賓及媒體穿梭古街探尋紅色足跡。
□本報記者 羅敏
實習生 趙婉萍 文/圖
沿着斑駁的石梯而下,建於清末民初的樓台木屋鱗次櫛比,紅軍標識隨處可見,古鎮下蜿蜒的赤水河彷彿訴説着長征四渡赤水的故事……10 月 26 日,“四川環保世紀行”採訪組走進古藺縣太平鎮,在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觀渡亭觸摸紅色脈搏,更感受當下優良生態環境孕育出的時代新貌。入選紅色旅遊景區
太平鎮位於古藺河與赤水河交匯處的古藺縣城東35公里,隔赤水河、古藺河與貴州省習水縣相鄰,依山傍水,街道呈階梯狀,很早以來就是川黔商旅集散地。記者們跟隨瀘州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羅波的腳步來到觀渡亭,廣闊而清澈的赤水河映入眼簾,不遠的高山上兩條公路已修建完畢,極大改善了赤水河畔居民的生活質量。
太平鎮全鎮有紅軍紀念遺址87處,長征街上五角星、紅色軍旗等元素點綴,青色的石板、古樸的民居引得遊人紛至沓來。作為首批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平鎮紅色文化旅遊區成為古藺文旅結合的一大亮點品牌和典型示範,古鎮也因此入選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而太平鎮的顏色,不只是紅色,還有綠色。“為了守護赤水河,我們在全鎮範圍內開展河流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採取突出重點、限期整改等手段,從基礎抓起,從源頭開始治理,不斷改善河流生態環境。”太平鎮鎮長遊欽峯告訴記者,全鎮嚴格落實河湖長巡河制度,鎮、村(社)巡河員嚴格開展巡河工作,將河流環保工作與愛國衞生運動結合起來,定期開展河道衞生清理工作,多措並舉減少河流污染。今年以來,鎮級河長巡河144次,村級河長巡河576次,織密污染防控網。實施綠色發展方案
實際上,如今的赤水清澈,並非一蹴而就。從瀘州全域來看,早在2014年,瀘州市便開始規劃赤水河治理工作,編制《赤水河(瀘州段)區域環境保護規劃》,確定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思路和措施,嚴格項目准入,流域內不予新建化工、造紙等重污染企業,禁止開採污染水環境的硫鐵礦等礦產資源,幹流上無水電站。
2016年,瀘州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出台《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2017年,印發《關於長江沱江沿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今年,瀘州又啓動編制《赤水河流域瀘州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施方案》。
瀘州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紅色”“綠色”上做文章,瀘州的山變青了、水變綠了、生態變美了,百姓致富的底氣更足了。不僅在太平鎮,該市投資30億元打造的 敍永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舊址紅色旅遊開發項目,打造的合江縣堯壩驛產業綜合體,累計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