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洱海之畔到武陵山腹地,一位白族女子跨越近2000公里——
把家搬到桑植,讓白族文化綿亙“山海”
圖① 5月26日,位於洱海之畔的雲南省大理市喜洲鎮周城村。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上官智慧 寧奎
餘暇,張丕和站在山頭遠眺,放眼望去,不再是抬頭蒼山、低頭洱海。眼前的巍峨羣山,在武陵山腹地,是她夢想綻放的地方。
張丕和説,自己是一粒紐扣,要將雲南大理周城村和湖南桑植合羣村的“山海”之情緊緊聯結在一起,“這是一片血脈相親的土地。”
20世紀80年代,權威部門確定桑植白族700多年前由大理遷徙而來。
2012年,周城村和合羣村結為“姊妹村”。10年間,這對相距近2000公里的“姊妹”頻繁串門,越走越親;白族文化綿亙“山海”,生生不息。
下定決心—— “兩個村的血脈之情,永不斷代”
【特寫·一通電話】
8月8日,合羣村村部,正在忙碌的合羣村黨支部書記鍾白玉的手機響了。電話那頭,是鍾白玉的“兄長”、周城村黨總支書記張全金。
兩村成為“姊妹村”後,兩人一直以兄妹相稱。
20多分鐘的通話,兩人聊家常,聊發展,聊項目,張全金問起女兒張丕和近幾天的表現。“專業、勤快、招人喜歡,比合羣人還合羣!”鍾白玉一語雙關的回答,引來張全金的幾聲“好”。
圖② 夕陽下的桑植縣芙蓉橋白族鄉合羣村。
【長鏡頭·千里相約】
今年9月,首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將在張家界舉辦。在這歷史性時刻,作為鄉村旅遊的“網紅村”,合羣村該如何利用富有特色的白族文化再火一把?
5月26日,鍾白玉等4名村民代表再次遠赴大理造訪周城村,學習白族文化,探討未來發展。
“讓丕和過去,像鄉村振興工作隊一樣,紮在村裏。”鍾白玉被張全金的提議“嚇了一跳”。張全金説,文化要傳承,必須手把手,女兒懂文化、懂技術,又踏實肯幹,肯定能“幫一把”,要儘早去。
“我願意去!”張丕和對鍾白玉説,她雖然也被這個提議“嚇了一跳”,但她知道父親的心思——兩村之間情比金貴,世世代代,要攜手向前;她自己也曾有過前往合羣開展文化傳承的想法。
當晚,張丕和輾轉難眠。
一個人去?丈夫無法打理好正在運營的麻辣燙店,即將進入初三學習的兒子,學業也會受到影響。
一家人去?店面收入沒了不説,孩子轉學又是個難題。況且,離開生活40多年的周城,到人生地不熟的湖南,一切又得從頭開始……張丕和越想越沒睡意,趕緊拉來丈夫。
“別想了,我們一家人都去!”剛一開口,丈夫楊水銀的話直接堵住了張丕和。他説,700多年了,合羣好不容易找到失散已久的親人,現在又需要周城的幫助,而自己又懂得一些白族的建築文化,所以過去也能幫上忙,可以輔助她做相關工作。説着説着,兩人奔赴合羣的心愈發堅定。
除了丈夫楊水銀,鄉親們的信任,更是讓張丕和對去合羣充滿信心。
“都是女人,我知道你顧慮多,沒事,全村人是你的堅強後盾。”得知張丕和要去支援合羣,周城村婦聯主席張雙燕前來打氣。她還叮囑:“如果需要,我隨時可以過來支援。”
下定決心後,張丕和與丈夫楊水銀趕緊將麻辣燙店委託朋友打理,並着手給孩子辦理轉學手續。
6月11日,一家人正式啓程。
村部來了不少村民,給張丕和一家塞了不少食品和生活物品。
“兩個村的血脈之情,永不斷代。”當車輛駛離周城,張丕和給父親的微信發去這樣一句話。
不分你我—— “本以為是遠程出點子,沒想到來了大部隊”
【特寫·一個揹簍】
遠方親人來幫忙建設合羣村,這一消息迅速在全村傳開。質樸的村民紛紛上門,有怕他們人生地不熟孤單來嘮家常的,有到房前屋後幫忙搞衞生的,有生怕他們餓着來送油送米送菜的……
80多歲的熊佩君,是其中一位。很難碰到在村裏各處忙碌的張丕和,她揹着揹簍滿村跑,找到張丕和,把菜、肉往她手中塞,不接納就磨嘴皮子。
為什麼要頻繁送菜?“他們隔了幾千裏來幫忙建設村子,自己老了沒本事,就只能送點菜了。”熊佩君説,兩村親人一條心,肯定能把合羣建設得越來越好。
圖③ 8月2日,桑植縣芙蓉橋白族鄉合羣村,張丕和(下)在教當地村民跳白族《霸王鞭》舞蹈。圖片均為向韜 攝
【長鏡頭·全力以赴】
“孩子讀書的事,已經聯繫好了學校。”來到合羣村第一天,鍾白玉就把張丕和拉到一旁。
張丕和有些意外。
來合羣村,是6月初決定的。一週不到的時間,吃住等原來一直比較擔心的問題,村裏均已安排妥當。特別是兒子轉學這樣複雜的事情,都已基本敲定。
張丕和暗下決心,絕不辜負周城村民的囑託和合羣村民的信任。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在當地買了一輛皮卡車,在滿村跑的同時,也方便到鎮上、縣裏購買相關物資。
一落腳,張丕和立馬投入“駐村”的角色當中——
着手佈置白族扎染的扎布房,針頭、線、棉布、畫筆等用具,一一安排從周城寄送過來,把技術培訓納入日程中;
從白族八角鼓開始,給白族“金花”們(白族對女人的稱呼)系統講解白族音樂與舞蹈的歷史傳承,手把手教授每一個音節與動作;
對村裏即將落地的白族文化項目,以文化顧問的身份進行指導,與村委會一同制定村民文化傳承課程……
“白族照壁該怎麼建?”鍾白玉找到張丕和,村裏準備建設兩個白族照壁和1個白族舞台,但本地工匠根本不知道傳統的照壁有哪些文化要素。張丕和二話不説,趕緊向周城村求助。3天不到,來自周城的14名傳統匠人組成的團隊到合羣報到。
“本以為是遠程出點子,沒想到來了大部隊。”面對記者採訪,村民谷俐十分感動,“丕和與周城的付出,全村人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三伏天,驕陽似火。記者在照壁建設現場看到,匠人們做照壁收尾工作。
蹲在臨時搭建的木架上,壁畫匠人李全元左手扶着照壁核心的壁畫外廓,生怕剛烙上的圓環模型變形;右手嫺熟地揮動工具,給模型上灰漿。每換抹一次,他就要擦一把臉上的汗水。
一旁,畫師段寶新循着線條,對每一處不完美的地方進行加工與修飾,全身心投入創作中,忘了近40攝氏度的高温,只為呈現原汁原味的白族文化……
鍾白玉告訴記者,壁畫下方的大理石,也來自遙遠的周城。張全金得知合羣村要建照壁,派出最好工匠的同時,把自己家裏收藏已久、價值高達10餘萬元的兩塊大理石也一併寄了過來,並提前加工成適用的圓形。
“村裏要付費,大哥死活不同意。”鍾白玉説,“電話裏還責罵我,説一家人不能見外,如再有需要,開口就行。”
擁抱大山—— “做一顆釘子,扎得進去;也做一把鋤頭,奮發有為”
【特寫·一條汗巾】
身為女人,鍾白玉是愛美的。見她時,一身白族扎染服裝,一雙白族刺繡鞋。
誰知,一轉身,搭在鍾白玉精緻衣服裏的一條米黃色毛巾露了出來,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張丕和趕緊出來“打圓場”,這是鍾白玉走到哪都帶到哪的汗巾,純粹是為了避免汗多換衣服帶來的麻煩。
汗巾濕了,隨手一擰。鍾白玉説:“這方便得很!”
【長鏡頭·精神力量】
當下,正值大理的旅遊旺季。
“現在店裏每天的營業額有3000多元。”家裏的麻辣燙店生意忙不贏,幫忙經營的朋友給張丕和打了幾通電話催她回家,可張丕和笑着説:“周城與合羣情誼無價,我不能回來。”
鍾白玉看在眼裏,心裏不是滋味。
“丕和,要不先回去經營店子,過了旺季再來?”從內心講,鍾白玉是不想放張丕和回去的;但作為親人,鍾白玉還是希望張丕和回去抓點收入,畢竟在合羣,張丕和每日都在倒貼,更別説收入了。
“不幹出成績,絕不回去!”張丕和説。
7月中旬,鍾白玉到長沙對接文化項目的落地,張丕和隨行。因為行程緊張,她們每一頓都是用泡麪解決。“擠一擠,吃飯的時間總會有。”張丕和説,“姑姑”鍾白玉卻把擠出來的時間用來多看一個點、多拜訪一個人,“她的心裏,滿滿地裝着合羣。”
一個酷暑難耐的晚上,用於照壁和舞台建設的兩車青瓦,從周城村運抵。司機嘀咕,大晚上的,估計叫不到足夠的人來卸貨,恐怕自己要在車上過夜了。“不用擔心!”村黨支部副書記谷俐在微信羣裏招呼了一聲,立馬就有10多名村民報名,並及時趕到現場。
5個小時後,所有貨物卸到存放點。村幹部要給村民辛苦費,大家紛紛擺手:周城這樣無私幫助合羣,自己為村裏出點力,那是應該的……
“大公無私、齊心協力,這就是合羣村從集體經濟為零,逐步發展為集體經濟過百萬元的根本原因。”在合羣,一次感動就是一次精神鼓舞;每一次,張丕和都要把這些親身經歷,告訴時刻關注自己與合羣村的父親。
張全金囑咐女兒:“做一顆釘子,扎得進去;也做一把鋤頭,奮發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