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自由”四十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福桃九分飽 (ID:futaojiufenbao),作者:飽弟,原文標題:《北京人逛超市的自由,不過40年》,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你去哪兒?”
“麪包店。”
“啊?”
飽弟又躬下一點腰,每個字兒咬清楚一點:“麪包店,熊叔熊嬸兒。”
“去……去外面,掃碼下單。”難為保安大叔,坐在大樓門口守着不讓人進,自己都快成半個導購了。
如今,熊叔熊嬸麪包房的老主顧們,已經進不去店裏了,店開在錦湖中心寫字樓裏,整個朝陽區居家辦公,寫字樓也“閒人免進”。
飽弟又退回大樓門外,店員聞聲已經出來,依舊笑眼迎人,一步步指導飽弟怎麼關注,怎麼下單,線上商城界面很清晰,肉桂卷顯示“僅剩4個”,原味可頌“僅剩1個”,芝士炸彈和羅勒雞肉早已售罄,大概店裏對當下客流量也有預估,做多少賣多少,下午五點已經差不多了。
站在門口喘口氣功夫,店員已捧出一包僅存的碩果,雙手遞過,大家微笑致謝,整個過程簡單舒適。只是坐在店裏的紅磚牆下吃可頌喝咖啡,已不可行,連從“小帽架”上摘下貝果和鹼水結的小幽默,也只能在玻璃窗外張望了。
嚴峻形勢下,連自行挑選麪包都不可得,套用一位大V的聯想,成了過去供銷社啦,要什麼跟店員説,人家拿給你,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挑是不行的。
老一輩的人大概有記憶,很久以前北京人買東西,也不能隨便挑選的。
要不然1983年,西三里河的一家“京華自選商場”,也不會把“自選”倆字當成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寫在招牌上。
那兩年,北京冒出來一大批“自選商場”。像更早的海淀自選商場、北新橋的大華自選商場,反正到1985年,北京開了51家“自選商場”,大約只用了兩年時間。
不過,“自選”二字太新鮮,也惹過笑話。曾有過外地客人,進店一看,大家不從售貨員手裏拿東西,拿到手裏也不立即給錢,誤以為偉大的首都先一步實現了共產主義,各取所需,也抓起貨架上的東西就往兜裏塞,最後還是派出所民警把他拉回“初級階段”。
其實,“自選商場”沒什麼神奇的,今天我們一般稱之為超市。不過在當年,商店買東西“自選”,作為首都人民剛剛被賦予的權利,足以讓人眼紅。
三十歲往上的朋友,大概小時候都去過百貨大樓,那格局也都差不多:貨架靠在牆上,每一層放着各種商品,有時架頂上碼着竹殼暖瓶、搪瓷臉盆;售貨員站在貨架前,永遠是一式的工作服、烏黑的大算盤,前頭玻璃櫃台裏陳列着貨品,想要什麼,跟售貨員説,人家給你拿,不許你上手。
作為消費者,購物的主動權倒有一大半掌握在別人手裏。
要到了菜市場上,挑挑揀揀倒是可以,但售貨員也有制止你的權力:
她(米蘭)把西紅柿放到秤盤上,售貨員又故意拿了幾個壞的擱上去,翻着白眼説:“這兒賣的西紅柿不許挑。”——王朔《動物兇猛》
這在今天肯定會引發不愉快,可那年頭,顧客愉不愉快也只好接受。全社會都講究捨己為人,好東西全讓你挑走,不好的就活該別人承擔?自然,那時也不講究“和氣生財”——“財”的道德性還很曖昧,和氣倒是應當的,但目的不應是財,而應該出於一種友愛互助的高尚情操。
1979年的全國勞動模範張秉貴,就是北京市百貨大樓糖果櫃枱售貨員,以幾十年如一日的熱情細心、過硬的業務水平著稱 © 孫毅夫 攝
不過,“愛具體的人”總比“愛抽象的人”難得多,非要忙活一天的售貨員,對每個顧客都保持發自內心的百分百熱情,也太難了。何況,人總有覺悟高低,手裏既有了一點左右他人的小權力,也難免便把令來行。於是,購物有時就會成為一種難堪的體驗,一旦雙方情緒都不好,甚至於嗆火吵架、拂袖而去,非但東西沒買成,還惹一肚子氣。
© 《無悔追蹤》
人們實在不能老看這個臉色,更耗不起這個時間。北京人的生活節奏,到底跟從前不一樣了,一旦物質足夠豐富,大家立刻就會擁抱自選的自由,哪怕起初,超市商品的價碼比外頭還是貴點兒。
1984年11月28日的《文匯報》上,把“自選商場”的熱門,視作北京人生活節奏加快,願意“花錢買時間”的標誌。
北京人的時鐘越跑越快,市場就得亦步亦趨。比如1985年,北新橋的大華自選商場,大樓二層可以自選,但一層還是櫃枱,不過貨品的種類和宣傳方式都不一樣了,成衣有模特給展示,傢俱甚至都有展示角。
© 《祖國新貌·8504》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攝製
設施自然也跟了上來,從這張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代表參觀三里河京華自選商場的照片來看,大號的生鮮冷櫃、開放式貨架,滿滿當當,已跟後來超市無異,灰藍色的中山裝跟現代化設施同框,還真有點時空交錯感。
到1985年後,因為貨源不夠等原因,北京的“自選商場”偃旗息鼓了一陣兒,可大勢已經不可逆轉,自選的購物模式,已開始在北京零售業普及。
就拿開頭的麪包來説,1985年,崇文門新僑飯店的對外餐廳,改建成為“三寶樂西餐廳”,還附設了一個小超市,專賣麪包和西式糕點,一律自選,就是後來的新僑三寶樂麪包店。其自選模式沿用至今,所有人端起塑料托盤塑料夾子,先奔紅豆麪包和奶油牛角而去。
一切終究要追着顧客的需求走,自選的形式,也要更多樣。
1992年,西城區副食品公司聽了《經濟日報》一位記者的建議,借鑑台灣經驗,在西城開了六家“希福連鎖店”,同樣是自選商店,主要賣副食品,所有店面統一藍白招牌,統一員工制服,簡直跟過去的副食店完全兩碼事。二三年工夫,這希福就開了三十多家連鎖。
© 《中國經貿》 史波 攝
也許,這種連鎖店已跟今天的連鎖便利店有點相似了,當然運營模式還跟今天遠不一樣——不過,當時希福每天營業14個小時,已經為當時的雙職工家庭幫了大忙。
説來就來。1993年國慶節前,北京零點自選商店就開在了廣外紅蓮居民小區。這應該算是北京第一家24小時便利店。
© 《商業科技》
開業的新聞報道里,記者還在忙着跟大家現普及:
何謂零點?即週而復始之意,24小時不間斷營業的便民方便店。在國外又叫做Seven-Eleven店。
很快,國外正牌的“711”就跟到了北京,就連前文“希福連鎖店”的歸宿,也跟24小時便利店有關——後來它跟一家叫好鄰居的公司合併了。
在今天的人看來,北京“便利店荒漠”的帽子,才剛剛摘下不久。可回看90年代,北京人在便利店上的努力,也算得上超前了:不但要給大家自選的權利,還要滿足大家全天隨時自選的需求。
1990年北京亞運會,被公認為是北京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開端。在這次超乎意料的飛速發展之初,北京人就在“自選”與“便利”的問題上,展現過敏感的神經和飛速的執行力。
甚至比起24小時便利店,我們心目中的“大超市”,都顯得姍姍來遲。1995年,北京的第一家倉儲式連鎖超市正式開業,是外企投資,直屬於當時的國內貿易部,名叫“物美”。
許多人頭一回見識到,購買日常用品的場所也能如此“宏大”:貨品數量總是充足,種類也琳琅滿目,購物車成了大超市最顯著的標誌,非它不足以刺激、不足以滿足大家蓬勃的購物慾。我們似乎再也不用愁有錢買不到東西了。
到了本世紀初,不但北京人,中國人都已經默認了絕大多數商超的自選購物模式,能為它們帶來衝擊的,似乎只有後來的網購平台和生鮮電商了。
四十年的發展,曾經迅疾如電,回想起來卻如露。
2022年的今天,北京人“自選”的時鐘又被撥回了超市時代。
如今北京居家辦公的六區裏,街上除了做核酸的隊伍,就數超市和便利店裏人多。快遞進京緩慢,生鮮平台一聞風聲便被搶淨,還是貨架上能一把抓住的最踏實。
我們重新把超市作為生命維繫的重要載體,甚至是外部世界依舊豐饒的象徵。至少在這裏,我們依舊擁有着“自選”的權利。
參考資料
[1]劉澤寧.我國首家自選商場開張 顧客拿商品後不知付款[OL].新京報,2009.1.7.
[2]新華社.北京人生活節奏變快了[N].文匯報,1984.11.28.
[3]北京智開管理策劃有限公司.中國超級市場發展報告[J].科技智囊,1997(10):5-11.
[4]高豔芳.京城商業角逐連鎖[J].中國經貿畫報,1997(07):50-52.
[5]田光.希福連鎖總店介紹[J].商業經濟研究,1994(12):2.
[6]C.北京首家零點超市開業[J].商業科技,1994(01):15.
[7]戴國慶.平價銷售與連鎖經營——北京物美商城戰略選擇[J].商場現代化,1995(01):20-21.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福桃九分飽 (ID:futaojiufenbao),作者:飽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