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踢踏舞”助黔西南三寶鄉婦女撐起家庭收入半邊天
2019年9月8日,萬峯林景區,稻田“渾水摸魚”活動,遊客體驗農耕樂趣。
“阿妹戚託嘞,阿妹戚託嘞……”4月13日下午,依山而建的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三寶街道阿妹戚託小鎮,細雨濛濛。小鎮廣場上,幾十個穿着民族服裝的當地居民,站在春雨中排練。
在易地搬遷政策下,黔西南州晴隆縣三寶鄉全體搬入按景區標準打造的阿妹戚託小鎮,村民們住上了新房。
這些居民,都是阿妹戚託藝術團的團員。“明天‘農曆三月三’,布依族的節日,我們藝術團有大型表演。”阿妹戚託藝術團團長文安梅指着廣場邊一字排開近一公里長的長桌説,布依族“三月三”,小鎮要擺出宴請600名遊客的長桌宴,還有對山歌、拔河、包粽子比賽、篝火晚會等很多活動。
幾年前,小鎮所在地還是一片荒山。在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推動下,2018年,按照景區標準打造的三寶彝族鄉搬遷安置點阿妹戚託小鎮拔地而起,文安梅跟村民們搬到了小鎮裏。
黔西南州晴隆縣阿妹戚託小鎮舉辦篝火聯歡,慶祝布依族節日農曆“三月三”。阿妹戚託小鎮按照景區標準打造,其名字來自彝族原生態舞蹈“阿妹戚託”。圖片/受訪者供圖
阿妹戚託小鎮這種豐富的文旅產業在黔西南州還有不少。地處喀斯特山區的黔西南州,匯聚了豐富的山地資源。利用這些資源,黔西南州爭取到了以山地旅遊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峯會落户,發展户外運動,並進一步挖掘農耕文化、山地文化、民族文化、生態文化,推出了“大旅遊+大扶貧”戰略。
黔西南州文化廣電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戴時昌介紹,黔西南州9縣(市、區)中,晴隆縣等7個縣都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通過文旅興州,有效助推鄉村振興,累計帶動了8.2萬人脱貧增收。如今村民變藝人、村民變商人、村民變股民,實現了從窮鄉僻壤到旅遊之鄉的轉變。
農曆“三月三”上午10時,阿妹戚託小鎮舉行三月三布依感恩祈福大典。
一支舞蹈
阿妹戚託舞助婦女撐起家庭收入“半邊天”
文安梅是名“80後”彝族姑娘,出生於1985年,她沒想到,兒時學會的彝族原生態舞蹈“阿妹戚託”,會成為三寶彝族鄉搬遷安置點的名字。
三寶彝族鄉少數民族人口占98%以上,2014年,貧困發生率高達83.73%,是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文安梅回憶,搬遷之前,村民們的房子破舊不堪,出門連片大石山,腳下泥巴路,少量的坡耕地也是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土”,一年忙到頭,糧食有時候還是不夠吃。不少孩子都沒有及時入學,她直到11歲,才上了小學一年級。“上學路又是下坎又是爬坡,下雨天路又濕又滑”。
上學路也給阿妹戚託小鎮新塘社區主任陳紅珍留下了深刻印象,“要走兩個多小時,每天天不亮就出門,打着手電筒去學校”。2016年,她從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回到家鄉鄉醫院,成為三寶鄉唯一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女性,“我當時最深的感觸就是,必須走出大山。當時全鄉只有一條不足5米寬的道路與外界連通,鄉親們要是突發疾病,只能眼睜睜看着、疼着、等着,有的甚至在崎嶇蜿蜒的送醫途中去世。”
2016年,貴州省委作出了三寶彝族鄉整鄉搬遷的戰略部署,2018年3月,按照景區標準打造的整鄉搬遷安置點阿妹戚託小鎮竣工。
搬入小鎮後,陳紅珍被鄉親們選舉為新塘社區主任。“我們的搬遷不僅要把老百姓搬出來,還要把民族文化搬出來,走的是旅遊與民族文化融合發展這條路。”陳紅珍説,小鎮建設尊重了苗族和彝族的文化習俗,街道均以三寶的村寨命名,在苗族居民安置區依山打造了一座“牛頭山”,在彝族居民安置區則打造了一座“虎頭山”。為了打消搬遷羣眾對遷入地的陌生感,安置點以三寶人熟悉的彝族原生態舞蹈“阿妹戚託”命名。
阿妹戚託漢語意譯為“姑娘出嫁舞”。在彝族姑娘新婚出嫁時,村寨中的女眷會相聚一起“以足傳情”,用腳掌發出的踢踏之聲節奏整齊,被譽為“東方踢踏舞”。
“原來鄉親們只有在節慶的時候,才跳阿妹戚託舞自娛自樂,沒想到現在這支舞成了小鎮一張文化名片。”文安梅説,搬遷後,縣裏組建了藝術團,每晚為遊客表演,成了小鎮最叫座的旅遊項目之一,現在藝術團的成員已有120人,月工資2000元-3000多元,“小鎮現在的就業機會很多,工業園、旅遊公司等等,吸引了大量年輕人,所以團員以中老年婦女為主,年紀最大的60歲,每晚表演的時候,有人揹着娃跳舞,有人揹着娃打鼓。”
謝小串就是一名揹着娃跳舞的藝術團羣眾演員。白天,她在園區內的一家鞋廠上班,月收入3000元;晚上,換上彝族服裝來到阿妹戚託藝術團參加演出,月薪2000元。從一個沒有文化的普通農婦,變成家庭經濟收入的“半邊天”,“很開心,很值得,很幸福。”
陳紅珍説,社區裏像謝小串這樣兼職的居民很多,有的從事保潔員、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有的在村扶貧車間就業,有的在工業園裏上班,還有不少人自己創業當老闆。“剛搬過來時,鄉親們看到新房很開心,但是也擔心端不上旅遊飯。社區裏有60多個門面,儘管兩年免租金,可沒有多少人要。這兩年,遊客越來越多,門面的生意越來越火,鄉親們親眼看到了這些變化,前幾天門面招租,非常火爆,雖然免房租政策已經取消了,可大家都爭着交錢。”
前不久,新塘社區招募社區幹部,讓陳紅珍意外的是,招募公告剛發出,就收到了5份簡歷,都是從三寶鄉走出去的“00”後大學生。肖婷婷就是一個返鄉創業的“00後”,在小鎮開了一家奶茶店,“以前覺得打工收入高,現在我把店經營好,也能有不少收入。”她説,遊客逐漸增多,平時一天能收入700多元,舉辦彝族傳統節日時,收入還會增加,2019年小鎮舉辦“火把節”,當天就賺了8000多元。
“原來我們是‘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極貧鄉,現在是由移民搬遷發展起來的旅遊小鎮,遠近聞名的三A旅遊景區。”文安梅説。
黔西南州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阿妹戚託小鎮的變化,是黔西南發展少數民族特色遊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全州建設少數民族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31個,推出了《布依八音》《阿妹戚託》等一批民族文化旅遊劇目。
一碗蛋炒飯
“蛋炒飯一條街”致富一個村
4月12日上午11時,雖然還沒有到飯點,黔西南州興義市萬峯林景區將軍橋“蛋炒飯一條街”人頭攢動,一些小飯館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網上都説,來到黔西南州不去體會一下喀斯特地貌最具代表性的萬峯林是人生一大憾事,而來到了萬峯林不去將軍橋吃上一碗蛋炒飯更是人生一大憾事。”一位遊客説。
“黃秀蛋炒飯”是“蛋炒飯一條街”上的第一家蛋炒飯餐館。老闆娘黃秀回憶,她和愛人陳飛原來常年在外務工,2011年回家過春節時發現,當年,貴州省第六屆旅遊發展大會在興義召開,萬峯林成為當地重點打造的景區之一。景區的開發給家鄉帶來生機,硬化路、景區路穿村而過,帶來了不少遊客。
“遊客來這裏找不到吃的,有人建議我們做一個蛋炒飯。”黃秀和愛人在村裏搭起了第一個蛋炒飯攤位,沒料到生意非常好。“可能是我們的雞蛋都是自家的土雞蛋,也可能是蛋炒飯價格實惠,很多遊客都願意來這裏吃。”她覺得,單吃一碗蛋炒飯也會膩,就搭配了海帶、蘿蔔、折耳根等涼拌菜以及酥肉、豆腐等。
升級版蛋炒飯很受歡迎,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2016年,黃秀在自家房屋邊上搭建了一個專門營業的蛋炒飯餐館。每天6時開始準備,10時正式營業,18時收攤,這期間負責炒飯的陳飛一直不停地端鍋掌勺,手上磨起厚厚的老繭,但他高興:“現在每天能賣出1000多碗蛋炒飯,好的時候一年有40多萬元的收入,買了車,蓋了新房,孩子在城裏上學。”
看到黃秀夫婦憑藉一碗蛋炒飯致富,很多村民跟進,其中有不少返鄉村民,黃明新就是其中一員。“以前在城裏務工做裝修,2017年回到村裏開蛋炒飯店,現在一年掙個20萬元不是問題。”
目前,萬峯林景區60多家農家樂餐館,家家可以提供蛋炒飯。專職做蛋炒飯的餐館,發展到30多家,都集中在將軍橋一帶。將軍橋因此被稱為“蛋炒飯一條街”。去年“十一”黃金週,這裏平均每天要炒3萬多份蛋炒飯。
蛋炒飯經濟催生了一個新產業:雞蛋經紀人。2019年旅遊旺季,村民龔光正每天要從村民手中收購六七千個土雞蛋,每個雞蛋有一毛錢的利潤,去年即使受疫情影響,每天也有兩三百元的收入。
一棵“搖錢樹”
升級改造風景區 發展生態旅遊
萬峯林景區有6個行政村,萬福村是其中之一。村委會主任朱玉美覺得,“一碗蛋炒飯經濟”是村民們靠着萬峯林景區生態旅遊這棵“搖錢樹”,嚐到了甜頭。
萬福村原名為落水洞村,因納灰河穿村而過,落入村內的天然漏斗,經暗河排往南盤江,而得以“落水洞”一名。朱玉美回憶,2013年更名以前,村如其名,落水洞村幾乎年年被水淹,“所以當年村民們很窮,是國家二類貧困村。每次水災,政府都會發放餅乾等救濟品,村裏就有了一句俗語,‘大淹大淹,得吃餅乾’。”
2011年貴州省第六屆旅遊發展大會在興義召開後,萬峯林景區一直在升級改造,遊覽面積從8平方公里拓展到45平方公里。朱玉美説,村子更名後,隨着新農村建設和景區升級改造的持續推進,萬福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項目接連上馬,“現在早就不會被水淹了,萬福村美麗鄉村名聲在外,我們用紫色水稻和普通水稻交錯種植,在25畝田裏種出了一個巨大的‘福’字,‘福’字稻田已經成了網紅打卡點。”
萬福村村民506户2050人,不少村民從事保潔、園藝、導遊、民宿服務員等旅遊業相關工作。“原來村民們都是外出打工,現在就地務工,只要願意幹,都能找到工作。”朱玉美説,村裏一個貧苦户,父子倆都是殘疾人,兒子找到了一份園林養護的工作,月收入接近3000元,去年已經脱貧,“這孩子特別勤勞,去年還被景區評為最美園藝師。”
興義市人李明波2015年開了景區裏的第一家高端民宿。他覺得,隨着萬峯林鄉村遊越來越火,村民們就業選擇越來越多,“現在的問題就是用工難,到了旅遊旺季,最怕的就是服務員突然提出離職。”
李明波的民宿開業時,廣東人温金羣路過萬峯林,“當時正是夏天,車裏開了空調,下車後發現,外面特別舒服。”温金羣覺得萬峯林適合發展休閒旅遊,一口氣租下村民的3棟房屋改造成民宿。“現在距離“五一”小長假還有半個多月,但是客棧房間已經全部預訂完了。”
温金羣覺得,民宿帶動了村民收入翻番增長。他租的3棟村民房屋,3個房東都一次性拿到了20年房租。第一個房東用租金開了家超市;第二個房東改造了親戚的舊屋,也準備開民宿;第三個房東拿着租金又貸款50萬,建了一棟6層高的樓,下面4層出租,只用3年時間就還清了全部貸款。
據黔西南州文化廣電旅遊局統計,以萬峯林景區為代表,黔西南打造了一批旅遊扶貧重點村,推出了125個精品旅遊村寨。各縣市以“民宿+民族文化”“民宿+採摘”“民宿+養生”為主線,推出了一批遊客喜愛的民宿品牌,有效拉動了休閒旅遊業的發展。至2020年底,全州共有大小客棧268家,每家平均投資約300萬元。
兩片稻田
“渾水摸魚”等户外活動帶來的樂趣和增收
4月12日晚6時,貴州萬峯福稻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銷售主管羅益川還沒有下班,“這個月底,‘渾水摸魚’活動要開始了,前期有很多準備工作。”
“渾水摸魚”是2018年以來,萬峯林景區、興仁市屯腳鎮鯉魚村等地推出的一項户外體驗活動。萬峯林景區在“福”字稻田和麥子山莊的兩片水田,設了兩個“渾水摸魚”點,“每年從4月底到10月底,只要天氣好,每天都有‘渾水摸魚’活動,很受歡迎。”羅益川説,稻田養魚,是苗族農耕文化發展史中一種特有生計方式,苗族人民通過實踐認識到稻田養魚有很多好處,魚不僅吃雜草還能攪松泥土,魚糞能肥田等,這些都有助於水稻的生長。
黔西南州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渾水摸魚”是黔西南“大山地旅遊”的“延展板塊”。
黔西南匯聚了峯林、高原湖泊、瀑布、峽谷、地縫、天坑、等豐富的山地資源。如何念好“山字經”,將山地資源轉化為旅遊優勢?該位負責人説,2015年10月,首屆國際山地旅遊暨户外運動大會落户黔西南,自此開始,黔西南連續舉辦了五屆以山地旅遊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峯會。黔西南投資40億元,建設了萬峯湖野釣基地、二十四道拐汽車拉力賽基地、山地自行車賽事基地等十個户外基地,培育開發了徒步、自行車、越野車穿越、野釣、漂流等各類山地户外運動賽事活動。“2019年,萬峯林景區就舉辦了自行車聯賽等7場大型賽事活動,平均兩個月一場。目前,山地旅遊、户外運動已成為黔西南旅遊產業的重要支撐和代名詞。”
“2017年開始,户外運動向農耕文化延伸。”該位負責人説,每年春耕時節,萬峯林景區等地舉辦插秧節、農耕文化節;9月舉辦秋收節;“渾水摸魚”貫穿春夏秋三季,“耕田、插秧、割稻子、打稻穀、扎稻草人、捉鴨、摸魚,活動內容很豐富,‘旅遊+農業田園’既讓遊客體驗到了農耕樂趣,更有力帶動了周邊經濟發展、羣眾增收。”
朱玉美認為,農耕文化節、“渾水摸魚”等活動,幫助萬福村揚了名,“很多外地人到村裏參加活動,村裏的農家樂、蛋炒飯名氣越來越大”。而且,設在“福”字稻田的渾水摸魚點,用的是流轉的土地,“4月到10月,只要搞渾水摸魚,萬峯福稻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就會聘請村民幫忙,每人每天能賺100塊錢,加上土地流轉費,所以這兩年,不少村民都拿到了兩份收入”。
戴時昌表示,脱貧攻堅戰中,黔西南通過對鄉村旅遊的開發和利用,旅遊扶貧發揮出輻射帶動作用,有效帶動了村民增收創富力度。“下一步,黔西南州將全力實施文旅興州戰略,鞏固好脱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入推進文化旅遊業產業化發展、深入塑造文化旅遊發展名片,加快形成全域山地發展新格局”。
2018年以來,各年度黔西南州政府工作報告均對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作出了安排。去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國共產黨黔西南州第七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在興義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中共黔西南州委關於實施文旅興州戰略的決定》。今年3月29日,在黔西南州八屆人大七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州長黃興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提出“文旅興州”,強調十四五時期,“紮實推進文旅興州‘十大工程’,促進‘旅遊+’融合發展,努力將黔西南州打造成為黔滇桂三省(區)接合部文化旅遊中心、國際山地旅遊目的地、全域旅遊示範區”。
新京報首席記者 王姝 編輯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