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前不久,開辦22年的北京獨立書店“盛世情”停業當日,其手寫告別信刷屏互聯網,引發大眾對於實體書店生存現狀的討論。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有4061家實體書店新開面世,同比淨增2488家。實體書店真實情況到底怎樣?經濟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經營狀況普遍低迷的大環境下,實體書店的建設發展既要兼顧社會價值,也不能脱離商業屬性,要在不斷探索創新中找到符合自身的突圍之路。
“書店漸遠,記憶永存。願文化殷盛,人能祥和。”前不久,開辦22年的北京獨立書店“盛世情”停業當日,這封手寫告別信迅速刷屏互聯網,引發眾多網友對於書店生存現狀的討論。此前,言幾又等知名連鎖書店的網紅門店也相繼謝幕……人們不禁疑惑:實體書店,是否已步入黃昏?
然而,《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有4061家實體書店新開面世,同比淨增2488家。在經營狀況普遍低迷的大環境下,實體書店數量竟不減反增。真實情況到底怎樣?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實體書店經歷了什麼?該如何創新模式,順利突圍?
空有情懷,書香難持久
“書店是許多中國人的文化記憶,也是不同城市街頭巷尾令人難忘的人文景觀。但這一切都在發生改變。”望着“盛世情”書店匆忙作別的“背影”,20年的老顧客、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勇向記者回憶實體書店的潮起潮落。從少年時代在新華書店門口排長隊,到青年求學時在“盛世情”以文會友,再到如今,他剛為學生列出課業書單,學生隨即就在互聯網平台下單折扣書籍。隨着大眾消費方式、文化思維、閲讀習慣迅速變化,傳統實體書店似乎“追趕”得愈發吃力。
“每家書店都有自己的模式和際遇。逛書店、選書、買書,甚至在書店裏抱着一本書看半天,這都是傳統行為,是現在許多人無法做到的。與連鎖書店的自我調整和資本運作相比,獨立書店處境必然艱難。當讀者不再光顧書店,獨立書店也就到了關張倒閉之時。”趙勇認為,唯有與時俱進、供給創新,才有可能讓實體書店更好生存,更好地為大眾文化生活服務——但這還需要時間。
2020年,受疫情影響,實體書店行業陷入低谷。空蕩的書架間,店員們在例行消毒,偶然往來的顧客數量比店員還少。這是2020年上半年許多實體書店的常態。
談及具體經營情況,大部分書店選擇避而不談,卻對慘淡經營的場景記憶猶新。北京一家書店店員回憶,疫情期間,店內每天銷量最多也不過十多本,有些愛書的員工實在不忍,甚至自掏腰包買走店內書籍。去年2月,“書店行”對1000餘家實體書店的問卷調查顯示,91.97%的書店幾乎沒有任何收入來源,37.02%的書店資金儲備僅能維持不足一個月,42.02%的書店撐不到3個月。
現實來看,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
“疫情,只是導火索。”不少書店負責人表示,線下圖書業務收入毛利率平均僅為30%,卻是書店主要收入來源。互聯網衝擊下,很多人來書店只看不買。靠文化活動拉動客流,往往是文化公益效益遠大於經濟收益。“書店日租金每平方米三四塊錢,再加上輪值員工每人每月6000元左右的薪金,以及每月3000元左右的水電費。一天若沒有千八百的收入是不行的。”南京首家24小時開放的公共閲讀空間“二樓南書房”負責人陳燁告訴記者。
房租、人工,都可以成為壓垮實體書店的最後一根稻草。每位書店經營者都心懷理想,也必須面對現實。書店經營既然是一門生意,就必然面臨優勝劣汰的考驗。顯然,光有情懷,經營不好書店。
對此,書店經營者們並沒有“坐以待斃”。
多元模式,變局中涅槃
今年清明節假期,南鑼鼓巷入口處人流湧動,兼具現代藝術性和古典京味兒氣息的“南鑼書店”,成為許多人探尋北京胡同文化的“打卡地”。人們不知道的是,這家不滿“兩歲”的新生代“網紅書店”,剛剛經歷過一場蜕變。
“開辦書店,不僅要有情懷,還需要團結更多力量、思考更多維度。”南鑼書店創始人温京博説。2019年,作為海歸藝術家和青年教師,温京博與高校教師付建軍懷揣着復興衚衕文化的願望,承擔起南鑼書店的整體設計和經營工作。這是一家與國企合營的創新模式書店,主打衚衕文化與文藝沉浸體驗。當一切剛步入正軌,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書店成長的步調,精心制定的營銷計劃還有特意準備的年貨文創產品沒了用武之地。
困境中的沉澱,亦是破局的關鍵。温京博意識到,在差異化特色基礎上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才是實體書店發展的支點。2020年8月22日,南鑼書店聯手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展的“露天展映”正式啓動,成為疫情陰霾下勇於破局的文藝先聲。隨着疫情得到控制,書店內外重新熱鬧了起來。“未來我們還會嘗試將更多知識講座、親子項目等文化活動帶到書店,以多元化行銷來激發書店活力和帶動營收。”温京博告訴記者。
對此,文化學者崔岱遠表示,迴歸實體經營並尋找文化體驗中的差異化,是書店破局的必由之路。“2020年,北京投入2.4億元扶持資金助力實體書店,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本土文化閲讀空間破繭而出。”崔岱遠告訴記者,無論是老牌新華書店、三聯韜奮書店等國營書店,還是依託城市區域特色建設的全民暢讀藝術書店、南鑼書店這類合營創新模式,一些書店沒落了,一些又應運而生,它們的際遇折射出了時代的發展。
思維創新,跨界煥新生
變局之中,一些房地產和互聯網行業公司嘗試投資實體書店,將“財商”融入“書香”。
藉助商場選址地利優勢,2020年世界讀書日當天,無界書店創新推出“無界盲選”,引發當地讀書愛好者的關注,多次緊急補貨仍一再售罄。
“搭上‘盲盒經濟’的快車,既為實體書店帶來熱度,也為進一步開展多元業務提供了可參考模式。”無界文化總經理陳丞告訴記者,盲盒經濟是疫情之下實體書店“曲線救國”的新嘗試,類似還有直播帶貨等多元業務轉型,大家都在不斷摸索。
由格力地產創辦的無界書店,似乎已經逐步突破書店本身的概念界限,逐漸實現着由“藝文空間”到“城市文化客廳”的轉變,成為珠海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和朋友經常到無界書店看看,買文創、看書、喝東西都可以。”珠海市民劉玉潔告訴記者,作為一家開在商場的書店,這裏更像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公園。
互聯網思維,也改變着實體書店的格局。“用户永遠是第一位的,經營者要適應經營用户的思維。”廈門十點書店總經理黃曉玲説。2018年底,文化品牌“十點讀書”的全國首家實體書店在廈門開業,依託其在線上搭建的完善供應鏈與在全網積攢的3800萬粉絲,店鋪經營逐漸步入軌道,線下每日為線上貢獻的活躍會員數量越來越多,日均流水突破200萬元,各地分店也籌備落地。
經營壓力大,緣何實體書店數量不減反增、跨界開店者層出不窮?
從經營傳統書店到加入十點書店團隊,副總經理俞正輝告訴記者,各行業入場書店行業並非一時衝動。“就像是為什麼人要爬山,因為山就在那裏。”他與同事們相信,書店在精心設計與系統化思考下,即便會短期佔據現金流,但對於用户價值的培養、品牌價值的提升,實體書店擁有長遠而深刻的價值。
探索突圍,商道助文脈
採訪中,不少書店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雖有各界大力扶持,書店數量也在增加,但書店在圖書價格、活動場地等方面均存在短板。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慶祥認為,隨着社會發展和經濟轉型,新一代書店需要從社會形象方面重新定義,應開創屬於書店自身的空間美學、營銷美學等設定,同時自主承擔起打破文藝創作者與普通大眾、城市與鄉村、過去和未來之間界限的使命。
共同打造當代讀書的文化生活方式,是眾多實體書店正在與大眾彼此尋找的默契。
下午三點,作家阿乙準時踱步到住處附近的單向空間書店,點上一杯咖啡,打開筆記本,繼續寫作。不時有認出他的讀者與他相視而笑。作為中國第一批“駐店作家”,阿乙眼中,在每座城市的書店中,知名音樂人、作家、電影人,經常與光顧書店的顧客們並肩而坐,是一件樂事,也許會是未來的一種常態。
改建有紀念意義的舊建築物並加以活化利用,落地田野鄉村,也是特色書店的一條新路。阿乙認為,“關舊店開新店,是書店正經歷的蜕變和沉澱。海外很多知名書店有着悠久歷史,也被作為旅行目的地之一,比如阿根廷的‘雅典人書店’,就改建自一座古老的劇院。中國成熟的書店品牌,在設計上不亞於海外名店,也正成為一座城市的標誌。比如先鋒書店,他們很多選址在古道、山村,但並不比城裏的銷售額差”。今年是南京先鋒書店創立25週年,其前開設的18家書店中,有7家選址于山川田野間打造“鄉村店”,以書店為媒介凝聚當代文藝,在舊建築物上邀請名設計師改造活化,在形成具有風格特點的旅遊地標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文旅經濟發展。
阿乙曾見到創始人錢小華重返“鄉村店”探訪,當地父老鄉親拿着當地特產向他致謝的情景。“我理解這種感受,地方政府越來越注重文化與產業相結合,更多成熟的商業模式正鏈接起城市與鄉村。”
行業之外,規則需完善
實體圖書行業要實現突圍,除書店自身要苦練內功、創新經營模式外,不少專家建議,整個行業應在圖書定價制度建設、整合書店後端資源等方面發力。記者瞭解到,如西西弗、十點等複合型連鎖書店,其圖書收入通常佔據門店總收入的七成以上。可見,實體書價格策略的制定,對於實體書店的盈利尤為重要。
《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指出,中國實體書店業的發展面臨內部惡性循環——書越出越多、定價越來越高,但單冊平均印數越來越少、折扣越打越高,實體店與網店書籍售價差距越來越大。專家表示,在我國,建立一個圖書價格公平交易規則是有必要的。
如今,實體書店的意義不僅在於滿足讀者看書、購書需求,更是城市精神文化地標的體現,發揮着作為城市文化交往平台的公共作用,深入融進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中。
在推動全民閲讀、建設書香中國的社會氛圍下,不同類型的實體書店正各顯其能,歷經“寒潮”考驗,推陳出新、整合資源、厚積薄發,湧動出“春風吹又生”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