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益陽市清溪村是周立波筆下充滿鄉土鄉愁,激盪改革風雲的樂土,因農業合作化的實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山鄉鉅變;60多年後,清溪村裏青石小路、白牆青瓦、田園荷塘、燈籠高掛,不但風光秀美,村裏還有了立波故居、連環畫長廊、清溪劇院、網紅民宿等等著名景點,清溪村成為了山鄉鉅變第一村。
即日起,我們將啓動“新山鄉鉅變,新春走基層”活動,走進益陽清溪村、黃石村等幾個各具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示新時代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特色產業、智慧農業、異地搬遷等方面發展變化,譜寫時代山鄉鉅變畫卷。
新農村:原來的髒亂差變成大花園
走進益陽高新區謝林港鎮清溪村,這裏正在舉行清溪國潮年貨節,年貨節上展示了羊舞嶺窯、危福興毛筆、有成齋綠豆糕、明油紙傘、小鬱竹藝等五大非遺產品的製作技藝,市民可現場學藝;還有地花鼓、益陽彈詞、巨型蝦子起拱等經典民俗表演,活動現場年味十足。道路兩旁還掛滿了紅燈籠,五彩繽紛的彩燈更是為新年增添了濃厚氣氛。
和60年前相比,現在的清溪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就是爛泥巴路,茅草房,旱廁,垃圾到處丟,到處都髒亂差。”75歲的周賓興説,他想也不敢想,60多年後,自己住上了漂亮的別墅,出門就是柏油路,村子裏春天裏有桃花開,夏天荷花開,秋天丹桂飄香,冬天臘梅綻放,清溪村變成了一個大花園。
“伯伯周立波筆下的美景願望實現了。”原來,周賓興是作家周立波的堂侄子,他第一次讀《山鄉鉅變》這本小説還是十來歲的時候,當時對農村情況的描寫,就是寫的清溪村裏的真實狀況,書中人物的原型也都是當時的一些親戚和熟人,比如自家的表叔、堂弟。除了道路硬化了,房子變漂亮了,環境更美了,周賓興説,他感覺村子裏最大的變化就是村民們思想上的變化,“以前大家不怎麼關心國家大事,更別説關注環境衞生、社會進步了,村子裏經常有鄰里間、婆媳間吵架的事情發生。”周賓興説,現在大家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但會主動建設好、打理好自己的家園,努力掙錢、還會關心國家大事,遇到哪家哪户有困難,或者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事情,大家還會主動捐款。
打造14個景點,開發優質旅遊項目
清溪村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鄉土文學巨匠、斯大林文學獎獲得者周立波的故居,也是其《山鄉鉅變》《山那麪人家》等小説的創作背景地。因為紅色文化基因濃厚,自然景色清新秀美,清溪村榮獲了“中國鄉村紅色遺產名村”“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等榮譽。
2018年開始,清溪村啓動提質改造,打造了印象廣場、連環畫長廊、清溪荷塘、立波梨園等 14個景點,開發了精品民宿、清溪劇院、映山紅花谷等優質旅遊項目。
在清溪展館內,通過立體沙盤和最先進的全息技術,將清溪村的過去、現在、未來更為直觀的呈現在大家眼前。在《山鄉鉅變》中,大量運用了益陽的方言俗語,人物刻畫生動鮮明。展廳內就採用5d投影技術,自動語音播報和人物故事情景,再現了山鄉鉅變小説中比較著名的片段,及湖湘風格的建築和益陽的風土人情。
周立波故居由復原陳列和周立波生平業績陳列組成,生平業績陳列採用圖片、場景寫實等展示手段,生動地展現了周立波的風雨人生和文學成就,復原陳列從生活、學習等角度展示了周立波的生活經歷和成長曆程。自開放以來,周立波故居年均接待參觀遊客逾40萬人次。
謝林港鎮黨委書記曾逸文介紹,清溪村面積約為3平方公里,其中清溪景區面積1.6平方公里。從2018年啓動提質改造後,清溪村人均年收入從以前的2萬餘元提升至4萬餘元。為提升清溪村整體產業輻射能力,還聯動了北峯垸、謝林港村等周邊五個村同步開啓鄉村振興建設,以打造全新的清溪村,同時將清溪村旅遊區擴展到整個謝林港鎮,更加充分的塑造山鄉鉅變的總體概念,規劃上形成“一軸兩核五廊六村”的“泛清溪”發展格局。下一步計劃完成志溪河河道整治與生態修復,建設中國當代作家作品簽名本珍藏館、山鄉鉅變陳列館、清溪智慧漁業展示館、清溪書屋、書香民宿、文學藝術幼兒園等工程,進一步促進清溪村生態、人文、產業等要素融合發展,形成“互聯網+旅遊+文化+康養”的完整新型業態鏈。
新農人:吸引一大批人返鄉創業
新農村的建設中,也湧現出不少的新農人,正是因為他們的返鄉創業,也給新農村建設帶來了新生力量。周賓興的女兒女婿就是村裏第一個開始做民宿的,2019年,周琴和老公周輝回到清溪村,開始打造農家樂清溪壹號。
“我們以前是在外面做工程建設的,看到現在農村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覺得前景很不錯,所以也決定回家鄉建設新農村。”周琴説,目前他們投資了近1000萬元建農家樂,還承包了後山大約10幾畝地,在清溪村打造了一個宜居宜遊的民宿綜合體。清溪壹號背靠綠水青山,庭中流水潺潺,小院秀麗精緻,側間佈置了一間書屋,夜間温馨的枱燈,在這山林間更顯靜謐。
周琴説,作為周立波的後人,他們要把村子建設得更好,齊心協力助力第二次“山鄉鉅變”。他們將盡快開展第二期工程,把後山利用起來,放置星空房、設置遊步道,讓更多人感受到清溪村的好山好水,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作家來此感受周立波筆下清溪村的變化。
在清溪壹號的後廚,記者還見到了廚師周武,他説,以前一直在三亞打工,離家遠,照顧老人小孩很不方便,現在能在家門口工作,他感覺很幸福。
還有清溪院子的遊佳麗,她是謝林港鎮雲寨村的村民,之前是在廣州、珠海、東莞做餐飲,開設了300多家分店,但是很難有時間回家與家人團聚。在瞭解到清溪村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後,她決定回家鄉創業,不但可以常和家人團聚,還能帶動當地老百姓的就業。清溪村的巨大變化不僅吸引了本村人返鄉創業,甚至還吸引了不少外鄉人。益陽桃江人劉芳之前在深圳、北京做文化項目,在看到謝林港鎮的變化和前景後,他來到謝林港鎮創辦了犀牛工坊。“不管是本村人,還是外鄉人,這都是黨建引領新農村建設,帶動了這一批新農人。”曾逸文介紹。
新農品:稻田+項目,實現三產融合
一般的基本農產品銷售受限,收益甚微,稻田在秋冬季節經常是閒置的,那如何在這些情況下提升農田的產值、增加經濟效益呢?清溪村在新農品上也下了不少苦功夫。“我們開始探索研究稻田+以及相關的品牌效應。”曾逸文介紹,謝林港鎮打造了一個稻油輪作示範基地,面積約1200畝,主要是種植湖南農業大學官春雲院士培育出來的高油酸油菜品種“湘油708”,是油、菜兩用型品種。油菜薹可以食用,含有豐富的鈣元素、鉀元素、和維生素E;高油酸菜籽油也是營養健康的優質食用植物油。謝林港鎮黨委書記曾逸文介紹,通過院士的品牌效應,加上產品的功效效應,從農產品的生產種植、到加工、宣傳銷售,“都要形成產業鏈,一條龍服務到位。”
他們還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院士團隊合力打造了湖南優質水生生物繁育加工研究院,培育出來的鯽魚具有肉質鮮美、繁育週期短、個體大、抗病能力強等四個方面的特點。“我們利用流轉的1200畝土地打造示範基地。”另外,他們還和上市公司國聯水產聯合打造了2100畝的稻蝦供養基地。這些就是謝林港鎮的新農品。“有院士給我們做宣傳,有上市公司幫我們做保證,就是不一樣的農產品。”
截止2021年11月份,謝林港鎮特色農業實現收入合計約5800萬元,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生產水平得到較大提升,1000餘名村民在家門口解決了就業問題。
瀟湘晨報記者黎棠益陽報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户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報料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