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記|深井“蜘蛛俠”

蹲點日記|深井“蜘蛛俠”

記者 姬生輝 丁安順 見習記者 常文彬 通訊員 張紅芳 李 濱

1000米的高度是什麼概念?如果換算成現代寫字樓的建設標準,至少要300層。試想一下,如果站在樓頂向下眺望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蹲點日記|深井“蜘蛛俠”

位於濟寧任城區境內的唐口煤業公司(以下簡稱唐口煤業),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井筒垂深超千米的礦井之一。在這裏,有一個16人組成的井筒維修班,他們的工作地點便是提升高度1029米的井筒,以及地上63米高的井架。一根保安繩、一雙防滑手套,井筒維修班的工人們宛如電影中的“蜘蛛俠”,常年奮戰在礦井的咽喉位置,以實際行動守護着礦工兄弟的生命通道、礦井的安全生產通道。

“上天入地”

千餘米間的堅守與責任

1月13日,農曆臘月廿二,早上6點,天空泛起薄霧,氣温降至零下4℃。臨近村莊零零星星的爆竹聲劃破清晨的靜寂,唐口煤業大門口懸掛的帶有“歡度春節”字樣的4個大紅燈籠散發着春節喜慶的氣息,這座現代化礦井將迎來嶄新的一年。39歲的孟祥福是井筒維修班的班長,他從宿舍來到班組學習室,工友們陸陸續續地趕來。簽到、點名、學習等例行程序之後,孟祥福照例分配新一天的工作任務。“安全,安全第一……”早會結束前,孟祥福再一次強調。按照分工,班長孟祥福、副班長陳健各帶領4名工人負責主、副井的井筒安全巡檢;班長、副班長各帶兩人分組要爬到63米、43米高的主、副井井架頂端檢查天輪運轉情況;剩下的兩名工人隨機待命。

蹲點日記|深井“蜘蛛俠”

“主井內有4個箕斗,每個裝載煤炭量15噸,負責將煤炭從井下提升到地面;副井中運行的罐籠負責工人和物料的上下井運載。”孟祥福説。記者跟隨孟祥福進入主井檢修罐籠,90秒鐘後下到距離井底120米的工作地點。根據巡檢機器人的檢查,此處罐道橫樑上積累了一些煤渣,如不及時清理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孟祥福和28歲的鄭子輝準備進入井筒之中,他們雙腳小心翼翼地踩在不足一平方米的箕斗頂端,在工友的輔助下,把一根鋼絲繩固定在兩根豎梁之間,將腰間保安帶的另一端固定在鋼絲繩上。之後,他們從工友手中接過一塊長3米的木板,放在兩根橫樑之間。踩在木板之上,兩人使用專用工具將煤渣清掃乾淨。雖然僅僅十幾分鍾,漆黑井筒中的兩人動作嫺熟,記者卻將心提到了嗓子眼。63米高的主井架下,41歲的馬斌和33歲的王海峯穿上棉衣、戴上棉帽,開始沿着鐵質懸空梯向上攀爬。隨着高度的增加,鐵梯的坡度越來越陡,甚至達到60°。記者跟他們爬到中間位置,雙腿不自覺地抖起來,向下望去一陣眩暈,只能抓緊扶手緩慢向上走。馬斌和王海峯早已習慣,即使身上帶着工具,短短10多分鐘便來到井架頂端。在主井架頂端平台,兩個直徑4.5米的天輪連接着多根鋼絲繩,兩人認真檢查着天輪兩側的滑輪軸承,添加了潤滑脂。“説不緊張是假的,我們的責任就是守好礦井的咽喉,保障礦井的安全生產。” 憨厚的王海峯説。“能上天,能入地,同事們的本事大着呢!”性格開朗的馬斌笑着説,每天在1000多米的垂直工作面工作,他們早就練就膽大、心細的絕活。

團隊協作

是工友更是師徒和兄弟

唐口煤業-400米到-800米的位置為含水層,井筒的此段位置淋水多,易造成罐道梁、首繩、尾繩鏽蝕。每天排查並處置此段位置的安全隱患是井筒維修班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早上9點,上井短暫休息10多分鐘後,智能巡檢系統檢測到井筒-800米處出現故障,孟祥福顧不得喝上一口水,立即招呼工友查賢龍穿上雨衣,乘坐罐籠下降到故障位置。經過仔細排查,原來是罐道樑上一個螺母因生鏽鬆動了。兩人將半個身體探出罐籠外,冰涼的淋水如瓢潑大雨般落到身上。“一、二、三……”孟祥福將一把大扳手口固定在螺母上,查賢龍用力按動着扳手壁,當兩人更換完螺母再次回到罐籠中時,雙手下垂後,袖口的水瞬間一條線流了下來。

蹲點日記|深井“蜘蛛俠”

“井筒作業環境特殊,幾乎所有工作都是通過團隊協作完成的。”孟祥福告訴記者,多年來,大家形成一種默契,有時一個眼神便能明白彼此的意圖,“一個月的20多天,工友們都在一起,遠遠超過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彼此之間早已上升為無比信任的師徒情、兄弟情”。井筒維修班的16人中,52歲的陳健最年長,前年剛加入的鄭子輝是最年輕的一個。身為副班長的陳健是大家口中的陳師傅,有着25年煤礦工作經歷的他是班組的“定海神針”。“年齡大了,大家都很照顧我,一些重活他們都爭着上。”陳健發揮經驗豐富的優勢,帶新人、傳心得、教技術。父親從井筒維修班退休後,鄭子輝通過招工進入礦井,主動加入到父親曾經所在的班組。“上班前一天,不善言辭的老爸説,在煤礦工友就是親人,甚至值得以生命相托。”一年多來,他對父親的話體會愈加深刻。剛工作時,他跟隨孟祥福在井筒作業,忘記檢查加固保安帶便一步跨到箕斗上。上井後,孟祥福二話不説上來就是一巴掌。“當時臉上火辣辣得疼,但我明白嚴厲背後是關心和愛。”責備之後更多的是技能的傳授,在孟祥福和陳健的帶領下,井筒維修班常態化開展技術“充電”,包括鄭子輝在內的多名年輕人都成長為業務骨幹,班組多次在公司的技能比武中取得可喜成績。

以礦為家

為礦井發展奉獻光和熱

工人們在主井卸載站檢查過箕斗運轉情況後,已是下午5點30分,一天緊張忙碌的工作畫上句號。透過機房的窗户向外望去,夕陽映紅了半邊天,將整個礦井映襯得越發壯觀、美麗。孟祥福久久凝望着,“看我們的礦井多漂亮。”2006年1月,煤礦投產他就來到這裏,已是整整17年頭。煤礦春節停產期間,卻是井筒維修班最忙碌的時候。今年春節假期,包括孟祥福在內的多數工友依然要堅守崗位。下班剛回到宿舍,孟祥福的手機鈴聲響起,遠在泰安肥城的妻子打來視頻電話。“春節不回家了,要堅守崗位嘞。”妻子照舊叮囑他注意安全、安心工作;旁邊7歲的小兒子哭鬧着要爸爸回家。“孩子聽話,煤礦也是我們的家啊,守好了大家才能有我們的小家……”掛斷電話,一個多月沒回家的孟祥福眼眶濕潤,沉默了好久。

蹲點日記|深井“蜘蛛俠”

天黑了來下,礦區內道路兩旁的樹上懸掛的彩燈亮了,好似天空中的點點繁星。孟祥福和幾名工友走在路上,有説有笑起來。他們從食堂打來飯菜,大家圍坐在桌前吃飯,熱騰騰的飯菜香味瀰漫屋內,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作為職工代表,孟祥福參加了1月10日召開的公司職工代表大會。當問起近年來礦井的發展變遷,孟祥福的言語中滿是驕傲,“2022年,我們全面完成年度任務目標,職工的的獲得感、幸福感都是實實在在的。”孟祥福感觸更深的是礦井的智慧化建設,“無人巡檢機器人、温度傳感器、振動傳感器等高端科技廣泛應用,為我們的工作賦能添翼,幹勁更足了。”作為唐口煤業井筒維修班的第一任班長,現為提供工區區長的徐德強介紹,近年來,唐口煤業持續加強智能提升系統建設,先後在主、副井配備了設備健康狀態管理系統、軌道式巡檢與定點監測相結合的巡檢系統、井筒智能監測系統,實現了對設備運轉的實時監控,“新時代賦予了我們新使命,相信我們的礦井明天會更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70 字。

轉載請註明: 蹲點日記|深井“蜘蛛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