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盼望着,盼望着,五一來了。

只不過,盤算了很久的出行計劃,還是被現實打敗,選擇在家裏“躺平”。

閒來無事,整理手機裏的照片。

翻到了2020年之前出去旅行的照片,突然發現,這三年再也沒有好好旅行過,哪怕一次。

跟着照片,回憶起前些年的五一假期,去了趟桐廬。

彷彿真的走進了《富春山居圖》的畫面,青山綿延,綠水環顧,如一幅遺世千年的水墨畫卷。

也難怪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揮毫走筆。

恨自己筆太禿,不能描繪它的風情於萬一。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現在大多是為了出差,來去匆匆。

到達一座陌生的城市,甚至還沒來得及感受它的風土人情,便倉促離去。

畢竟誰也不知道,下一個黑天鵝事件將會發生在哪裏。

話説,或許是因為南方最近的天氣多變,晴雨不定。

因為空氣潮濕,故很多茶友來諮詢與存茶相關的問題,無外乎是問:密封要怎麼做?家裏什麼地方比較乾燥?需要額外買什麼設備嗎?……

而其中有一位茶友的提問引起了我們的興趣。

他説:是不是南方存白茶特別容易發黴?

細想之下,“北方存茶和南方存茶的差異”一直是熱點,大家對這個話題的關注度也很高。

那麼,趁着假期,我們來好好聊聊。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2》

只有親自在南方生活過,才能對“潮濕”二字有深切的體會。

到了夏天,即使上午萬里無雲,豔陽普照,到了傍晚也常常會無端地落下一場雨。

而在雨季的日子,霏霏不絕的黃梅雨,朝夕不斷,旬月綿延。

尤記得學生時代,放學回家穿過屋檐交錯的、迷宮式的長巷短巷,風裏雨裏,梅雨湮湮。

小鳥在屋檐邊躲雨,行人則一躍而過,跳過路邊的水坑。

無窮無盡的雨,纏綿不絕,那種從頭到腳,從裏到外都濕漉漉的感覺,每年都必須經歷。

春天回南天,家裏四處濕噠噠;夏天是雨季,潮濕與悶熱共存;冬天濕冷刺骨,或許唯有短暫的秋天才能感到乾爽一些。

正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南方的存茶條件堪憂,更沒辦法存出優質的老白茶。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但現實看來,並非如此。

就拿村姑陳倉庫裏的白茶來説,福州作為一個標準的南方城市,一樣經常下雨,一樣天氣潮濕。

但大家收到的白茶,不照樣是乾燥的,存得挺好的嗎?

再説了,福鼎也很濕潤,尤其是在山上,雲霧繚繞,水汽充沛。

可老S家的白茶,因為倉庫全部按照標準化來佈置,所以仍然是茶氣撲鼻,乾燥舒爽,用手輕輕一碰,葉片就碎了,代表幹度達標。

比如,離牆離地,倉庫地上要用木板墊高10公分,茶葉才不容易被地板上的水汽影響。

又比如,抽濕機和空調24小時不停止地運轉,保證倉庫裏恆温恆濕,温度維持在25℃左右,濕度控制在45%以下。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另外還有很多細節,這裏就不一一例舉了。

不過,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那就是防潮。

防止水汽侵襲白茶,防止白茶被水分干擾之後,跑氣、受潮、變質、發黴、長毛……

所以説,南方固然潮濕,但存出優質老白茶的也大有人在。

但如果非要扣帽子,稱“南方存白茶很容易發黴”,那就有點強詞奪理了。

白茶會不會發黴,關鍵要看儲存條件。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3》

北方存白茶,的確比南方更有優勢。

如果説南方是因為太潮濕,讓人覺得渾身濕漉漉的不舒服,那北方就是因為太乾燥了,讓人時刻想要加濕。

曾經去過一個北方城市出差,彼時正值冬天,室內供暖特別好。

但只呆了幾個小時,便覺得哪哪都“幹”,像只缺水的魚。

要知道,在我們南方几乎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只患太濕,不愁太乾。

聽同行的朋友打趣説,夏天去沙漠的時候,都覺得濕度比這裏大。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路邊的落葉,不管是黃葉還是綠葉,一腳踩下去,就會咔嚓變成粉末。

打開的薯片不用擔心一個晚上就變軟,吐司麪包忘記放進冰箱,第二天就會變成嘎嘣脆的麪包幹。

若是哪位勇士洗完臉不塗保濕就出門,被北風那麼一吹,就等着臉蛋皸裂爆皮吧。

也自從那時開始,養成了隨身帶噴霧的習慣。

不管什麼時候,護膚的水霧噴在臉上,有融融的暖意。

但乾燥歸乾燥,不代表北方的空氣中完全沒有水分。

只是相對於南方的潮濕而言,北方的空氣濕度低,呈現出乾燥的氣候特點。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生活在北方的茶友,或許是因為對發黴沒有太多的直觀認識,便以為北方存白茶一定安全,不會變質發黴。

可北方也有雨季,到了那時候,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同樣不會太低。

如果沒有做好密封,讓白茶長時間暴露在空氣裏,那麼,空氣中的水汽,再加上特定的温度,足以讓白茶過度發酵。

久而久之,變質發黴的種種跡象,統統找上門來。

先是香氣變淡,再是漸漸產生雜味、怪味,接着各種酸味、巧克力味、煙味、倉味等愈發明顯,最後走向發黴。

因此,就算是在北方,就算是秋冬的北方,空氣中的水分子依然不能忽略。

如果不做好儲存,北方的受潮發黴或許會來得比南方慢一些,時間會拖延一些,但絕不會缺席!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4》

白茶圈裏,不存在所謂的幹倉、濕倉,也沒有南方倉和北方倉之分。

因為不管各位茶友身處何地,無論白茶存在哪裏,都應該遵循密封、乾燥、避光、陰涼、無異味的原則。

我們可以人為地去控制房間的温度和濕度,為白茶提供一個良好的倉儲環境。

比方説,在我們的茶友裏,有一位姐姐生活在離赤道很近的城市。

查了一下,那座城市的空氣濕度,常年在70%以下。

姐姐説,自己從小在那長大,早已習慣了雨熱同期,又悶又熱的氣候。

不過,直到她開始存茶,才明白“細心”和“不細心”存出來的白茶,差別有多大。

剛開始的時候,收到的白茶,只是隨手擺在辦公室的書架上。

喝完茶以後,也沒有及時地把箱子密封回去,而是想起來了,才會去密封。

甚至有時候,因為天天都要開箱取茶,乾脆就不密封了。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發現箱子裏的白茶香氣淡了,還散發着陣陣酸味。

她敏鋭地發現,這款茶葉的風味變了,肯定是沒存好,變質了。

吃一塹長一智,後來再存茶,便學聰明瞭,不但每次取完茶以後都立刻密封起來,離牆離地放置,而且到了雨季,還會開抽濕機。

如此一來,再也沒有聽説她的白茶被存壞了。

反倒是經常和我們分享,幾年前存的某某款白茶,現在已經陳化出了哪些香氣,哪些滋味。

茶友的親身經歷也證明了,就算是在南方,也能存出優質的老白茶。

只不過,的確需要比生活在空氣乾燥的北方的茶友,更加細緻、耐心地存茶。

而北方的茶友,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該密封密封,該抽濕抽濕,切勿不管不顧,隨便存茶。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5》

白茶的天敵,是水汽。

而我們生活的環境裏,水汽無處不在。

南方的茶友,雖然無法改變外界的氣候,但可以儘自己所能,為白茶營造出一方小小的乾燥環境。

做好三層包裝法,離牆離地,避光密封,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隨機應變,才能打破偏見,證明南方也能存出好茶。

只要不經常開箱,只要放茶的房間夠幹,就不會發黴。

而北方的茶友,則應該利用氣候上的優勢,來保護白茶。

斷不能佔着優勢,就折騰好茶,不密封也不除濕。

默默想了想發黴的白茶裏超標的黴菌,再想象一杯滿是黴菌的茶湯,誰敢喝進肚子裏?

珍惜乾燥,遠離潮濕,才是對白茶最好的照顧。

更多關於存茶的知識

從存茶包裝、存茶環境,再到存茶時的禁忌,存白茶,看緊這些小事

參照茶葉店的存茶做法,能把茶存好?一次性披露三種錯誤存茶方法

散茶、餅茶、春茶、秋茶,不同的白茶該怎麼存,曬曬我的存茶方法

綠茶冷凍,紅茶冷藏,巖茶、白茶、普洱常温保存?這麼存茶就廢了

短期存茶和長期存茶有什麼區別?會買不會存,白茶一樣會變質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93 字。

轉載請註明: 白茶的“南北戰爭”,南方和北方同時存白茶,誰的存茶效果更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