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於地下隱於鬧市,華中地區規模最大地下淨水廠在漢投運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9月23日訊(記者楊絲涵 通訊員胡剛)每天傍晚,家住江岸區瑞雲居的薛阿姨吃完晚飯都會和鄰居們相約來到對面的鐵路橋公園散步消食。“公園建好後,我們每天都會來這裏鍛鍊。聽説公園地下有個淨水廠,但沒氣味也沒噪音,挺意外的。”

22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鐵路橋公園下的淨水廠已正式投入運營,這是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地下淨水廠。

無噪音、無氣味,污水處理廠上建花園

藏於地下隱於鬧市,華中地區規模最大地下淨水廠在漢投運

鐵路橋地上公園。

鐵路橋地下淨水廠是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PPP項目重點子項之一,位於黃孝河箱涵與明渠銜接處。淨水廠為全地下式雙層結構,一、二層分別為操作層與水處理池體,佔地面積2.9萬平方米,相當於4個標準足球場,設計日處理規模為10萬噸。

在鐵路橋公園,記者看見此處綠樹豐茂、桂花飄香,完全感受不到淨水廠的存在。

“鐵路橋地下淨水廠主要收集處理黃孝河箱涵的來水,黃孝河箱涵起於江漢區青年路,總長度約5千米,流經漢口核心區的江漢關片、新華片、花橋片和惠濟片。”中建三局該項目負責人張詩雄表示,因該地是武漢市高密度建成區,有大型商超、住宅、產業園等,為實現城市空間利用最大化,在項目設計之初,團隊就從各方面融入環保理念,將地下淨水廠的地面還原為街頭遊園。為了兼顧項目正常運行、市民遊玩的雙重功能,還引入敞開式天井風格設計綜合管理樓,與地上公園景觀相呼應。

進入地下一層操作間內,偌大的地下空間映入眼簾,工作人員正在中控室內通過智慧管控平台確保設備穩定運行。張詩雄稱,該項目研發了華中地區首個城市級流域治理體系下的智慧管控平台,實現了水廠日常運維管理智能化、專業化。可利用BIM模型三維體驗、視覺化管理、信息集成交互的優勢,快速應對事故風險、科學化決策、提質增效。工作人員只需在中控室操作,就能實時監控、動態調整整個運營等工作。

歷經9道工序,出水回用黃孝河

藏於地下隱於鬧市,華中地區規模最大地下淨水廠在漢投運

鐵路橋地下淨水廠。

水環境治理項目,水質標準是硬指標。進入鐵路橋地下淨水廠的污水,得經過9次“變身”才能排放。

“水廠淨化處理共分為三個單元,分別為預處理段、生化處理段及深度處理段。”項目運營工程師李進解釋,污水首先經“粉碎格柵”,將水中的樹枝、纖維等切小,隨後經細格柵、曝氣沉砂池、膜格柵,濾去雜物泥沙及1毫米以上的顆粒物,達到“減包袱”的效果;隨後,進入生化處理段的污水分別經過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通過微生物的不斷降解消除水中的氮、磷及有機物,達到去污的效果;最終,在深度處理段,污水通過MBR 膜池與紫外消毒間,殺滅其中的大腸桿菌等有害微生物。“水廠採用的國際先進MBR膜處理工藝,過濾孔徑僅為0.1μm,相當於頭髮絲的千分之一,擁有更大的膜通量,能夠除去污水中的微生物、膠體、藻類以及其他引起渾濁的物質。我們把原先自淨能力較弱的黃孝河水體變得更加具有活力,實現持續達標排放。目前,鐵路橋地下淨水廠出水標準為準Ⅳ類,達到景觀娛樂用水標準,就近作為黃孝河明渠生態補水的水源。”

據瞭解,鐵路橋地下淨水廠目前運行穩定,宛如一片“吸濁揚清”的鐵肺,隱藏於鬧市,源源不斷為城市排水管網注入綠色動力。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4 字。

轉載請註明: 藏於地下隱於鬧市,華中地區規模最大地下淨水廠在漢投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