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9年的《沁園春·雪》,為何被稱為“近代詞壇上的第一名作”
如果提及近代史上令國人為之讚歎的一首詩,那就不得不提偉人所作的《沁園春·雪》。
就連近代著名詩人柳亞子讀其詩之後感嘆到,
豪情壯志,意境深遠
提及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還要追溯到紅軍長征時期。當時,偉人與彭總帶領着長征的隊伍來到了陝北。
可詩詞雖做出來了,但偉人卻沒有發表,也沒有令人來觀賞,而是將該詞封存了起來。其實,之所以封存跟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也跟詩詞的形式有關。
當時,偉人率領着隊伍長途跋涉,來到了陝西革命根據地。雖説此行在某種意義上來説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剛到陝西的革命戰士們還沒有找到真正可以落腳的地方,也不知道前面的戰爭該如何的開展。因此,大家心中難免會有些悲觀。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發表該詩,反而會顯得不合時宜。
除此之外,這首詩沒有在當下的環境發表是因為這首詩的表達形式。雖然説詩詞之中表達了山河一片大好的景象,抒發了無產階級要做世界真正主人的豪情壯志,但詩詞的形式卻不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
隨着戰爭爆發,隨着無產階級思想的深入人心,人們推崇的文體形式也從之前的文言文轉變成了白話文。
而《沁園春·雪》這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採用的卻是古體詩的形式,無論是平仄還是長短短句,都跟古體詩有大同小異之處。
古體詩最大的特點便在文縐縐這三個詞上面,這種文縐縐的詩詞雖然能表現出文人的文學素養,但作為普通的老百姓卻很難讀懂,無法做到雅俗共賞。尤其是受到了新思潮新文化影響的年輕人,他們更願意直抒胸臆,用白話文去表達自己的意見。
因此,詩詞之中的含義非常深遠。
並且偉人又是國人的領袖,他的一舉一動必將會引起舉國上下的關注。因此,在發表詩詞時候要尤為謹慎。畢竟這種不符合當下社會背景的詩詞,在表達出來後,會受到輿論的抨擊。
而在做了諸多方面的考量之後,最終還是將這首驚世之作詩雪藏了起來。
就好像《沁園春.雪》一樣,它因為詩詞優美,意境深遠,對於國人,對於文學史都有着一定的教育意義。因此即便是雪藏也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一經發表,振奮人心
1945年抗戰結束,偉人飛去重慶和談。而這首震驚世人的《沁園春·雪》也就在此期間公佈於世了。偉人在重慶和談期間去看望了自己的老友,中國近代詩人柳亞子先生。
見到偉人之時,柳亞子先生便將其抄錄的《長征》與偉人過目,並希望偉人能夠校正傳抄中所發生的錯誤之處。
偉人讀完《長征》這首詩之後,並沒有立即校正。而是將自己與1936年在陝西所作的《沁園春.雪》贈與柳亞子先生。
先生初讀這首詩的時候,便被詩中描繪到場景以及詩詞表達的深意所震撼到,甚至還作了一首和詞以表自己的讚歎之意。並且為了表達自己對於這首詞的讚歎之意,將這兩首《沁園春》送到了《新華日報》希望能夠發表給世人觀賞。
但《新華日報》從未公開發表過偉人詩詞的先例,因此,在發表之前將此事彙報給了總理。希望總理能夠給與一個合理的方案。
總理瞭解此事之後,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先發表柳亞子先生的賀詞。沒想到的是,和詞見報後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不少的民眾想要一睹主席原詞的風采。
正當這時,柳亞子先生與朋友舉辦了書畫展,為了讓世人一睹偉人的風采,便在書畫展上展出了兩首《沁園春》。
當參觀者見到了偉人的墨寶之後不由的讚歎,稱其是驚世之作,甚至有不少人在書畫展上抄錄偉人的《沁園春.雪》這其中就包括了《新民報》編輯吳祖光。
當詩詞抄錄下來後,吳祖光第一個念頭便是將其發表出來,希望國人能夠拜讀偉人的墨寶。無奈當時有很多人勸阻他,説偉人並不願意讓人們知道他能夠寫舊體詩。
但對於吳光祖來説,這樣的詩詞不僅能夠振奮人心,還是可遇不可求的上乘之作。
為此吳光祖不顧有人的勸阻,在《新民報晚刊》上刊登了偉人的《沁園春.雪》。而詩詞發表之後,轟動全國,甚至還被諸多報社轉載。
而此時,偉人在世人的心中不僅僅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更是卓越的文學家,是能夠做出驚世之作的詩人。
萬人傳頌,引人模仿
《新民報晚刊》發表之後,國民黨領袖也讀到了這首詩,並且被詩中的文采所吸引。但這種吸引,除了讚賞之外更多的是比試。
當時的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便緊急召開了內部會議。並召集國民黨內的文人雅士按照偉人的原韻寫幾首詩詞,希望能夠將偉人的氣勢比下去。
所謂模仿,只能夠模仿詩詞的樣式,不能模仿出詩詞所藴含的深意。雖然説,《沁園春.雪》着重在景色的描寫上,但是通過這些景色,能夠折射出更加深遠的意義。
結語: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字一句之間,都給世人展現的山河的廣闊,而從這恢弘的詩句之間能夠讀到的不僅僅是山河的廣闊,更能夠讀到作者的胸懷的。能夠感受到,偉人在深處革命之際,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於信仰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