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夏至炎炎 和睦端午

作者:胡秀萍

6月21日,夏至。夏至的意義就是炎熱將至。今日像往常一樣,早讀英語打卡。喝足桑葚水,帶好遮陽帽,手機鑰匙放包,挎包步行,去新賓公園看荷。荷花池中水少,周邊水淺,荷、蓮出淤泥,長勢也算茂,葉子翠綠,只是葉片小。再有一個月,就是荷蓮的鼎盛期。獨自一人,圍着荷花池走了一圈,唯見一朵荷綻放,還有幾個含苞待開,有幾隻蜻蜓,在水面上飛來又飛去。池中央水深,黑天鵝、鴨子正在戲水。拿出手機,取景拍照。陽光直射,炙烤着大地,感覺火辣辣的,我不想再繼續……

柳樹下坐着兩位老者。一玩手機,另一讀報,都很專注。怕驚動老者,我沿着鵝卵石小路輕輕繞過,返回至新立河公園,正在藉助一健身器材,壓壓腿,拉拉腰。

又聞急急的呼喊聲,一騎三輪的大姐呼另一騎車子的大姐“老楊“,那大姐“老楊”又喚騎三輪的大姐“老高”。老高老楊很近乎,手拉手找一凳子坐下,説説笑笑很有意思。老高説話聲音洪亮又順暢,自然是主角,她説“兩個女兒比兒女雙全好。其理由是女兒跟父母貼心,百年之後,財產均分;兒女雙全的當然很好,但受傳統思想影響,有的兒子無能算計啃老,唯恐財產外流,鬧得兄妹姊弟不和的,比比皆是”。那在其對面坐着的老楊應答“極是”。我在一邊聽,只是給予“微微一笑”。感覺老高説的不太在理,有否孝心沒有性別之分。又聽老高説“有一天,早飯剛過,外賣把雞魚送至門口。忙着給兩個女兒打電話求證,知是老二買的,因心急上班,沒來得及告知”。又補充説“即使到了百年之後,女婿女兒送終也罷”。聽完老高的一番演説,知老高有兩個女兒,老兩口早已退休在家,看上起,也就是五零後的。這老高跟老楊是濱州市老年大學同學,年紀不相上下,還約沒退休的我一起呢。時間快到十一點,我們仨説再見時,我猜測那楊姐,也應有兩個女兒,她們姐妹倆在一起有説有笑,玩得開心至極。

我回到小區,看娃的爺爺奶奶們,已從公園挪聚在樓下納涼,説起明天是端午節,説起《離騷》,説起屈原的愛國與悲壯,以及賽龍舟、吃粽子等紀念習俗。跟我常在一起的姐姐,又補充到”門前要掛艾草,有驅邪護宅的作用,掛單不掛雙”。還要我到她家的菜畦裏剪,我爽快地答應着。上樓拿來剪子,剪下十四根,均分兩把,一把是七根(取“七上”之意),用紅繩子捆好,掛在門一邊,另一捆掛在同住一個小區的侄女家門口。

今年的夏至、端午,接踵而至,祝願親朋好友,健健康康,和睦相處。來共同記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作者簡介

胡秀萍,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第一初級中學教師,喜愛文字,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練習寫作。

隨筆|夏至炎炎 和睦端午

壹點號一點寫作課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4 字。

轉載請註明: 隨筆|夏至炎炎 和睦端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