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王安石為什麼寫《傷仲永》?只是單純的有感而發,還是另有所指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休閒


《傷仲永》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應該讀過,或者聽説過,這篇文章出自於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之手。講的是一個出生於農户家中的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為後天不能夠好好地接受教育,最後天才散盡,泯然眾人矣的故事。

通常當語文老師講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都會先把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講一下,最後延伸一下這篇文章抒發了作者的何種感慨。比如説,王安石感嘆先天之才如果沒有後天的持續培養,最後只會被埋沒,全篇沒有一個“傷”字,但是惋惜傷痛之情卻油然而生。


泯然眾人矣的仲永,成為一個農夫

但當我們回顧歷史,從王安石寫作這篇文章的時代與社會背景入手之時,再循着時間的軌跡來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更加生動的王安石,他在感慨的“仲永”同時,何嘗不是在思考這個自己以及整個時代的變革。

一切起源於兩個神童之間的比較

天聖三年,也就是公元1025年,在江西的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沒讀過書連文房四寶都沒摸過的五歲小孩居然能夠寫出非常優秀的詩篇,震驚鄉里。而同樣的,王安石同樣也是一個神童,而且有一點需要知道,王安石和方仲永兩個少年是同歲的。


古代神童的形象

《宋史·列傳·卷八十六》裏面記載:

安石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

意思是:王安石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記憶力超羣,過目不忘,而且是過目終身不忘,文章一揮而就,看似漫不經心,寫成之後卻讓所有人驚歎。所以很能夠理解,為什麼王安石在《傷仲永》一文裏面寫到:

錯別字替換為

寫道

忽略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

因為這一切源於兩個神童的之間的相互比較,王安石自小也是神童,聽聞在江西金溪還有一個天生的神童, 自然心中發癢,有了相互比較的意思,因此記這件事情記了很久。但要知道,這兩人的身份背景差距極大,一個是世代耕種的人家,一個是有家學的人家。

仲永泯然眾人之時,為何王安石沒有提筆寫文

終於在明道二年,也就是公元1033年,王安石見到了自己惦記了很久的神童仲永,但是他讓仲永做文章之後卻大失所望,因為沒有達到他心中的預期,這一年,王安石和仲永十二歲。

七年之後,也就是公元1040年,王安石再次來到金溪,這個時候,仲永已經徹底成為了一個農民,完全沒有了從前的丁點才氣。


北宋王安石畫像

事實上故事到了這個時間點,如果王安石在此時此刻寫下《傷仲永》感慨“仲永泯然眾人矣”也是很合適的,立意也會很高,文章也會很有深度,也可以告訴人們後天教育的重要性,那麼這件事情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但是,王安石並沒有拿起他的筆寫下文章,這是為何?

當時當刻的震撼不應該是最最鮮明的嗎?

但是事實是,王安石選擇在公元1043年,他選擇在這一年寫下了這一篇本來可以在三年前就可以完結的文章。

王安石之於宋仁宗,就如仲永之於其父

在經歷了京都修學之後,王安石在公元1042年參加科舉,但最後因為所寫的策論當中有一個詞“孺子其朋”,這個詞的口吻讓當時的已經三十多的宋仁宗不悦,認為一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用這樣的口氣寫文章,有點故作老成、好為人師的味道。所以,王安石原本到手的狀元沒了,變成了第四名,授淮南節度判官。


王安石畫

可想而知,王安石一個神童,一個身為神童還不斷求學進取的人,滿腔抱負自視甚高的人到最後居然沒有沒有狀元及第,而沒有的原因卻是這樣一個原因,換了是誰都會有巨大的落差感。

而這期間,范仲淹等人的慶曆新政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正在改變着宋朝的社會和百姓的生活。王安石作為關心政治,關心民生,又飽讀詩書的人,自然心中的抱負愈加的巨大。


范仲淹畫像

而宋仁宗以及朝廷高官居然不重用自己這個有才能的人,居然隨着個人的喜好而將自己從狀元降為第四名,不對自己加以重用。這可以説讓二十二歲的王安石非常失望,其失望之情就如同,仲永的父親“不使學”一樣,最後任由懷有才能與抱負的人才流失。

“泯然眾人矣“的責任不正是仲永其父“不使其學”所導致的嗎?

所以宋仁宗如果“不使其用”不就是將人才白白流失嗎?

總結


王安石畫像

王安石其最開始是期望極大的,抱負極高的,就如這仲永一般,但如果沒有伯樂識他,則千里馬雖好,也只有慢慢的老去,最終變為平庸。

感傷仲永的“泯然眾人矣”,何嘗不是感傷自己的懷才不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