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經濟與中國治理的樣本啓示
張敬偉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刊文認為,當人們擠進火車,擁擠在古老的廟宇中以及做其他許多國家人民仍然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時,這是迄今為止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甦最清晰的信號。英國BBC網站文章説,“中國假期:數百萬計的中國人在黃金週旅行”,“來自中國的畫面與今年早些時候處於封鎖狀態的國家有着天壤之別。”西方主流媒體對中國假日經濟的豔羨,也折射了美國和西方國家處於疫情重災區的現實。
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各地旅遊景點再現以往熱鬧消費的景象,中國消費市場已然開始了復甦。宏觀言之,中國最先接受新冠疫情的考驗,更以極大的犧牲為全球提供抗疫經驗。現在,中國消費市場的復甦則為全球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樣本。
中國最先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又最先實現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四復”的穩步推進,在提振市場信心和穩定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遏制住了疫情的再次傳播和蔓延。中國現在已經進入後疫情時代,而美國還是全球疫情震中,歐洲又迎來第二波和第三波疫情,現在印度疫情惡劣情勢有趕超美國之勢。
中國經濟第二季度企穩回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年內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最近,世界銀行又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1%調升至2%。
從清明節、端午節、五一節三個小長假的零售情況看,中國民間消費願景越來越好。本次8天長假,各種消費人數都和去年基本持平,這也意味着本次長假真的成了“黃金8天”。由此帶來的象徵意義和實質內涵都很重要。就前者而言,中國社會消費恢復了信心,就後者而論,消費動能將為中國經濟更好“轉正”提供保障。隨後,還有“雙11”電商狂歡,更有“雙11”借力,還有電影元旦檔的“沖喜”,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註定給全球帶來驚喜。
從現在看,疫情時代的中國治理已成為全球的典範,佩戴口罩已經成為當下全球共識,在西方也變成了公共防疫的標準。在歐洲各國,佩戴口罩和維持嚴格的社交隔離,也成為各國政府的共同選擇。防疫要講科學,公共隔離與個人防護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回首既往,中國式治理經受住了嚴峻考驗。事實勝於雄辯,中國疫情防控成效顯著,公共環境安全了,民眾才能更加自由地工作、生活、休閒和消費。中國經濟企穩向好也凸顯了中國疫情防控的成效——疫情控制好了,經濟才能真正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