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深不思歸
在濟南的百花州景區,有幾條深深的小巷子,再加上古色古香的民居,特別容易讓人產生《雨巷》那首詩裏描寫的場景,有時候我去了那裏,常莫名其妙的希望有詩人出現,並且想象出這個人應該比較瘦、中年左右的年齡、臉上帶着黑邊眼鏡,表情充滿説不出的憂思;如果遇上細雨朦朧的時候,又莫名其妙的覺得應該有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士打着油紙傘、從長滿青苔被雨水打濕的石板路上緩緩走過。高跟鞋的聲音越來越小、那背影也越來越遠越小、消失在小巷盡頭……
這種場景和這種聲音,就是濟南百花州景區的魅力呀。
在紅塵滾滾的當下,能把這一番風景留下來,當屬幸事。願百忙的你,能有幾次步入小巷深處,最好在小雨朦朧的天氣、並且丁香花開的時候。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除了文學作品本身的魅力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80年代我們當時風華正茂,恰逢改革開放的初期,那次思想解放,文學和文學青年激情燃燒,詩人更戍為時代的寵兒,徐志摩、戴望舒,舒婷、三毛等等的詩歌傳抄成為風尚,還有個青年詩人汪國真。當年曾有他作品的手抄本,有一句“年輕真好”至今還記得。有幾首歌如《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太陽島上》等風靡全國青年羣體,台灣校園歌曲是最流行的音樂,比如《外婆的澎湖灣》等等,舒婷的一首詩歌《致橡樹》也讓許多青年學生神魂顛倒。
20多歲走入大學校園的我們,一遍一遍地朗誦着王蒙作品中的“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
讓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線,
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 ”,那種激情燃燒的樣子,至今回想起來都心潮澎湃。
當年的鬧鐘青春歲月和純潔的嚮往,以及在那個最需要精神滋養的季節所接受到的文學美育,都成為我們這一代人文學愛好的源頭之一。
歲月催人老,當文學愛好者遇見百花州的小巷,就像遇見了80年代的那些文學氛圍,親切、自然、純淨,像是時空切換到了80年代,走進了我們的青葱歲月——
小巷、百花州的小巷,離我們不遠、離文學更近。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