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項驚豔世界的中國靈魂工藝,到底有多牛?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休閒

本文原題《榫卯,在技術進化中歷久彌新》,

刊於《科普時報》

在中文語境中,榫卯時常與傳統建築和傢俱等木製人工物品有關。一塊木頭上凸出的部分稱為榫, 另一塊相應凹入的部分叫做卯。兩者需要成對兒出現,才能把不同木構件連接起來。

對研究科技史的專業學者來説,榫卯不過是一個普通、甚至泛泛的技術用詞,代表一種普遍的節點構造方式。然而,隨着全球化在近幾十年的深入發展,無論國內還是海外,無論大眾傳媒還是專業研究界,榫卯的話題都日益受到關注。

榫卯結構建築應縣木塔©攝圖網

2018 年末至2019 年初,中國科學技術館圍繞榫卯這一傳統工藝和建造文化,推出自主研發的主題展覽。筆者和不少朋友曾參觀那個展覽,深深被現場擺放的木質模型吸引。一些模型構件可以現場動手拆裝,榫頭插入卯眼,不用一根金屬釘子或化學粘合劑,兩塊相互獨立的木頭就能結合成一個具有承載力的構件。在連接木構件後,榫卯往往隱沒內部結構,外部可見的僅是一條細縫。甚至那條縫也可能悄無聲息地與木的紋理混跡在一起,或者消融在木面之間的交界轉折處。

這種互動式的展覽,進一步激發、拓展我們今天對古代木結構技術的興趣。之後, 展覽內容被編輯成冊,以《榫卯的魅力》為書名,於近期正式出版。該書把一種隱藏在木結構中的節點構造方式,放在傳統技藝和中國文化的宏大背景中,勾勒出一幅簡單易懂、卻又寬廣深邃的圖景。沒有機會親臨展覽的人們,通過書籍同樣可以感受到榫卯的魅力。

榫卯的魅力來自哪裏?

由榫卯連接的構件結成特定的序列和結構,形成具有實用功能的建築、傢俱、車船等,通過漫長的歷史積澱,逐漸凝結為具有東方特色的技術文化和審美趣味。借用生命科學的術語,榫卯已經構成當前人們理解中國傳統人工物世界的技術基因。書中文字配有英文翻譯,這有利於該書的國際傳播。“榫卯”對應的英文表述是“mortise and tenon”。從詞序上看, 榫並不對應“mortise”一詞,“tenon”才指凸的東西。從詞源上看, 漢語中的“榫”字與木直接有關,而“tenon”並不必然如此。上述微妙差異提醒人們,談論榫卯這一技術基因,同樣不能脱離語言和文化的情境。

縱覽世界建築史,一般認為中國古代建築在地面以上的木構架及其建造方式獨樹一幟。柱、梁、枋、檁、椽、斗拱等基本構件組成一個複雜而又規章有序的構造體系。這些構件幾乎都依賴榫卯的連接才能發揮作用。在不同建築構造和結構中, 榫卯呈現出不同的形式、功能與工藝。從歷史的角度看,它們和不同的歷史文化地域背景、工匠體系、工藝傳統及木作工具息息相關,從而形成一套“ 基因”序列或“語言”系統,表達着古代工匠技術體系中的特定技術知識。今天,越來越多的學者們專注於解碼、編譯這些隱含的技術基因和文化信息。

榫卯已成為今天古典中式傢俱設計的一種造型手段。或結構或形式上,多種榫卯組合,形成複雜微妙的平衡。很多人贊同,榫卯作為傳統中式傢俱之魂,凝結了中國傳統傢俱文化精粹,體現了東方人含蓄的美學和情趣。

▲榫卯在傳統傢俱裏的應用,《榫卯的魅力》實拍圖

而據筆者觀察,榫卯其實已昇華為一種文化符號和語法,跨越建築和傢俱等不同設計領域。這似乎反映了一種趨勢,一邊是現代技術和產業分類日益細緻和專業化,另一邊則是物質文化表達越加趨同和符號化。

榫卯現象也讓我們能夠管窺技術知識的廣泛應用和適應性。除了建築和傢俱之外,在古代車輛、船舶、橋樑、農具、樂器等領域,無論是小型器物還是大型製造中,榫卯無處不在。明代的《天工開物》把手工行業按領域分類,根據的是生產資料的物質屬性和工作方法不同。

當今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科技館林林總總,常常不約而同地把藏品按紙質、陶瓷、木質、石質等基本物質屬性來進行分類展示和儲存,依據的是“物質文化”的理論基礎。榫卯的構造邏輯卻可以跨越物質、產品類別。它最集中體現在木製構件中,但也擴展應用於金屬、磚石材料中,以及不同技術情境下的建造。榫卯結構如果出現在牌坊、房屋等石制建築中,人們很可能從中觀察到對木質建築的模仿痕跡,比如貴州綏陽張公祠。由此可見,榫卯這一技術基因具有較強的應用性。

榫卯源自傳統手工技藝系統,其所依賴的技術環境正經歷瓦解和重構。鋼、合金、塑料、納米複合材料等大行其道,必然伴隨新的方法和技術,以取代榫卯在傳統磚石木構體系中承擔的角色。

▲ 2010 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模型,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是現代斗拱概念建築、現代榫卯建築的典型代表。

在技術環境變遷的壓力下,榫卯沒有淡出人們的視線,反而不斷以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努力嵌入那些具有更強適應性的技術人工物。無論是利用榫卯連接的現代技術不斷構建出新的秩序,還是東亞傳統木構建造和製作技藝通過不斷創新,最終獲得了更多的傳承機會,榫卯都不會沉沒在技術進化的長河之中。它的魅力將經久不衰、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