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黎藜
第916期
一、霞間窯概況
李輝柄認為皖北地區瓷窯產品具有北方瓷窯的風格,皖南地區瓷器的生產卻受到南方瓷窯的影響具有南方瓷窯的特徵。績溪窯、涇縣窯等青瓷與歙縣窯同屬於一個系統,受浙江越窯的影響,除了裝燒方法完全相同外,瓷器的造型也相差不多。
李廣寧等認為,皖南瓷器主流為本身固有的越窯系青瓷風格,同時也融入北白瓷系統的成分。皖南南部的績溪縣霞間窯等,是由新安江的支流入新安江穿天目山向東入富春江又入錢塘江到達杭州或寧波港出海的。
闞緒杭在1993年5月對皖南的四座青瓷窯址進行了調查,初步瞭解了霞間窯的面貌,總結出霞間窯羣的幾座窯口均以燒製青瓷器為主,同時也燒造醬黑釉、醬黃釉以及綠釉瓷器,還有一些無釉的生燒器。青釉器釉質細膩、滋潤,釉層厚薄均勻,胎釉結合牢固,幾乎不見脱釉現象。釉面光潔度好,滿布細碎開片,釉色以少數翠青色最佳,絕大多數為青中泛灰。器形有碗、壺、盤等。代表性的稜形大碗與竦口窯C型碗相同,同湖南衡陽窯Ⅲ式碗相似。B型鼓腹壺與湖北鄂城梁子湖窯和湖南衡陽窯Ⅱ式壺類同,醬釉釉質顯得粗厚,釉面光潔度較差,醬黑釉顯得釉質濃,帶黃色斑點,一般胎釉結合比較牢;醬黃釉釉質顯得薄,帶黑色斑點,一般胎釉結合不牢,絕大多數都有脱釉現象,器形以碗、壺為大宗。綠釉不翠,多泛灰或灰黃色,釉較細膩,釉面光潔度較好,釉層厚薄適中,胎釉結合較牢。器形有罐、盆等。
績溪縣霞間窯遺址出土的執壺
1993年11月至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了績溪縣霞間窯古瓷窯遺址,發掘面積200平方米,發現五代至北宋窯爐一座,出土瓷器50餘件。
績溪縣霞間窯發掘現場
霞間窯發掘整理的器物
窯址發掘出土的碗(安徽省考古所藏 )
李廣寧、葉潤清認為,竦口、霞間、琴溪三窯五代時的青瓷器釉色純正均勻,不甚光亮,與越窯產品類似,器形主要為各種執壺、碗、盞等。執壺一般為喇叭口,腹部常有瓜稜。碗盞多為五瓣葵口式,腹部出筋,圈足外撇。這些都是越窯的風格。五代時,上述地區為南唐所轄,經濟繁榮,地近浙江,瓷器受越窯影響是很自然的。北宋中晚期,績溪霞間窯和涇縣瑤頭嶺、窯峯窯遺址堆積中,都發現了大量的黑釉瓷器。器形主要為盞。霞間窯遺址中還發現了一些器形較大、胎體較厚重的黑釉筒狀器物,似為拍鼓之類,因標本過於破碎無法復原,難以確定器形。績溪霞間窯、歙縣竦口窯和休寧巖前窯的瓷器外運是靠新安江進行的。
從目前研究來看,學者們一方面總結出霞間窯器物大致的面貌特徵,另一方面對霞間窯瓷器的來源、運輸等做了分析。由分析可以推測霞間窯的直接來源是越窯,與湖南窯口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1993年窯址發掘出土的執壺(安徽省考古所藏 )
1993年窯址發掘出土的醬釉、青釉碗(安徽省考古所藏 )
霞間窯開創於五代,延續到北宋。均豎向修建在土丘上,屬龍窯系。文化堆積層1—2米不等。其產品種類繁多,以瓷器為主,也有少量的陶器。釉色,瓷器以青瓷為主,兼燒一些醬黑釉、醬黃釉以及綠釉瓷器。青釉釉質光潔細膩,釉層厚薄均勻,胎釉結合緊密,絕大多數為青中泛灰,部分器物滿布細碎開片。少數翠青的釉色最佳,甚至可與秘色瓷相媲美。基本為內外滿釉,底部施釉,足跟處露胎,應為先颳去足跟的釉再入窯燒造。瓷胎質地細膩、結構緻密,胎中無明顯雜質,胎色為各種程度不同的灰色,火候較高。器型有碗、執壺、盤、盞、缽、盆、罐、瓶等,以執壺和碗為大宗。壺分葫蘆形、瓜稜形和平素三種,基本型製為喇叭口、長頸、溜肩、弧腹或瓜稜腹,流長而彎曲,扁直柄。碗、盞分為花口、花口瓜稜和平素三種。底部絕大部分為圈足,部分壺為卧足,個別餅形底。裝飾以素面為主,一些碗、盤口沿刻成葵花式,壺身瓜稜裏偶爾填刻有鑲嵌,壺嘴或把手下部也會有簡單鑲嵌,壺柄外側飾豎條刻劃紋或花紋,並有“頭色瓶”或姓氏等字樣。
霞間窯青釉雙系罐
宣城市博物館藏霞間窯雙系瓜稜罐和缽
1993年窯址發掘出土霞間窯執壺和底部圈足(省考古所藏 )
“頭色瓶”執壺及其卧足
霞間窯花口盞和底部支釘
1993年窯址出土壺柄和墊具上的字跡及紋樣(安徽省考古所藏 )
製法均為輪制,器物底部或器壁留有輪旋紋,絕大多數器物用窯柱支燒,部分碗、盤等用匣缽裝燒。碗與碗之間用5至9個長條支釘托起,痕跡明顯。霞間窯址發現的標本中,最具特色的是一種柄上刻有銘文的執壺,除幾件壺柄上自名有“頭色瓶”文字的執壺,還有很多柄上刻有“汪”“周”“牛”等署名的執壺,這類署名也大量見於窯柱上。“頭色瓶”的發現證明,陶瓷作為工藝門類的一種,在唐宋也採用了和其他物品相同的分類方法。並且這種方法一直沿用了下來,後來的景德鎮陶瓷業也一直用“上色”“中色”來對陶瓷製品加以區分。而這種“頭色”是否也來自越窯的“秘色”就非常令人深思了。
二、霞間窯與宣州窯、越窯等窯口的關係
霞間窯因地理位置原因,除了與宣州窯有關聯之外,在釉色造型和製法等方面深受越窯的影響,工藝等方面與高麗瓷、湖南窯系(長沙窯、嶽州窯、衡山窯場)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醬褐釉雙系罐1993年發掘出土(安徽省考古所藏 )
醬褐釉執壺
涇縣碗衝窯器蓋
霞間窯址發掘器蓋
霞間窯位於古宣州範圍之內,目前也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其屬於宣州窯範疇。將古宣州大範圍內存在宣州區窯羣(包括東門渡等)、繁昌窯、涇縣窯口、霞間窯等窯址都歸為宣州窯,即廣義宣州窯。例如,楊玉璋、張居中認為宣州窯應屬於唐宋時期的窯址,目前古宣州境內已發現的唐宋時期窯址包括休寧巖前窯、歙縣竦口窯、績溪霞間窯、涇縣琴溪窯瑤頭嶺窯窯峯窯及繁昌縣繁昌窯。也有人認為霞間窯受越窯影響深重,應歸於越窯系。還有將碗衝窯(燒製單一的青釉瓷,產品以碗為主,碗均大圈足,折沿和疊沿,執壺流嘴與霞澗窯相同,燒造年代約在唐末到五代)與皖南的其他三個窯口(休寧巖前窯、歙縣竦口窯、績溪霞澗窯)分割開來,分屬宣州和歙州之地,後者統稱為歙州窯,前者是宣州地區繼繁昌窯、宣州官窯之後又一代表性窯口。本文贊同將霞間窯歸入廣義宣州窯。從上圖執壺和窯址發掘的罐來看,霞間窯有類似宣州區窯的器形、釉色和燒造工藝。二者在青釉、褐釉、醬褐釉等釉色也是相通的。
唐越窯青釉碗《越窯青瓷與邢窯白瓷研究》 五代霞間窯青釉碗《皖南四處青瓷窯址的調查》
唐越窯青釉碗
五代霞間窯青釉碗
窯寺前越窯碗殘件
霞間窯花口碗殘件
中晚唐之際,越窯結束初唐時期的沉寂再次走向繁榮,並在五代、北宋時期進入鼎盛時期,形成龐大的窯系。從比較可以看出,同時期的甌窯、婺州窯,由於胎土原料成分的不同表現為不同的胎釉色澤,加上政治經濟等原因,規模和產品質量均遜色于越窯,產品的形制、演變和燒造的方式卻出奇得一致。各窯口均以撇口碗類為大宗產品,施釉內外壁及半露胎,燒造方式是以密集狀泥點(託珠)墊燒。而霞間窯產品也同樣有此特點。託珠易從瓷器上剝落,但會留下泥點或凹痕,影響美觀和實用。唐至北宋,越窯卻一直採用這種方式裝燒,從未間斷。五代到北宋的霞間窯,託珠墊燒則是最大的特點之一。從造型、釉色、工藝上來看,推測霞間窯的直接來源是越窯。此外,唐五代浙江紀年瓷的考古中,四系罐和碗常成為組合出土, 唐代飲茶之風盛行,直到宋代形成鬥茶習俗,霞間窯以執壺和碗為大宗產品,當時應該也以二者為組合,為茶具或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