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在黃河之中有着數不清的寶藏,而河邊還有一種常見的東西看似一文不值,其實卻身價不菲,它究竟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黃河是我國北部最著名的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到了752443平方公里,也是我國第二長河。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呈“幾”字形蜿蜒曲折流向我國9個省及自治區,其中包括四川,河南,山西,山東,陝西等地。由於黃河流向經歷了中原地區,故此在我國的歷史上,也對華夏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在黃河河底,藏有數不盡的寶貝,其中包括大量的金銀器物、鎮水石獸、沉船遺骸等。除此之外,黃河水域寬廣無比,也是眾多魚類繁衍生息的樂園,還為人們的餐桌上帶來了無盡的美味。隨着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黃河中的泥沙甚至還是淘金的最佳原料,滔滔不息的黃河之水,更是為發電產業提供了足夠的動力。
很多人都會認為,黃河之內所有的寶藏都在黃河灘底,必須要用高科技的手段,費很大的力氣,才能讓寶貝重見天日。可是您也許不知道,其實黃河岸邊還有一種寶貝就擺在灘頭無人問津,它們是什麼呢?答案就是鵝卵石。
鵝卵石是一種純天然的石材,是千萬年前的地殼運動所產生的碎石,這些碎石在數萬年的滄海桑田變幻中,被流水海浪不斷沖刷,成為橢圓形或者圓形的石塊。
鵝卵石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其中還包括少量的氧化鐵以及各種金屬元素。火山噴發時,炙熱的岩漿裹挾着不同色素一起形成石塊,再經過各種化學反應與冷卻,這才使鵝卵石呈現出黑、白、黃、紅、綠、灰等色彩。
在黃河的灘頭,鵝卵石可謂是密密麻麻的堆積成一片,它們有大有小且色彩花紋不均,一直經受着春冬的交替。生活在黃河岸邊的人從沒有注意過它們,甚至有些時候還會把它們當作壘牆的建材,估計沒有誰會將石頭看成寶貝。
世界上總是不缺心靈手巧之人,在黃河岸邊上,有人還真的將鵝卵石玩出了花樣,他們準備將鵝卵石製成工藝品,讓堆積在灘頭的“爛石頭”變廢為寶。
該將鵝卵石變成什麼寶貝呢?在反覆的研究之下,他們終於決定,還是根據鵝卵石本身的形狀,將其雕刻成花盆或者碗碟。我們都知道,花盆與碗碟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用品,其造型普通毫無奇怪之處,況且可以大批量生產,將鵝卵石雕刻成花盆與碗碟,不僅費時耗力,而且還不一定能夠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它們的前景究竟如何呢?
商家們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將一批甄選出來的鵝卵石全部雕刻出來,它們的造型很奇特,多數都是根據鵝卵石本身的形狀加工而成的。除此之外,鵝卵石內部還具備各種花紋,有形似蟠龍的龍紋石,有斑點如太陽色彩的太陽石,還有朵朵墨痕的梅花石,每一塊石頭都堪稱是獨一無二,如此古樸天然的藝術形式,也讓消費者感受到了不同的視覺體驗。
在黃河附近的村鎮中,不少店鋪專門賣各種奇石花盆與碗碟,當地的店鋪商家表示,鵝卵石花盆與碗碟特別受歡迎,往往一大車鵝卵石被運來後,經過晝夜趕工雕刻,第二天就被賣得精光。
除此之外,由於雕刻鵝卵石器物所需耗費工時較大,因而其價格也比較貴,足足有幾百元,是普通花盆與碟子的數倍之多。可是儘管價格較高,但依然擋不住消費者的熱情。
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它無時無刻不在展現自己的美麗,它用博大的胸懷承載了中華文明,同時也用自己的一切造福着人類。不得不説,黃河是一座人類文明的大寶藏,即使是灘頭堆積的碎石,也是價值不菲的“天然寶貝”,黃河是偉大的,更是慷慨的,它給予我們的一切,就是它對華夏兒女最無私的愛。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