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幾天,老街徵聯時,上聯用山丘不是嶽,並説明,這是三仄尾。於是好多人説,不,也是平聲呀,為什麼説“不是嶽”,是三仄尾呢?
不,有平聲和仄聲兩種,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這是它的本意,其本意就是仄聲,屬於【入聲物】韻部;
但是【不】也有作為平聲使用的情況,用來代替“否”。現代漢語中,不,作為“否”使用,是三聲,但是在古韻中是平聲,屬於【平聲尤】部,用來押平聲韻。
老街沒有見到唐宋詩中,作為本意的“不”是平聲的。有見到的朋友可以留言。
下面分別選幾首古詩詞,依次看看,【不】在各個位置的平仄屬性,基本就可以知道在唐宋詩中,“不”什麼時候是平聲,什麼時候是仄聲了。
一、不,在第一位置在五言律詩中,第一個字往往是不拘平仄的。只有一種情況:平平仄仄平,這種句式,第一個字必須平聲,否則就犯了孤平。
假如可以找到“ 平平仄仄平”句式的五律中,第一個字有【不】的,既可以證明本意的【不】有平聲現象。不過老街沒有找到這種例子。
平平仄仄平,假如第一個是仄聲,第三個字必須是平聲,仄平平仄平,這就是孤平的救拗方式。這種唐宋詩第一個字用“不”的倒是很多。
例如唐朝吳融的《詠柳》:
自與鶯為地,不教花作媒。細應和雨斷,輕秪愛風裁。好拂錦步障,莫遮銅雀台。灞陵千萬樹,日暮別離回。
【不】教花作媒,仄平平仄平。
又如唐朝於武陵的《夜泊湘江》:
北風吹楚樹,此地獨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隨湘水流。涼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一作南行客,無成空白頭。
何事屈原恨,【不】隨湘水流。上句半拗體:平仄仄平仄,下聯對句雙救:仄平平仄平。
不過,仄平平仄平,這個句式,第一仄,其實也是可以平的,因此也不能完全證明,不,在第一個字肯定是仄聲。
但是,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式,沒有見到一首【不】字打頭的五言律詩,也可以反證【不】是平聲。
二、不,在第二位置俗語説,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五言律詩有四種基本句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這四種句式的第二字,平仄是固定不變的(大拗例外),這是最能説明【不】的平仄屬性。
例如中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仄,中,表示可平可仄),岑參的《送陳子歸陸渾別業》:
雖不舊相識,知君丞相家。 故園伊川上,夜夢方山花。 種藥畏春過,出關愁路賒。 青門酒壚別,日暮東城鴉。
雖【不】舊相識,平仄仄平仄,這是半拗體,但是第二個字必須仄聲。【不】肯定是仄聲。
又如中仄仄平平,唐朝詩人修睦的五律《落葉》:
雨過閒田地,重重落葉紅。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幾處隨流水,河邊亂暮空。 只應松自立,而不與君同。
而【不】與君同,中仄仄平平。第二個字是【不】,也肯定是仄聲。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個字必須是平聲,律詩中,老街找不到使用【不】的例子。有認為【不】可以作平聲使用的人可以找一找 。
三、不,在第三位置在第三的位置,這四種基本句式也有不同的平仄要求(還是大拗除外:中仄仄仄仄)。
例如中仄仄平平,第三個字必須是仄聲。唐劉長卿的《秋宿洞庭》:
洞庭初葉下,旅客【不】勝愁。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一官成白首,萬里寄滄洲。只被浮名系,寧無愧海鷗。
旅客不勝愁,中仄仄平平,【不】肯定是仄聲。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三個句式中,第三個字是可平可仄的。因此無法證實【不】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第三個字可平可仄,如果是仄,就是半拗體:中仄仄平仄。前面説過岑參的《送陳子歸陸渾別業》第一句:雖不舊相識,就是半拗體。
平平平仄仄,第三個字也可以是仄,平平仄仄仄,這就是三仄尾,即題目中的山丘不是嶽。
平平仄仄平,一般記作,平平中仄平。中,即可平可仄的意思。
也就是説,在律句第三的位置,只有仄仄仄平平,肯定第三個字是仄聲,其他三種句式都是可平可仄的。
仄仄仄平平,在律詩中,第三個字如果是【不】,當然肯定是仄聲。
四、不,在第四位置二四六分明,第四的位置,其平仄也是固定的。因為平平平仄仄有兩個變格,平平仄平仄和平平仄仄仄,因此這個位置出現五種情況。
1、平平平仄仄,唐人包何的五律《和孟虔州閒齋即事》:
古郡鄰江嶺,公庭半薜蘿。府僚閒【不】入,山鳥靜偏過。睥睨臨花柳,欄干枕芰荷。麥秋今欲至,君聽兩岐歌。
府僚閒【不】入,中平平仄仄,這裏的【不】毫無疑問也是仄聲。
2、平平仄平仄,這種句式的第四個字一定是平聲,所以,這裏找不到【不】這個字,因此也可以反證【不】為仄聲。
3、平平中仄平,唐人盧殷五律《欲銷雲》:
欲隱從龍質,仍餘觸石文。霏微依碧落,彷彿誤非雲。度月光無隔,傾河影【不】分。如逢作霖處,當為起氤氲。
傾河影【不】分,平平中仄平,第四個字【不】一定是仄聲
4、仄仄平平仄,第四個字一定是平聲,這裏也找不到【不】字。
5、仄仄仄平平,第四個字也是平聲,當然也找不到【不】字。
上面説過大拗除外,拗體律句如:仄仄平仄仄,野火燒【不】盡;仄仄仄仄仄,向晚意【不】適。第四個字都是仄聲,因此常常被舉例用來講解拗體,也證明了【不】是仄聲。
五,不,在第五位置不,在五言律句第五個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本意,當然是仄聲。一種是“否”的平聲代替字,是平聲,這個平聲的【不】在尤部,和愁、樓、流在一個韻部中。
白居易的五言律詩《答卜者》中,有兩個 【不】,一個平聲,一個仄聲:
病眼昏似夜,衰鬢颯如秋。除卻須衣食,平生百事休。
知君善易者,問我決疑【不】。【不】卜非他故,人間無所求。
問我決疑【不】,仄仄仄平平,【不】是平聲,和秋、休、求一樣,作為韻腳當然押平聲韻。這裏是“否”的意思,表示疑問。
【不】卜非他故,,是仄聲,即常用的本意,表示否定。可以看出來,兩個【不】,一個平聲一個仄聲,完全兩個意思,兩種發音。
南唐後主李煜的大臣徐鉉,有七律《使浙西先寄獻燕王侍中》,也用了兩個【不】:
京江風靜喜乘流,極目遙瞻萬歲樓。喜氣蘢葱甘露晚,水煙波淡海門秋。
五年【不】見鸞台長,明日將陪兔苑遊。欲問平台門下吏,相君還許吐茵【不】。
再舉個例子,唐人李瀚的七言絕句《留題座主和凝舊閣》:
座主登庸歸鳳闕,門生批詔立鰲頭。玉堂舊閣多珍玩,可作西齋潤筆【不】。
格律詩雙數句最後一個字是必須押韻的,因此這裏的【不】一定是平聲,但是不在【入聲五物】,而在【下平十一尤】。
注:宋朝的平水韻是唐韻的合併版,唐詩基本都合平水韻,讀者不必糾結唐宋韻的不同。
六、不,在詞中的平仄最後,再看看【不】在詞中的表現。辛棄疾有一首《水調歌頭·相公倦台鼎》,押平聲韻尤部。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遊。高牙千里東下,笳鼓萬貔貅。試問東山風月,更著中年絲竹,留得謝公【不】。孺子宅邊水,雲影自悠悠。
佔古語,方人也,正黑頭。穹龜突兀千丈,石打玉溪流。金印沙堤時節,畫棟珠簾雲雨,一醉早歸休。賤子親再拜,西北有神州。
留得謝公【不】,這裏的【不】是韻腳,當然是平聲,也是代替“否”。因為否是仄聲字,如果押平聲,必須用【不】代替,發音應該是fiú或fóu。
康熙字典中也有説明:
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
浮,也在尤部,也應該發音fiú或fóu,而不是fú。例如杜甫的《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fiú或fóu】。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再舉一個例子,宋詞人韓淲的《浣溪沙》:
閒裏相看兩鬢秋。酒能沾醉雨能幽。吾廬何幸得翁留。世路儘教終易與,山林佳話恐難酬。人來人去亦知【不】。
韻腳是秋、幽、留、酬、不,當然是平聲。
結束語白居易在五言排律《想東遊五十韻》,用了三個【不】,句中的都是仄聲,表示本意。句末的是平聲,代替“否”,節錄如下:
....食寧妨解纜,寢【不】廢乘流 .......去去無程客,行行【不】系舟 .......志氣吾衰也,風情子在【不】。應須相見後,別作一家遊。
可以看出,不,只有在代替“否”表示疑問的時候,才是平聲字。
雖然在生活中,我們説不是、不去、不問的時候,【不】發二聲,但是在詩詞中,這裏的【不】都是仄聲字。
不,在四聲字前面發二聲,這種現象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音韻學這門課中,單獨講到過。20年前,老街學習這門課的時候,印象非常深,只是當年的課本早就不知道哪裏去了,其他的內容幾乎都記不得了。
因此也可以看出,山丘不是嶽,當然是平平仄仄仄,標準的三仄尾。
@老街味道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簡單的名詞羅列為什麼意藴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