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引破春風路,紅潔緗繁看樹樹。”春風吹來,萬物慢慢甦醒之時,蠟梅卻到了開放的末期。此時,泰山南麓凌漢峯下,普照寺內,蠟梅正迎風綻放,努力散發着凋謝前的清香。
“冷豔清香受雪知,雨中誰把蠟為衣?蜜房做就花枝色,留得寒蜂宿不歸。”蠟梅開在春前,為百花之先,迎霜傲雪,歲首衝寒而開,擁有獨特的美麗。普照寺內,一樹一樹花朵玲瓏剔透,滿寺都是幽幽清香。疏影橫斜,鵝黃色的蠟梅映着紅牆古松石碑青磚,玲瓏素雅。
普照寺傳為六朝古剎,又據清聶劍光《泰山道里記》載,普照寺為唐宋時古剎。金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題為“普照禪林”。蠟梅綻放,裝點古廟,別有一番風景。
《本草綱目》載:“此物本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蠟梅因花瓣上像塗有一層輕薄閃亮的蠟質而得名,又因為凌風傲雪怒放在寒冬臘月,也被寫作臘梅。在植物學分類上,蠟梅是蠟梅科蠟梅屬的植物,而梅花為薔薇科杏屬,兩者既不同宗亦不同源,蠟梅大多是冬天盛開,而梅花大多是春天盛開,花期前後相差兩個月左右。蠟梅沒有繁雜的顏色,那一抹脂玉般清麗的黃,和淡淡的花香,率先為天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隋翔 編輯 侯金銘 審核 聶豔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