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穿越東西涌,念念不忘那一抹深藍。
走户外的這些年,如果有什麼風景是一直念念不忘的話就是深圳東西涌的這片海。
以前總對大海不感興趣,徒步也少選擇海岸線。東西涌穿越線已經多次飄過在耳邊,2018年參加清灘行動時抱着看一看的心態,選擇了她。
那一眼,那一抹碧藍,從此以後,總想着要回去再看看。
穿越準備
2020年,全世界的心願都是活下去。户外,已經荒廢很久了。趁着五一,無法遠行,把周邊都搜爛了,終於在幾番思考後,決定自行出發穿越東西涌。
東西涌穿越線屬於半開發成熟路線,全程無岔路,自行前往問題不大,不過對於廣州夥伴來説,最難的應該在於車程。還是我這種窮逼的全程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
早上8點半出發,一路轉車,塞車,中午12點多終於到了東湧。車程最長的應該要數e11路,從市區進大鵬新區時也塞了一小段路,坐了近2個半小時。進東湧村時因疫情防控檢查也塞了一路,後來我們直接下車走進去倒更快,就是太陽烤得快融化了。
東西涌穿越,一般從東湧入,西涌出。全程約9公里左右,距離不算遠,難度有2顆星,最難的除了陡峭的山坡外,還有驕陽的烘烤吧。
原本打算走東湧社區居委會那邊的登山入口,即圖中1號的路線,這個路線前面2公里左右是山路。總體距離會比2號路線短。但目前通往東湧社區居委會的路封了,只能跟着路邊豎起的指示牌到達4號登山入口,即圖中2號路線。
2號路線入口就在東湧浴場邊上,過一條堤壩,就能看到有保安員在登山口引導登山者填寫“登山防火告知書”諸如注意防火,登山有風險,後果自負之類的。同行只需一人填寫即可,填寫完畢核查好身份證後,即可以開始登山,手續還算簡單。
由於之前走的是1號路線,這次對2號路線的不熟悉而隱隱緊張,擔心會走錯。但爬上第一個山坡大排頭後,那一抹熟悉的碧藍,霸氣地充入眼簾後,我知道,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我總對未知東西擔憂不已,殊不知正因為它的未知才充滿驚喜,如不是封路,不會選這個入口,也就不會發現大排頭的美景,這個角度能把我想要的山和海都映入畫面中。
翻山越嶺
至此,我們的海岸線徒步之旅正式開始。此時,已經下午2點了。
找了一塊遮陽的岩石飽餐過後,我們才恢復元氣,做好與陡坡岩石驕陽作戰的準備。
每週末走東西涌的人都不少,而且幾乎沒有岔路,只要跟着人走,跟着已有的路走,基本不會迷路。
一路翻過4-5個山頭,走過3-4片岩石,我們已經被烈日烤得焦脆焦脆的,救命老冰棍出現了,透心涼,心飛揚。頓時,清涼了不少,滿血復活。
這時候,太陽的熱量也漸漸消退,海風吹拂,帶來絲絲涼意,我們更能靜心欣賞這蔚藍的大海,把她印刻在我的眼睛裏。
走着走着,迎來了一場海邊日落。晚霞滿天,夕陽餘暉映紅了天空和白雲,慢慢地慢慢地從山頭落下。這一刻,海浪聲,鳥鳴聲,風聲,一切都那麼地靜謐。夏日的夕陽,有股讓人莫名暖心的力量。
終於,我們頭頂月亮,在天還沒完全黑之前完成了穿越,順利到達西涌海灘。
從西涌海灘到入住的客棧還有3公里路,夜色中,我們吹着晚風,唱着歌,順着堵塞的車流慢悠悠晃盪回去。
悠閒所城
以前總感覺深圳就是高樓大廈,鋼筋水泥,沒有什麼看點。但自從看到大鵬新區後,覺得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美景。大鵬所城算一個,七娘山也是一個。
大鵬所城是明清時期的一個海港海防軍事城堡,對於反抗海上倭寇起着重要的防禦作用。
古城內還保留着許多當時名人將領的故居,是嶺南特色青磚灰瓦的古民居。建築就是活着的歷史,每次逛古城,都感嘆萬分,從前這麼久的東西,還能在今天看到,觸碰到,真是既奇妙又感概時光飛逝,物是人非。
從南門進去,就是古城中最旺的商業街,小吃,特產,衣服,小飾品琳琅滿目,和從前走過的古鎮差不多,當然,少不了古城特有的文藝範兒,這裏的文藝範兒藏在一條條小巷子中。沿着小巷子穿梭,不僅能回溯古城中的歷史,還能發現一間間文藝民宿和小酒館。
每次逛古城,都喜歡不留目的,不看地圖,遠離商業區,串到巷子裏,走到哪兒就是哪,反正,每個巷子都有出口,不怕迷路。在閒逛中,還能發現各種小驚喜。
這次穿越,發現了深圳不僅是一個高速發展的代名詞,還有浪漫柔情的海岸線和寫意舒適的古城。
確實啊,世界還是要多出去看看的,不然,我們真的以為,看到的就是全世界啦。殊不知,那只是我們能看到的眼中的世界而已。
世界的美,等待着我們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