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的禪意小鎮,這才是中國人該住的居所
如今的人們
都被生活的壓力所包圍
總是夢想着
能在忙碌喧鬧的生活中
尋一處“世外桃源”
靜下來、留下來、住下來、樂起來
不單是身體的樂
是身與心一起樂起來
有一個叫拈花灣的靈山小鎮
它取名於佛教中
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
從高空俯瞰
就如同佛祖手指拈花
一石一葉,一門一窗,一杯一盞
乃至一隻鳥叫,一片蛙鳴
一點燭光,一絲暗香,一串晨鐘,一遍暮鼓
無處不是禪意,無處不是生活
一幢幢米白色的建築覆蓋着青色的大坡頂
門窗和柱子多用木頭製成
鎮中點綴着小橋流水和園林小景
街區兩邊分佈着茶道、花道以及禪修會館
清雅禪意撲面而來
近乎瘋狂的精心設計
就連隨處可見的籬笆、苔蘚
也是經過了多番挑選
居所最講究的就是靜中有動
小鎮上的禪意建築和景觀
都要符合“會呼吸的”原則
就像從自然中生長出來的一樣
設計者們從全國各地乃至巴厘島
選擇了二十多種天然材料
放在一起進行日曬雨淋等各種測試
又請包括巴厘島在內的當地工匠
在現場搭建茅草屋頂的樣板
再進行為期100天的户外綜合試驗
最終找到了兩種
既牢固耐用又美觀自然的天然材料
就整合了十幾家專業機構和企業的資源與力量
前前後後“折騰”了十三個月的時間
足見其匠人匠心
一直以為
村野院落中的籬笆
是再簡單不過的存在
可到了拈花灣
卻成了非常複雜的一道工序
天然的美感、竹製品的韻律感
建築需要的功能性
經過數月的嘗試,綜合大家的力量
也不能做到全部兼顧
終於在國外找到了兩位
七十多歲的竹籬笆“非遺”傳人
手把手教自己編竹籬笆
人們在拈花灣竹籬笆建造標準流程表
看到一組令人驚訝的數字
這裏的竹籬笆搭建
共需使用29種標準工具
普通竹籬笆建造有29道標準工序
而竹絲竹籬笆
則要經過43三道標準工序
是一種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境界
對美好居所的嚮往鍥而不捨
在佛家眼裏正是對善法的不懈追求
即為佛學中的“精進”
分佈於拈花灣庭院
池邊、溪畔、樹下的苔蘚
或許是最不起眼的
但卻是營造禪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水分、土壤酸性等多種因素影響
很難大面積移植成活
這也註定拈花灣的苔蘚鋪植
將是一個很難完成的挑戰
每一寸苔蘚,都有着豐富的故事
都是從遙遠的大山
經過層層嚴格的選撥而來
專門設立一個苔蘚基地
將入選的苔蘚植入拈花灣的泥土
還要安排一位農學專家帶領一個團隊
每時每刻悉心照料呵護
每片巴掌大的苔蘚
都要整三次地形、澆三遍水
光是打理一塊桌面大的苔蘚
就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一部分大山中的苔蘚
在拈花灣安家落户,鮮活疏朗,禪趣盎然
而這本身就是一種緣分
拈花灣明媚的陽光、温潤的泥土、潔淨的空氣
甘冽的水分,還有主事者和園藝師們的用心
都構成了最關鍵的助緣
走在拈花灣
無意繞過一個街角,偶爾拐進一條小巷
就能遇見一間客棧
散落在小鎮的各個角落
一池荷葉、半窗疏影、門前一棵松、螢火小墅
蘆花宿、百尺竿、雲半間、一輪明月
無門關、無塵
使用原木和棉麻材質
處處隱喻東方美學的質樸
棲居拈花灣
體驗的不僅僅是禪意住宿
更是一段與禪意生活的邂逅
山水石竹,清幽小巷
捎帶着初春涼意的微風
透過茂密的樹梢,伴隨着婉轉的山澗鳥鳴
伴隨着遠處潺潺的細水涓流聲
木屋、石像,深藏在高高低低的樹林裏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詩意躍然眼前
拈花湖畔的蘆花叢叢,唐宋風韻的香月花街
隨處可見生活的禪機
一方遠離喧囂的淨土,安放一顆浮躁疲憊的心
再適合不過
疏影橫斜,半窗疏影
感受時光斑駁
身在境中,心無所住
一碗茶下來,煩惱如煙,輕然消散
華燈初上後的小鎮伴隨着熙熙攘攘的人羣
亦有一種別樣的風味
百花堂、妙音台、拈花堂、拈花塔
逛逛工藝品小店
累了就坐下來吃吃喝喝
晚上可以拍攝拈花灣寂靜的夜景
看看拈花湖上奇特的3D水幕電影
是現實生活中的禪
無論你是在品茗、行走,抄經、打坐
還是依着雕欄發呆,懶散地曬着午後的太陽
嗅着陽光下花草中的甘香味
無不境由心生
我自拈花笑,清風徐徐來”
恰好是最真實的寫照
忘我在禪中,感悟在禪中
任何一處喝茶、吃飯、品酒、聽琴
聞香、沐浴、觀水、經行的地方
都有與之相應的禪藝
載着你的記憶,讓你將它們帶回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