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軸線風采 | 前門樓子九丈九
老北京人喜歡把前門箭樓叫做“前門樓子”,外省人也從“大前門”煙盒上領略了“前門樓子”的風姿。“北京城方又圓,四十里走不完,就屬前門樓子好,前門樓子九丈九。”“前門樓子九丈九,四門三橋五牌樓。”這流傳在京城的民謠、俗語,飽含着老北京人對前門樓子的濃厚情感。
中軸線上的宏偉建築
老北京的標誌
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這全長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舊時被稱作“御道”,南中軸路改造中發現的200米石板路證實了這一説法。説它是御道,是因為清朝皇帝不論是南巡還是去郊外,或到天壇祭天、祈谷,或行藉田禮於先農壇,都會經過此路。而前門則是皇帝出入的專用通道。
前門,是正陽門的俗稱,是正陽門城樓、箭樓、甕城、正陽橋、五牌樓的總稱,所謂“四門三橋五牌樓”就是這組建築的形象描述。
前門興建於明正統元年(1436年)十月,“率軍夫數萬人修京師九門城樓”。工程從正統二年開工,至正統四年(1439年)四月竣工。與其他九門同時修建了城樓、箭樓、石橋、牌樓等。元大都時的麗正門也更名為“正陽門”。從此,前門以它雄偉的建築風格,佔據了京城九門之首的位置,成為北京城的標誌,見證着北京城的風雨變遷。如果把北京城比作八臂哪吒,那前門就是“哪吒頭”。
前門箭樓通高38米,重檐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樓為四層,樓的正面及東西兩面,共開有箭窗94個。
曾經,在城樓與箭樓間東西兩側,由半月形城牆把城樓與箭樓連結起來,在正陽門前又圈成一個小城,這就是正陽門的甕城。月牆東西各開一門洞,供官員、百姓出入。城樓和箭樓下的門只供皇帝出入。因古人以南為陽、為正,又因正陽門取“日者眾陽之宗、人君之象”之義,所以正陽門的形制也就高於其他城門。
在甕城裏,除門洞左右各有一個石獅外,還有當時北京有名的兩座小廟,東為觀音大士廟,西為關帝廟。明清兩朝皇帝出入正陽門時,必定要在這裏祭關帝,以求其護國。
箭樓外護城河上的石橋,稱為“正陽橋”,橋南就是五牌樓了。《宸垣識略》記有:“正陽橋在正陽門外,跨城河為石樑三,其南綽楔五楹,甚壯麗。金書正陽橋清漢字”。
正陽門箭樓、城樓、甕城、正陽橋和五牌樓是一組佈局合理、造型莊嚴、氣勢凝重的建築羣,顯示着中華民族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典範,也是京城標誌性建築。
五牌樓,是正陽橋牌樓的俗稱,因其構造形式為五間六柱五樓式而得名。它位於正陽橋南面,橫跨正陽門大街,明正統四年(1439)建成時為木結構。6根立柱均為通天柱(亦稱沖天柱)。每根立柱各有一對戧柱。每間上有兩道額枋,枋間有鏤空花板,枋上各以斗拱承樓頂,五樓均為四坡頂。正間額枋間鑲“正陽橋”匾額。夾杆石上有石雕小獸。
民國二十四年(1935),木製的五牌樓改為混凝土與木相結合的結構。成為一座五間六柱五樓式無戧柱牌樓。其構造形式與原木牌樓相似,主體結構除6根立柱和10道橫枋為整體混凝土結構外,其餘各部件均為木件。枋間有木立柱和縷空木花板,正間枋間鑲“正陽橋”石匾,枋上有木斗拱承四坡式樓頂。夾杆石及其鎖口石均為白石,夾杆石上面有石雕卧式小獸。
五牌樓改建時基本構造未變,只因混凝土柱加大了承載負荷而取消了戧柱。
前門的歷史變遷
歷盡滄桑
正陽門建成500多年來,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它見證了北京歷史的變遷。
明朝末年(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城,北京的老百姓在前門大街夾道歡迎農民起義軍。清軍入關後也從前門大街開進了北京城,公元1644年10月,清順治皇帝從瀋陽來到北京,在此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前門的城樓和箭樓,曾多次毀於大火,又多次被修復。據史料記載,較大的幾次火災有,明萬曆三十八年(1601年)箭樓失火,從傍晚一直燒到次日辰時;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樓失火。最大的一次火災,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的庚子之變時,義和團在前門大柵欄火燒了專賣洋藥的老德記藥房,這把火,不僅毀了大柵欄一條街,也秧及到了前門箭樓。同年,八國聯軍向北京發起了猛烈進攻,慈禧太后倉皇出逃,聯軍在天壇裏架起了大炮,向前門樓子轟擊,轟塌了箭樓和城樓,八國聯軍攻進了北京城。直到一年後,清政府與侵略者簽訂了《辛丑條約》,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才得以回京。但被燒燬的前門實在有礙觀瞻,不得已,當時的直隸總督府用銀萬兩,請棚匠用杉篙、葦蓆,再繞以綵綢,在城樓和箭樓上搭起了彩子,以充門面。據《夢蕉亭雜記》載:“ 庚子京師拳匪之亂,正陽門城樓化為灰燼。辛丑兩宮迴鑾有期,餘奉命承修蹕路工程。 以規制崇閎,段向外洋採辦木料,一時不能興工。不得已令廠商先搭蓆棚,繚以五色綢綾,一切如門樓之式,以備駕到時藉壯觀瞻。”
庚子事變後,直到光緒三十二年(1906),才將城樓和箭樓修好。負責此工程的直隸總督袁世凱、順天府尹陳碧給皇帝的《修正陽門工程奏摺》中記載:“光緒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二十六日開工,三年完工,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五月全工報齊。用去費用共計工料價足銀四十二萬九千九百一兩二錢九分。”
民國四年(1915年),為了解決前門地區的交通堵塞問題,在當時民國政府內務總長朱啓鈐的主持下,請歐洲建築師羅思凱格爾制定改建方案,1915年到1916年,拆除了甕城,使封閉的小廣場變成了開闊地,箭樓脱離了城樓,成為獨立的建築體。
改建後的前門,在原城樓門洞東西兩側各打開一個門洞,並新修了馬路,緩和了這一地區的交通擁擠狀況,行人和車輛在進出前門時感到寬鬆多了。正如《京華百二竹枝詞》中所記:“人馬紛紛不可論,插車每易見前門。而今出入東西關,魚貫行來妙莫言。”意思是説:“出入車馬,前門最多。往日一經插車,動致時許;今則東出西入,井井有條,往來行人,無不稱便。”
在拆除甕城的同時,對箭樓也進行了改建。在箭樓箭窗之下增建了漢白玉抱柱的欄杆,形成懸空眺台。在每個箭窗上方,加飾了水泥製成的西洋式弧形華蓋。原箭樓沒有匾,改建時在箭樓門洞上方增加了“正陽門”橫匾。箭樓城牆的東西兩側加寬,添建欄杆,增建了兩個“之”字形的登城馬道。箭樓後面用白玉欄杆圍成了一個寬闊的平台。這次改建,改變了原來的建築風格,使中國古老的建築融入了西方的建築構思,可以説具有一定的民國建築色彩。
1928年,在展寬前門大街之後,北平市政府在前門箭樓開闢了“國貨陳列館”,組織全國各地的名、特品在這裏展銷,商品琳琅滿目。國貨的展出,轟動了前門,也轟動了北京,每天參觀者絡繹不絕。當時北平傳頌着:“前門箭樓看國貨,貨物琳琅品種多;福建雕漆放異彩,北平琺琅名顯赫;湘蜀刺繡花樣好,蘇杭絲綢人爭購;鐵鍋最講三道線,廣東束鹿聲價高;南剪張小泉為王,北剪王麻子是首;江南花布纖維細,河北土布粗又厚”。
這個國貨陳列館一直開辦到1937年北平淪陷。
在日偽統治時期,前門箭樓闢為箭樓電影院,放映三輪電影。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箭樓電影院也就停演了。
1949年2月3日,前門迎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式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葉劍英、聶榮臻、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將軍同北平市委劉仁等領導同志登上前門箭樓,檢閲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式。雄壯威武的隊伍開進了前門。從此北京的歷史、前門的歷史,掀開了新一頁篇章。
1988年1月13日,前門城樓和箭樓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歲月更新、歷史演變,前門樓子如同飽經滄桑,卻依然神采奕奕的老人,觀注着北京城,觀注着北京文化的延續。
文字 | 李俊玲
攝影 | 閆文 張維民 等
部分圖片源自“北京日報副刊”“天安門印象”“前門宣傳”微信公眾號等
編輯 | 耀晨